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ro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rfect (叶枫), 信区: Rockroll
标  题: (五)时尚伦敦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Sep 17 11:21:02 1999), 转信


    (五)时尚伦敦
    Beatles在美国的成功对于英国的音乐工业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 长久以来,英国
流行音乐都是美国流行乐的蹩脚翻版,然而此时的英国音乐,已是风靡大洋两岸年轻人
的流行狂潮。
    在所有的唱片销售和演唱会票房方面, Beatles都开创了娱乐工业的新篇章。除此
之外还有偶像纪念品的销售, Beatles是将自己的名字和肖像作为商品来开发的歌坛先
行者,他们在这方面的收益远远超过了Presley。
    但是Beatles并不是赢得美国年轻人青睐的唯一一支英国乐队---不列颠音乐热潮的
阐门已经打开,一大批歌手乐队汹涌而出。音乐舞台的聚光灯已经缓慢然而坚定地从纽
约、孟菲斯、纳什维尔和洛杉矶,照向了3000英里大洋之隔的伦敦。
    在此之前,“时尚”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还是一个可慕而不可及的名词,它往往跟
常人无福光顾的高级时装设计店联系在一起。然而到了60年代中期,时尚开始变得人皆
可夫,它的带动者也从高级设计师,转向了那些满街穿行、三天两头光顾俱乐部的年轻
人。
    Rock-N-Roll和Pop与新潮服装总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早期美国歌星色彩鲜艳、
闪亮耀眼的服饰, 到后来摇滚歌手们皮衣裹身的穿着以及此时的Beatles们爱德华时代
的衣冠楚楚,音乐圈信奉一句“以衣取人”的教条,此风也很快吹进英国寻常百姓之家,
打扮时髦成为全民族的风尚,这一风潮被人称为“时尚伦敦”。
    时尚摄影师们也成了众人仰慕的大明星:Lord Lichfield和David Bailey来自社会
的不同层,然而他们的设计都带有雅致的英伦气息。他们包装出来的女孩与50年代的同
类大异其趣:剪短的头发、厚重的眼影粉、光亮的嘴唇,她们是新一代审美观的标杆,
是超级巨星的“街头版”。
    伦敦逐渐成为吸引时尚设计师的磁石。 Vidal Sassoon的发型沙龙、Mary Quant的
化妆品店、Bailey的影楼...推动着伦敦新一代时尚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音乐世界, Brian Epstain沿用早期的Larry Parnes模式,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乐
坛新星。当此之中,Gerry Marsden & The Pacemakers是最先将自己的单曲跻身于排行
榜首的乐队。 冠军单曲 “How Do You Do It? ” 原来曾是George  Martin用来给The
Beatles打榜的第二首单曲, 但是此曲的Beatles原版是如此地苍白无力,以致于Gerry
& The Pacemakers的重新演绎版大出风头。随后单曲“I Like It” 和“You'll Never
Walk Alone”也顺利地打上榜首。
    在Epstein的功绩本上,还有一连串光辉灿烂的名字:Cilla Black在公众投票评选
中屡屡被评为最佳女歌手;Billy J Kramer被Beatles赞为“Elvis第二”;来自利物浦
的Muddy Waters' Chess以R&B歌曲红遍英伦...此时的英国音乐圈,由R&B演变而来的流
行乐已经相当势盛。
    1962年的年初,Mick Jager遇到了谜一般的Brian Jones。Jones比Jagger只大一岁,
他对布鲁斯乐,尤其是迈阿密之声有一种近乎狂热的爱好,在音乐上也很有天赋,一把
吉它弹得出神入化。他对自己应该加入(并领导)一支什么样的乐队有着非常清醒的认
识:一支由英格兰白种年轻人组成的以R&B风格为基调的乐队。

    没费Jones什么口舌,Jagger便加入了Jones的乐队,Jagger还拉拢曾经共事过的键
盘手Ian Stewart做了相当一段时期的非正式成员。 另一位乐手是尚在Sidcup艺术学院
求学的Keith Richard。负责节奏的是Charlie Watts和Bill Wyman,阵容齐全的乐队于
是开始了他们的五人之旅。
    一开始乐队为他人做暖场表演、在Eel Pie Island俱乐部和伦敦效区Richmond的一
个叫做Crawdaddy的俱乐部做一些演出。 就是在这里,这支取名为Rolling Stones的乐
队开始引起了公众的注目。1963年4月13日的“The Richmond And Twickenham”报对这
支乐队在Crawdaddy的Station酒店做了专访。
    到了该年6月, 乐队有了自己的首位经理人Andrew Loog Oldham,  后者曾经做过
Brian Epstein的办公室职员。乐队还在《镜报》上做了第一次全国曝光---《镜报》记
者Patrick Doncaster在看了Rolling Stones的现场演出之后深为触动: “吉它和鼓击
的声音徐徐响起, 场下站立观看的500多名年轻人也骚动起来,他们有的着黑色皮褛,
有的穿T恤, 人人载歌狂舞, 气氛热烈地可以煮熟鸡蛋。 ” 报道伴之以一张Rolling
Stones队员一身邋遢怒目而视的照片,    更加深了乐队予人怀疑一切的叛逆者形象。
《Melody Maker》 则提出这样的问题:“您放心让您的姐妹们去看Rolling Sones的演
出吗?”
