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ro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ke (音景Sound Scene), 信区: Rockroll
标  题: 搖滾音樂與藥物的愛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3月14日15:43:19 星期四), 站内信件

搖滾音樂與藥物的愛戀
 
在本世紀剛逝去的四分之一世紀中,搖滾樂無疑地為年輕人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改變。搖
滾樂對年輕人而言,是獨立的宣言,它為年輕人創造了一個狂熱崇拜的宗教,聆聽演唱
會就好比參加神聖祕密的儀式祭典。而搖滾樂的周邊產物-服裝造型、舞台佈景、專輯、
海報,為年輕布置出一個小型社會,在這裡,有著共同的反叛價值觀、震耳欲聾的音樂
將傳統社會壓抑下的煩悶奔放地吶喊出。搖滾樂對反叛的青年而言,是逃開現實的最佳
遮蔽處,也是青春精神的動力源頭。搖滾樂不僅在音樂上造成革新的影響,也相對地擔
任帶頭青年反文化 (counter culture) 前進的要角。搖滾樂放縱的活力與狂飆的電吉他
聲與其輕起的六十年代越戰時期早已交織相容為生活的一部份,而無論在曾經歷過那個
時代或是往後的世代青年人心目的,搖滾樂作為生活的態度,這地位是永遠不衰退的。
搖滾樂的精神,如今正透過另一種媒介-電影再生與延續。電影藝術迷人的影像魅力可以
重現搖滾樂手的生活,而要搖滾樂為影像畫面拓展了更豐富多層的涵意。從六十年代至
九十年代,搖滾音樂與影像間的共舞從未曾停過,正如音樂與電影的結合,永遠有著如
萬花筒般的絢麗奇妙多采多姿。
六十年代的青年文化
搖滾樂首次出現在電影是《黑板風雲》(Blackboard Jungle) 這部片中比爾.海立所唱
的一首 "Rock Around the Clock"。而後隨著貓王艾維斯.普里斯萊在多部影片中的演
出而普遍起來。在此之前,好萊塢出品的影片中決大多數的音樂仍為百老匯音樂風格的
歌舞片。真正要算突破之前此種歌舞片形式的重要作品,該是1964年查理.萊斯特 (Ri
chard Leoster) 為披頭四拍攝的作品《一夜狂歡》(A Hard Dat's Night)。當時披頭四
由英國來到美國,並對流行音樂造成衝擊,理查.萊斯特摒棄傳統故事連接一貫的順序
與常鏡頭拍攝,而改以自由的蒙太奇剪接,並一改之前的豪華棚內攝影,而改在戶外街
頭上以黑白色彩,記錄下披頭四的演唱會熱況,同時也加上了精簡的劇情。這部代表六
十年代青少年文化的作品的成就在於,它活潑的蒙太奇效果使得音樂不再是僵硬地作為
電影配樂的附屬角色,影像與音樂此時皆有著更寬廣的配合空間。接著這部革命性音樂
電影作品的是1965年的《Help》當這部作品問世時,大眾的反應認為比不上之前的《一
夜狂歡》。但此片的劇情卻是對街頭成員們一個想像力豐富的描述﹔故事從Ringo接到來
自樂迷的神奇大戒指開始,樂團為了這戒指帶來的命運而被送到阿爾卑斯山、白金漢宮
等地展開冒險旅程。 對六十年代搖滾樂影響力最佳的見證與記錄則要算是《伍德史托克
音樂節》(Woodstock ) 這部演唱會紀錄片。導演麥克.偉理 (Michael Wodleigh) 在1
84分鐘長的影片中盡所能地將這場於1969年八月舉辦的演唱會抓住精髓。參加的樂團共
計有Jimi Hendrix、The Who 、Joan Baez、Santana、Ten Years After等,在 "Sly a
nd Family Stone" 樂團達至迷幻高潮的 "Dance to the Music, Higher, Music Lover
" 音樂中,舞台上的表演與群眾擁擠的畫面與間接穿插對嬉皮的X談交替出現,有人憤怒
有的人則陶醉其中,加上一邊是吸食迷幻藥後興然起舞的裸體,而令一邊則是隨時戒備
著警察與醫護人員,導演以「分割畫面」來處理一片混亂的繁雜現況,也成為日後音樂
記錄片常用的手法。在Woodstock演唱會後四個月,1969年12月,滾石合唱團 (the Rol
