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roll 版 (精华区)
Come On Die Young的标题和封面设计都让人不寒而栗。尽管谁都知道,这种口号已
经成了摇滚乐独特传奇中邪恶而充满诱惑的一部分,但在Mogwai的唱片封面看到纯黑背
景上一个只会出现在哥特唱片封面的人像,依然让你疑惑不已。
当年Q将OK Computer作为摇滚史上头号杰作时,我曾写过,其实就在英国,与其同
一年出版的唱片中,Mogwai的Young Team便毫不比其逊色,甚至更加杰出。但是,它却
只进入了排名靠后的年度前100名而非Q摇滚史的任何位置。
Mogwai这支来自苏格兰的的确极年轻的乐队,从前长年生存于地下状态,而其生活
中最大的乐趣,便是聆听Sonic Youth,然后在家中以简陋的器材制作出自产磁带,并以
最直接的方式参与流通。
Mogwai的音乐态度从其歌名中便可见一斑:Mogwai Fear Satan、RU Still In 2 I
t等等,充满年轻的搞笑色彩。但是,在这些恶作剧般的标题之下,是足以让人敬畏的音
乐才能。在他们的音乐中,你可以听到一段极富氛围色彩的恬静钢琴(有时甚至是长笛)
,它在慢慢消逝着的背景声中缓缓飘来,于是你的意识开始在安宁中冥想,可突然间,
你会撞在一堵刚刚建成的令人诧异的噪音之墙上,一切的安宁和对他们的猜疑全部都轰
然倒塌。
Mogwai的Young Team是一张用电话中的咕哝之声导入的世界,那是个布满甘醇丰厚
的贝司的世界,是协调而低迷的吉他的世界,是最甜美与最冷峻的敲击合一的世界。这
张多数时候是让人沉醉的器乐而非人声的世界,是嘶哑与安宁、舒缓与喧嚣的奇异矛盾
统一,也是迷幻和噪音的奇异统一,是Lo-Fi的独特干酷和Post Rock的美妙精致的奇异
统一。
在电乐创世的今日,死抱往日技术的大师们显然已不是以在传统摇滚的阵营中与之
抗衡,而如果还真有人敢于叫板的话,恐怕也只能是像Mogwai这类既有开阔眼界、又有
坚强实力的乐队。像Mogwai这种出奇地年轻而又深得Sonic Youth、Codein、Bedhead等
乐队个中三味的乐队,是人们对狭义的摇滚还抱有莫大希望之所在。
Come On Die Young显然是Mogwai真正向Post Rock方向的进军,在来自虚空又向虚
空的隐退中,是他们的声音依然丰稠而优美,正是这种丰稠和优美,让他们并无Sonic
Youth式的噪音或Mercury Rev式的生猛(后者的Dave Fridman担任了此专辑的制作人),
却有着同样的出色架构。你很难相信,他们是在1995年才组队的几个小孩。
Come On Die Young的头一首歌是Punk Rock,但别指望能听到任何朋克音乐之声,
那是一段恬静吉他的独奏,只有当你听到那段说话的声音是出自Iggy Pop,才会明白Mo
gwai的机巧。专辑的最后还会出现这段人声,并最将让Puff Daddy的名字也一同垫底。
同样停留于摇滚而非后摇滚时期的还有可以真正称为“歌”的Cody,安逸的蜂鸣般贝司
和吉他与半梦半醒的人声交织催人欲眠。另一首摇滚作品则是Ex-Cowboy,他以典型的
后摇式分解和弦打头,在渐强地逐级推进后,终于爆发出放大器裂变之声,以后摇之声
完成了向摇滚的致敬礼。
自然,他们也不会忘了向Lo-Fi敬礼,但从Year 2000……中就可以听到,他们的声
音中旋律化的riff和标准indie式吉他都如同取消了主唱的Pavement,但Lo-Fi,在听觉
上依然可以如此精美……
对一支如此年轻的乐队,谁还可以提出更多的要求?哪怕只是在想象中?或许,断
言某一种类型的音乐(如Post Rock或Lo-Fi)的存在与消亡与否都是毫无意义的自寻烦
恼,对认真的聆听者而言,它至少不是最主要,最主要是,这种声音(无论它冠以何种
名称)是否值得自己沉溺于其中。我认为值得,所以我连这种哪怕是不合适的称谓也加
以认同,哪怕仅仅是爱屋及乌,因为有Mogwai这类后生,为我们保持信心——对一种已
然过往或正在到来的声音保持信心。如此说来,Come On Die Young其实发出的是与其封
面和标题相反的信息,一场美丽的、洋溢生机的聚集。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