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roll 版 (精华区)
他们无处不在。
它们在一部廉价的CD随身听上,拥有着灿烂头发的主人正骑
着BMX在石屎森林中穿行,它们的粗糙正切合这个世界的时
尚;它们在一部发烧级的贵价CD机中旋转,将它们妖媚般的
声响以八个声道融化了发烧友们的耳膜;习惯于夜间的音乐
中飞行的电台DJ的大挎包也有点蠢蠢欲动,因为,它们在互
相撞击着工业时代最后的噪音。在老中医们尚未来得及占领
电台所有波段之前,它们会被那位死硬拥护派塞进FM,传递
到这个城市所有的隐秘耳朵里;它们在酒吧吧台昏黄的灯光
内泛着冷冷的光泽,在所有的夜里,它们一但开始不规则地
旋转,它们开始拥有生命。
更具有杀伤力的是,这些打口“产品”大多物美价廉。在打
口贩子眼中,这些不过是他们高价抛售的垃圾,在真正寻求
音乐的打口青年眼中,那却是不折不扣的宝物。
正当国内 字傻 唱片工业正在自我感觉?好地出版各种落伍
的所谓流行音乐之时,在打口CD中长大的一代只会报以嘘声,
打口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呼吸到更新的音乐气息。
因为,在对打口CD的寻觅中他们的眼睛更锐利。为了在那一
大堆破CD中找出自己心仪的唱片,打口青年们大多狂啃《音
乐圣经》或各种各样找得出来的音乐书籍。久经磨练之下,
他们个个学富五车,无论是古典、爵士、摇滚乃至流行音乐
的殿堂级人物无不捻熟于心,挑起“打口”来更是得心应手。
正是打口的存在,让他们与世界同步。
打口青年是标榜自我的一群,他们以反流行为终极目标。如果
你看见只会买迈克尔·杰克逊或KENNY G的打口CD的人,如果
不是初哥那就肯定还没上升到打口青年的层次。正因为现在
国内音乐提供的选择太少,厌倦了无数口水歌的“打口族”
们才转向了打口CD的怀抱。在打口的世界里,他们回到了披
头四的挪威森林,他们聆听着Bob Dylan 的游吟诗篇,他们
邂逅了Miles Davis酷劲十足的爵士世界;他们游走在音乐的
边缘,发现了只属于他们的音乐盛宴。打口CD犹如一把开启
音乐迷宫的钥匙,引领着无数人堕入等待发现的隐秘世界。
随着打口文化的愈演愈烈,它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变种:“打
孔CD”。这种CD不再是边缘缺口的形状,而是中心被打了一
个圆孔,如果不经过加工根本无法在CD机中运转。但对于打
口青年来说,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只会更增添他们在打口
世界的乐趣。他们像工匠一般,拿着小电烙铁,细心地为那
张心爱的CD抚平伤痕。经过这种纯手工的音乐手术,他会得
到一张只属于自己的另类产品。这种完全DIY的享受,与到
唱片超市买一张工业流水线下的产品,具有完全不同的体验。
打口CD以其特殊的方式颠覆了正常的音乐秩序,它的出现是
无意识的,但却使音乐真正走向了生活,尤其是年青的生活。
打口青年的群体在不断壮大,原本腐朽的东西重新变得神奇,
新的音乐秩序正在悄然建立,新的聆听方式正在变得流行。
打口告诉我们,我们的聆听可以更丰富,主流不代表全部。
--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