Rockroll 版 (精华区)

文化的樣式美學-風格與眾不同的ECM 唱片
    與其說ECM 是家唱片公司,不如說它是一個由許藝術家在追求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相
適中所構築出的音樂生態。從這裡反映出的美感可以不分時間性、地域性進入人們的經
驗世界裡各種文化提供反思及整合的過程,也為文明與自然重新開啟良性互動的可能性

ECM 的藝術家
  在ECM 的藝術家身上,人們絕對難以用某種典型的標幟來描述他們。Jan Garbarek
是個世界頂尖的薩克斯風手,在他的爵士音符中卻又深烙著北地冰鋒犀利的線條,而非
一般滑順的爵士可比擬。Keith Jarrett 彈奏巴哈時,是否我們要以Glenn Gould 的精
準、縝密來衡量他﹖還是有人以為Stephan Micus 的音樂叫民族音樂,可是在他最著名
的專輯「lmplosionx」裡開宗明義地便說:「在這張作品中的音樂不是日本的、印度的
、阿富汗的...非巴代利亞的,它們不是傳統的音樂(儘管它們聽起來就像是各國的
民族音樂)...不管你們如何稱之。這裡有的是我對瞭解這些文化精髓的誠摯渴望而
已。」或許透過Micus 的話,我們約略明白ECM 對音樂執著追求的也就是如此。
ored Richer 獨特的音樂美學
  從FAPO時代開始(Jazz by Post ECM剛開始發展時的牌子),ECM 便被認為是帶著
爵士色彩的唱片公司,我們可以用相同的理解去看待Blue Note 或Black Saint 這些公
司,但對於ECM 那是不夠深刻的。Chick Corea 曾大膽的說,ECM 這家公司的音樂,其
實就是創始人Manfred Eicher的個人音樂品味;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Eicher幾乎
包辦了所有ECM 專輯的製作。由此要說明Eicher並不是Eicher的專制霸道,而是他對音
樂的詮釋觀點獨到。事實說明Eicher並不是個音樂偏執狂,是以ECM 充滿了多樣性的音
樂類型:爵士、民族樂、世界音樂、前衛音樂等。Eicher尊重各個音樂家的文化背景,
這群被號召來的優秀音樂家們也帶著由其文化背景而呈現出的音樂特質,且在ECM 這個
注重人與環境關係的生態裡與Eicher共鳴出獨一無二的ECM 美學。於是我們對於Keith 
Jarrett 一下子能在科隆音樂會即興他的自由暢快,一下子又能彈奏密意主義(Esoter
icism )的聖詩一點兒都不覺得奇怪了。借用Meredith Monk 的藝術概念「藝術是交替
地成為開啟思想、知覺、經驗間的一種隱喻」,文化不正是制約這三者的最直接力量嗎
﹖Eicher所做的不過是維持此種核心質地的彰顯罷了。
文化與個體的交融
  在ECM 的音樂中,散發的常常是超乎錄音細緻、技藝精湛外的氣息,這種氣息是流
動的脈胳一同開展。ECM (Edition Comtenporary Music ),如果我們願意用廣義的
尺度來衡量字義的內部的話,這群剪輯當代音樂的藝術家們,其實是為我們見證了文化
與個體的交融,並在此基礎上發揮他們最寬廣幅度的創造性可能。只要是隨時意識所在
位置的體,ECM 的音樂絕不是那種遙不可及的高調。反之,它與每個人的生命質素都存
在著某些程度不同的聯繫,這聯繫的秘密與否,端視每個人的價值。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3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