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ro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ir (算了吧), 信区: Rockroll
标  题: 馬修連恩的故事 PART 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3月13日11:59:41 星期三), 转信

  《銀河星光》
馬修連恩的故事 PART 3
對於生命的熱愛,是馬修連恩(Matthew Lien)音樂創作的原動力。透過音樂,他想要
對人們呼籲的訊息,是育空地區的那些野地、那些狼與馴鹿等生物,並不是專屬於育空
,而是屬於地球上每一個人的,因為,你不能把這個地球分割成一小塊、一小塊,只關
心你身邊的部分。他認為,如果人們能夠對大自然以及各種自己所不熟悉的「外國」文
化有更深一層的感動,就可以助長我們對於這些事物更深層的認知與尊重。在這個前提
下,他才會構思,希望與中國的音樂結合,推出一張「中西合璧」的專輯,傳遞出一種
「四海一家」的美好理念。這個構想,與台北的「風潮」唱片不謀而合,因此在「風潮
」的協助之下,他來到了南京。
經過與中國大陸一群知名的民族樂手見面、交流之後,他們隨即展開錄製的工作。啟程
之前,馬修已經有了樂曲的原始架構,旋律也有了,如今加上了對於中國樂器更多的認
識,他們一起為那些樂曲添血加肉,做出了精彩的詮釋。專輯的標題歌曲「Confluence
」(匯流),可以說是一幅色彩斑爛的音像織錦畫,經由中國樂器與性質類似的西方樂
器之間的「對話」,成功的傳達了結合中西文化的意義。
出動五十位中西音樂家、四十五種樂器的「匯流」專輯,在南京錄製好前期的部分之後
,馬修回到加州的聖地牙哥,以四個月的時間進行後製作,然後才在1998年推出。而在
南京錄音的前後一個星期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馬修與中國的古琴名家成公亮
之間的互動了。馬修寫了一首「In the Canyon of the Peel」(皮爾山谷),他先對成
公亮描述樂曲所要呈現的山水風貌,成老師思考了大約五秒鐘,然後開使用他那有著一
千兩百多年歷史的古琴「秋籟」來回應。儘管兩人無法直接以語言溝通,但是透過了音
樂的交流,卻彷彿彼此早已是熟識多年的知音。雖然成老師從未到過育空北部的皮爾山
谷,但是他以恬淡的古琴帶領我們划行在河上,隨著其他樂器的陸續加入,彷彿逐漸接
近大海,視野漸漸的越來越開闊,峽谷兩岸的壯麗風光,好像活生生的浮現在我們腦海
中,這的確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匯流」專輯發表後,很快的在台灣掀起了熱烈的迴響。同年八月,馬修更頭一次來到
台灣,與樂迷們見面,並且跟許多位本地的著名音樂人同台公演,除了大家早已慕名的
「狼」專輯外,曲目還包括了「匯流」裡面的作品,雖然參與錄音的大陸音樂家無法來
台,但是馬修仍然堅持不用預錄的帶子「伴奏」,而由台灣的音樂家們與他一起現場演
出。在這場音樂會中,馬修也演唱了他在「匯流」中的歌曲「All that I Could Ask F
or」,唱出了他對於大地與自然生命的情感,期盼所有生活在遼闊原野上的子民們,不
要忘記了對這片土地與生命多付出一份關愛,令人動容。
在台灣的演唱與宣傳工作告一段落之後,馬修回到加拿大,再度跟一群北美藝術家一起
進行一段極地之旅,觀察保護區內的馴鹿活動及生態,並擔任「Wildlands/Caribou Co
mmons」(馴鹿宣言)專輯的製作人。我們知道,在馬修的專輯中,除了音樂之外,經常
