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ro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ke (离可), 信区: Rockroll
标 题: 大四故事之求职路上的摇滚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3月07日15:06:27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大四故事之求职路上的摇滚
----------------------------------------------------------------------------
----
实习结束,趁着十一在家,我便开始设计求职简历了。看着自己凝聚在表格里的辉
煌四年,本就年少气盛,于是更加豪气干云,似乎整个世界就是我的,只等我去随意挑
拣。其实,我忽略了很多不该忽略的东西。
10月的校园海报栏还悄无声息,大家都在有意无意地上课,我就泡在机房修饰简历。然
而没过多久,招聘会的战火便蔓延开来,硝烟笼罩了校园,笼罩在每个大四生的心头。
在这明争的背后,实际上还有一场似乎更激烈的暗斗。那就是保研。对此我本来并没抱
太大希望,然而它却让我受害不浅但也受益颇深。
接到支边保研复试通知后,对神秘的西藏和遥远的山村我开始了无限神往。可是精
心准备好的复试却莫名其妙地不了了之,幼稚的我还沉迷在幻想之中,直到名单公之于
众。
看到海报栏上的保研名单,一个饱含深意的名字让我明白了一切。然而最刺眼的却
还是结尾处的咨询答复电话。冠冕堂皇的白纸黑字化成了深邃而肤浅的目光、朝天的鼻
孔和满是肥肠的便便大腹。看到这些,正要去打饭的我突然觉得现在最紧要的应该是-
-去食堂,打饭。
宿舍里充满了与贾府门前石狮子有关的讨论与唾骂。未涉世事的我在三天期限的最
后一刻终于拨通了那个咨询电话。一番墙头草般站不住破筛子般漏洞百出的理由后是一
时非常流行的互相推委。我什么也不想说了,应该感谢很多人,他们英勇献身,无偿教
诲,早早地为我做了社会启蒙。
保研本就不是我的至高理想,何必和他们认真呢?还是找工作为重。简历做得差不
多了,我买了很多大信封和201卡,又新建了一个E-mail,“自贱”便开始了。
我说过,那时候,用自以为是形容我毫不为过--虽是女生,但成绩不错,证书一大摞
,又很幸运地得到了《中国教育报》的推荐,我便飘在了云端。
最满意的单位到来之时,求职也到了最高潮,学校的双选会热火朝天地拉开了大幕
。我如愿以偿,成功近在咫尺。我和大家一样拿着一式三份的协议书去签约。可是,自
身一个不大不小的限制却将我无情地拒之门外。刚刚还在云端逍遥的我一下摔进了无底
黑洞,而且任凭自己如何挣扎,未来总是暗夜无边。我一直是个爱说爱笑的人,但在那
短短的两天中,二十年来的眼泪一滴不落地补了回来。我没有了一点儿一点儿一丁点儿
的自信。可是这又能怪谁呢?只恨自己的疏忽、无知与倔强。
大四的春节毫无趣味。六天的假期长而又长。家人无声的宽慰和不掺水的怜悯下,
挂在我脸上的是苍白而极不自然的笑容。
沉重的打击后,我扒去了一层皮,粉嫩的鲜肉上血线丝丝可见。
值得庆幸的是,我还剩下一分坚强,支撑着我在前行的磨砺中重新培养自信。
在此后的几个月中,我不停奔走劳碌于长春、沈阳、北京之间,也有很多诱人的机
会。新华社甚至中央电视台的面试,教育报推荐后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的电话、邮件,
软件公司的四个月的工作实践,一言难尽啊。说到此,不妨荡开一笔,回头看看我的公
司生涯。
我是奔着高级文秘的职位去应聘的。重新拾起的自信和还算特别的自荐书使面试很
顺利。我同意被试用了。只是还有一个竞争对手--曾在香格里拉工作的行里人物,一
个竞争题目--公司圣诞联欢的策划方案。最终我赢了。于是,我也融入了颇为时尚的
IT大军。我从行政秘书做起,一直到后来的网站设计、企划专员、总经理秘书。我可
以在批发市场为公司采买柴米油盐,找人修理复印机,打印各种表格,却又可以迅速摇
身一变,主持全公司员工的聚会,参与公司头脑的例行会议,这种崭新的生活氛围再加
上软件公司独有的风景--满眼的青年才俊,我的公司生活可谓多姿多彩。
我不知道人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满足,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做些什么,四个月后,我
厌倦了,厌倦了公司,厌倦了已经停留四年的城市。我又暗暗羡慕起了要做老师的朋友
们谈起未来的安逸和背靠山、脚踩地的踏实。带着对同事的几分不舍,我告别了公司。
可是,就要毕业了,除了出国的和准备来年仍旧考研的人们,又还有谁没有找到工
作呢?我又能找到什么工作呢?
又是几番人头攒动、喧闹不堪后,终于和一所中学签约,已到了穿裙子的季节。在
自己手中攥了六七个月、跟随自己在求职路上几度奔波的协议书一股脑地留在了那所学
校。该注重什么,我不知道也不在意了。
走出即将制约我不知多少年的那家中学,夏季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在路边大妈的
摊前买纯净水时我已哽咽。大妈诧异地目送我离开。我狠狠地撸掉盖子,狠狠地灌上几
大口水,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狠狠地、毫无顾忌地扔掉了瓶子。
空虚无情地征服了我,却又在角落卑鄙地阴笑。
现在,我坐在中学的教室里,跟学生们讲起“没有人知道什么时间什么事会改变一
个什么样的人”,十几岁的眼中除了茫然,只有茫然。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铿锵过后,如死沉寂。
--
**
** 我希望我的冤屈能像这满地闪烁的白雪
******
** 可是这雪并非降在八月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32.165]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5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