ling Stones) 在Al- tamont舉行演唱會由三位導演一起和拍成《給我庇蔭》(Gimme Sc
helter) 這部驚人的電影片。當中反應出搖滾月黑暗的一面﹔在台上搖滾樂聲的煽動之
下,一位帶槍衝上舞台的樂迷被當時被聘做警衛人員的一群組織「地獄天使」(Hell's 
Angel) 當場殺死。最後演唱會XX混亂,到末了共有四人死亡。滾石原本希望這場演唱
會可以是迷你的Woodstock,以音樂帶來「愛、和平與希望」,有著溫暖陽光與恨樂的嬉
皮們,沒想到卻轉為一場XX,瓦解了對於音樂能帶來和平與愛的幻象。片中人被謀殺
的情景毫不保留的被記錄下來,觸目驚心的畫面與其後蠢動狂噪的樂符凝造出狂肆死亡
的氣氛,駭人不已。在1969年的另一部重要搖滾樂電影則是《蒙特利流行》(Monterey 
Pop),該片記錄了 1967年在Monterey舉辦的Pop Festivals。這是參與演出的有Jimi H
endrix、the Who與Ravi Shankar。這可算是第一部從頭拍攝完整呈現演唱會實況的音樂
電影。
七十年代文化
在1969年最後還發生了一件事,即《誰》(The Who) 合唱團推出其搖滾經典歌劇 "Tom-
 my"。1975年時肯.羅孛 (Ken Russel) 將其拍成電影搬上大銀幕,"Tommy" 藉著這個
X木的角色在劇中傳達出反戰,反傳統教條,以及對兒童身心創傷的深入刻畫。是一部
結合了搖滾樂與百老匯舞台表演的佳作。音樂在此表達出戲劇的張力,同時藉由演唱者
的聲腔變化所傳遞出的感情,更加深聽者對X未內心掙扎與自我封閉的同感。The Who在
1979 年推出的第二個作品《Quadrophenia》,描述了當時青年文化的生活,搖滾樂與幫
派問題。其中警察合唱團 (The Police) 的主唱史丁 (Sting) 也飾有一角。這部作品是
等一部處理因搖滾樂而形成的青少年黨派鬥爭,明顯地呈現出青少年對搖滾樂的 "認同
" 到進一步 "擁有",而後以此作者為一個可以奉獻自我的圖騰搏記。這種因次文化而形
成的以音樂作為生活方式的現象在之後,1984年由萊特.希爾 (Walter Hill) 執導的《
狠將奇兵》(Streets of Fire) 中也有探討。在其中,威廉達佛飾演的男主角,身穿皮
衣騎重型哈雷機車,飛機頭髮型抹著一層亮油,終日在搖滾樂的伴隨下馳馳在馬蹄中,
充分代表出搖滾樂文化與青年暴力毀滅性傾向與偏激行為的相關性。被喻為是午夜電影
之后 (Queen of the midnight movie) 的洛基恐怖秀 (The Rocky Horr- or Picture 
Show) 是搖滾樂電影的一個特異例子,也是 "Cult Film" 的最佳例子。他是由Ri- cha
rd O'Brien寫的音樂舞台劇,後於1975年搬上銀幕在洛杉磯首演,此後歷時五年仍不衰
,在各地放映。培養出一大群影迷,這部片子原來是沒有大牌製作與大明星的B級電影,
但其結合了恐怖片、歌舞片、科幻片與同性戀扮裝甚至吸血鬼的內容,再加上整齣戲以
搖滾樂歌唱作為劇情鋪述發展的重點,使得洛基恐怖秀吸引了各式各樣的觀眾,對片中
的反社會行為感到強烈吸引。更重要的是,觀眾對片中音樂的朗朗上口,使得以往「看
」電影的經驗反而轉換成新的「唱」電影。片中音樂是這部片子魅力來源之一,清楚一
唱的歌詞使聽眾藉由音樂旋律加深對主角的 "移情作用",如最後當Tim Curry飾演的dr
ag Queen扮裝皇后 Frank N'Furter在舞台上獨唱 "I'm Going Home" 這一段。此外音樂
的節奏引導了舞蹈的表演,在 "The Time Warp" 中音樂與舞蹈結合營造出的歡樂氣氛將
原先被動的觀影者不知不覺中也置身於熱鬧的派對裡。Frank N'Furter的造型如吊襪帶
、無網襪、高跟鞋以及蓬鬆長髮紅唇等Image,無非不是來自華麗搖滾 (Glitter Rock)
,甚至滾石主唱Mike Jagger 的誇張 "性" 意識。七十年代當紅的搖滾樂手肉塊 (Meat
 Loaf) 在片中唱著一首 "Whatever Happended to Saturday Night?" 騎著摩托車在鏡