會穿插他在大自然中親自錄製的各種聲音,充滿了生命之美。在訪談的時候,我特別問
他,收集各種聲音,是不是他的嗜好呢?他告訴我,這早已超越了「嗜好」的範疇,如
今這是他的工作之一,他希望能夠替這個世界保留許多稍一不慎就可能永遠消失的聲音
,也藉此提醒世人好好的珍惜我們的地球。
那趟極地之旅,是「馴鹿棲息地計畫」的一部份。馬修與其他八位生態環保藝術家們,
先後三季,以步行、竹筏、橡皮艇、獨木舟等各種方式,完成了從加拿大到阿拉斯加,
長達1250公里的艱困旅程,他們有的以音樂記錄下自己的心情與感受,有的以攝影和文
字來表現。過去,他們已經陸續錄製了鷹隼攻擊大黑熊、冰河分裂、野地狼嚎以及森林
鳥語等各種珍貴的聲音,如今又繼續關懷棲息地受到石油工業入侵的馴鹿。表面上,他
們是在為馴鹿請命,事實上,他們也是幫人類的未來提出呼籲,因為,當人類與大自然
的關係逐漸失去平衡,人類也同樣無法逃避大自然反撲的命運。
在馬修負責製作、與其他幾位音樂家共同合作的「馴鹿宣言」專輯中,處處都是他們發
自內心深處的聲音。其中有一首「200 Days」告訴我們,石油業者在馴鹿棲息區發現的
石油礦藏,就算全部開採出來,充其量也只不過可以供給美國人使用兩百天。為了這不
到兩百天的油料,我們怎能出賣地球生態系統中最後的一塊淨土?又怎能出賣幾萬年來
在此居住的鹿群,以及在這個地方繁衍了幾千年的原住民呢?
馬修與那些朋友們,在峽灣河的綿羊溪,看見一群純白的野生山羊在他們的帳棚間走來
走去。當時,正好是北極地區非常短暫的夏天,山邊綻放著許多野花。他們本來希望能
夠看到一大群馴鹿的蹤跡,但是他們顯然錯過了,只看到許多鹿毛沿著溪流往下漂,那
是從渡河遷徙的鹿群身上脫落的。為了遷往有草料可以吃的地區,即使剛剛出生一兩天
的小鹿寶寶也同樣必須涉過溪流,而湍急又冰冷的河水,並不是每隻小鹿都能夠克服的
,他們就看見了一隻不幸溺斃的小鹿屍體,展現了生命殘酷而又現實的一面,這跟迪士
尼的影片所描繪的美麗景象,是完全不同的。無限感觸之下,馬修和他的朋友們寫下了
「Wildflower Waltz, Sheep Creek Waltz, Dead Calf Lament」這首唯美而又帶著感傷
的樂曲。
1998年的八月,馬修連恩應邀來台,與台灣的音樂家們合作,舉行「親愛的地球」環保
音樂會,造成極大的迴響。利用這次機會,他也同時展開了環島旅行,實地的認識這個
他嚮往已久的美麗之島,從迂迴蜿蜒的南迴公路,到層巒疊嶂的太魯閣峽谷,從宜蘭頭
城的歌仔戲台,到恆春的月琴會,從老人彈奏三弦琴的岡山公園,到花東縱谷的原住民
部落,除了觀賞大自然的風光,他也沒有忘記「工作」,錄製了許多珍貴的美好聲音。
這趟旅程,又帶給了馬修一個全新的構想:他決定製作一張完全屬於台灣的專輯。
同年十一月,馬修再度來台,帶著新專輯「海角一樂園」(Voyage to Paradise)的音
樂企畫案,進入錄音室,與一群優秀的台灣音樂家合作,也展現了他對寶島台灣的愛。
他並沒有讓自己成為一個來去匆匆的過客,而用無比的真情,獻給這個對他盛情相待的
島嶼。他說,「與其說我愛上了台灣,還不如說台灣擁抱了我。」確實,還有哪一個地
方的樂迷能夠對他如此的支持,讓他的專輯,竟然在銷售成績上超越了舉世青春偶像的
「新好男孩」(Backstreet Boys)呢?下個星期,我們將繼續告訴你馬修連恩的故事。
(未完待續)

--
              在所有的雨中,淋湿我的那一滴,才是真的雨.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33.8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61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