頭帶入下的一幕更讓人有著一股想起身參與這場在古堡中詭異的宴會放縱狂歡的衝動。
有趣的是,洛基恐怖秀與同時的湯米雖同為音樂劇改編的電影,而且在音樂合唱方式上
極似,然而兩者的主顯意識卻截然不同。在 Tommy中還可以感受到六十年代社會運動裡
餘留下的些於道德使命感,而洛基恐怖秀則是徹徹底底顛覆了社會良知,宗教信仰等。
甚至六十年代的性解放觀念在洛基恐怖秀看來也嫌 "過時老套" 了,取而代之的是可以
任意移轉而非固定的性別角色,正如影片雙關話性地暗示著這群人來自Transylvania星
球,本身就是個transvestite,男女性別在舞已無明顯區別的必要了。這正呼應了七十
年代,大衛.鮑伊以Ziggy Stardust造型在搖滾樂壇掀起的風潮。搖滾樂所有次文化與
電影的結合,在洛基恐怖秀中幾乎以達到了想像力發揮的極點,之後要有再如此的超越
也挺難的了。
搖滾樂與電影的對話
以六十年代為主的搖滾樂除了在先前幾步電影作品中出現在,在幾十年後之間仍是青年
文化的最佳代言者。特別是為電影映襯出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是為戲劇勾勒出鮮明的角色
性格。搖滾樂不僅只是熱情的音樂而已,它豐富的時代歷史、文化象徵為電影寂寞的影
像譜出無限的畫外之音。
音樂及人物的再現
《門》(The Doors)
在Oliver Stone執導的《門》(The Doors) 中,Jim Morrison在逝世20年後在1990年後
復活了。在Oliver Stone以黃色、紅色醞釀出的迷幻色彩氣氛中,方基莫詮釋Morrison
 這位自毀的墮落詩人,搖滾樂手的生平。每當Morrison站在舞台上狂後而後聲嘶力竭陷
入虛脫狀態時,身旁浮現的印地安人影像似乎隱喻著他放蕩不羈的生命是為了救贖某個
不幸的古老靈魂時,真正加深住神秘感的正是The Doors的音樂。由Morrison低靡灰色的
嗓音中自己透露出他與內心靈魂的掙扎。於是整出片子中只有三種迷幻的因素:黃、紅
與音樂的灰。
《歌聲淚痕》(The Rose)
這部1979年出品的片子探討的是1960年代末期的美國,蓓蒂蜜勒在片中飾演一名在舞台
上狂野而私下卻生活頹廢的搖滾樂女歌手,事實上飾對迷幻女歌手Janis Joplin的影射
。Janis Jpolin率性的舞台表演以及沙啞的磁性嗓音成名,但卻在27歲時喀藥過多而逝
世, Bette Midlor因此也以她本有的沙啞嗓音與歌唱才華模仿Janis天真而不情熱的聲
調,企圖將Janis的性情揣摩至最貼切。
《少年情狂》(Backbeat)
這部1994年的近作是一部向搖滾史上最偉大的樂團Beatles的致敬之作。影片背景從披頭
四早年未成名前在漢堡的的演唱生涯開始,著重在描寫約翰.藍儂與當時的另一個團員
-史都華.沙克立夫之間的友誼與愛憎。這位被世人遺忘的披頭團員沙克立夫在樂團的時
間並不長,他一直面對著音樂與會化堅作抉擇,最後他選擇了離開音樂,然而當另一人
生展開不久時他便以21歲的年齡去世。影片中多首披頭的曲子並非是原唱,而是以另類
搖滾樂團如REM、Sould Aslym和Nirvana等重新詮釋,整部片子因此多了翻現代風貌。彷
彿是將當年情景移植到九十年代才發生般,來體驗另一種披頭四的故事。基本上與《Th
e Doors》一片採用The Doors原音樂的忠實原味相較顯得樂迷需要多花點想像力。
音樂片對展現戲中戲情趣
在去年金馬國際影展的參展片的「顛覆第三度空間」中,描寫女權主義者Valerie Sola
nas 於1968年6月3日闖入普普大師Andy Warhol辦公室中,意圖謀殺他的一事。這部改編
自真實事件的電影為了表達對六十年代怪象的諷刺,邀集許多現代歌手演唱有十年代時
期的代表性歌曲,如女歌手Jewel詮釋的迷幻樂Sunshine Superman。而耐人尋味的是當
Valerie 置身於Andy在工廠 (Factory) 裡華靡、疏離遠峻的宴會上,當時Valerie遇見
了Andy的樂團Velvet Underground,是邀80年代的迷幻樂團Yo La Tengo飾演,並演唱一
首象徵當時 Valerie因生活現實困窘的無奈低調心境,如果暸解迷幻音樂發展的話,便
可以了解後輩的迷幻樂團藉此向前輩致敬 (Hommage) 之意。而當年也算是此事件關係者
之一的John Cale (Velvet Underground團員),寫的一首演奏曲,以弦樂急促,緊繃生
至高點的情緒,曲折複雜地訴說出Valerie當時拿槍瞄準Andy時的心情。這便是影像無法
全然道出的遺憾,此使音樂便發揮了弦外之音的作用。如今由John Cale作樂模擬當年謀
殺朋友的兇手之心情,的確是這部電影最吊詭之處。
音樂烘托出時代感
在阿甘正傳此部連綴主角生平與美國歷史發展的片中,音樂是最明顯可讓觀眾領略年代
感的了。在阿甘與女友Jenny二人相聚在一起時,許多六十年代時期的音樂如The Mamas
 And the Papas的 "California Dreaming" 和The Doors的 "Break on through" 以及
Jefferson Airplane的 "Volunteers",為片中Jenny一心嚮往嬉皮解放是的生活,道出
了她的心聲。阿甘正傳中也巧妙的利用影像合成技術,安排阿甘與John Lennon二人曾在
電視節目訪問上的相遇。John Lennon作為一個搖滾樂手,其實更代表了那時代的精神,
可見搖滾樂在六十年代的影響之大。在1996的春風化雨1996中,更是以多首六十年代末
期的名曲,如John Lenon的 "Ima- gine" 和Yoko One合唱的 "Beautiful Boy (Davly 
Boy)" 帶出Mr. Holland三十年來對音樂教育的執著奉獻。
音樂道出影片所想傳達的訊息
電影導演Oliver Stone曾去過兩次越南,一次是在那教書,另一次則是去打仗。他對越
戰經歷的親身感受,寫實地呈現在「前進高棉」這部影片中,片中馬丁辛飾演菜鳥大兵
,藉著日記寫下了他在戰爭中的見聞,其中對暫時人性的描述更是讓人印象深刻。該片
選擇了五首1966-68年間在美國排行榜上皆曾拿到第一名的單曲,包括The Doors的 "He
llo, I love You",此外如Jefferson Airplane的迷幻國歌 "White Rabbit" 與Percy 
Sledge的 "When a man love a woman" 等,無非是想藉音樂說出當時美國社會的現象。

另一部Oliver Stone的控訴,反省越戰的作品,是「七月四日誕生」,藉由湯姆克魯斯
飾的Ron,從年少自願參加越戰到目睹戰爭真相而覺醒的故事,Oliver Stone選擇了Bob
 Dylan 63年的反越戰代表作 "A Hard Rain;s A Gonna Fall" ,舞曲由清新的Edie Br
ickell & New Bohemiaus詮釋起來,至於影片初使,間接地透露其影片最終的反戰目的

結語
搖滾樂電影,多半記錄了當時的時代文化,從演唱會中樂迷的行為舉止可明顯看出社會
觀念。而也象徵了彼時青年的心聲。而另一方面搖滾樂所塑造出的偶像,也一直是電影
藝術為製造出的夢,選擇最佳題材,搖滾與電影間永遠都不嫌有題材匱乏。
Compiled by Aeterna

--
         **                                                                     
         **          我希望我的冤屈能像这满地闪烁的白雪                         
       ******                                                                   
         **                可是这雪并非降在八月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7.32.22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3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