    但是到了该年的年末, 即使您不放心也没法子了---乐队第二支单曲“I Wanna Be
Your Man”大行其道,有趣的是,这首歌曲出自Beatles的Lennon和McCartney之手,两
位可能怎么也想不到“粗俗不堪” 的Rolling Stones会成为Beatles日后的劲敌。随后
推出的“Not Fade Away” 取得更大的成功,甚至打入了美国排行榜。Rolling Stones
的音乐取自Bo Diddley和Muddy Waters,但是这一次这种黑人音乐却是由五位来自社会
底层的白种郊区人所演绎,而他们的经理人,仅仅是一位刚刚踏入社会的小男生。
    传媒则继续对乐队不羁反叛形象的连篇报道, 而Rolling Stones 1964年的欧洲巡
演更是助长了这场宣传声势。乐队在海牙的一次演出,开场仅仅十分钟,便因为观众的
骚乱而被防暴警察中止了演出; 在巴黎奥林匹亚剧院的演出,有150名观众遭逮捕;在
 Blackfool, 歌迷在一个聚会上骚乱, 造成数千英镑的经济损失, 且有人看到Keith
Richards踢伤一名观众的眼睛。
    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该年4月,Jagger、Jones和Wyman因在一个加油站的前院当众
撒尿而被指控犯下“不洁行为” ,判决是每人罚款5英镑。公众对Rolling Stones似乎
有着特殊的热情,使得Rolling Sones永远不会寂寞。全英理发业联合会主席为Rolling
Stones提供了一次免费理发;格拉斯哥的一位行政长官不解地询问一位16岁的R.S.歌迷:
“那几个白痴对你究竟有什么吸引力,他们的头发长如扫帚,衣服邋遢,打扮如同乡巴
佬!”
    尽管R.S.仍然继续着他们“英国坏男孩”的形象,然而他们在排行榜上却取得了日
益夺目的成功。1964年年底,R. S.相继有5首单曲攀上了冠军宝座,分别是“It's All
Over Now” 、  “Little Red Rooster” 、  “This Could Be The Last Time” 、
“Satisfaction”、和“Get Off My Cloud”。
    R. S. 毫不掩饰他们对社会的怨愤,  这丝毫不影响乐队获得迅速且丰厚的回报:
Charlie Watts是掀起摇滚歌星置业风的第一人, 他在Sussex买下了一栋16世纪建筑风
 格的大楼,其余成员随即效仿---Richards在Sussex附近的乡间买下了Redlands农场。
    R. S. 的单曲继续出笼: “19th Nervous Breakdown” 、“Have You Seen Your
Mother,Baby?”、“Paint It Black”以及在受欢迎的“Aftermath”。即便如此,R.S.
还是被看作是文明社会的外来者,虽然他们的一些古怪行为已经比刚出道时收敛了不少。
最后,R. S.上了权威的“Sunday Night At The London Paladium”电视节目,但是在
节目结束时因为R.S.成员拒绝同其他艺员一起鞠躬而引起了一些骚乱。
    The Beatles就没有那么多麻烦事, 乐队的周围正兴起一个小型偶像工业,他们的
形象似乎是人见人爱的小卡通, 连英国劳务大臣Harold Wilson都要对他们有所表示:
他把Beatles四杰列入了参加女王生日宴会的嘉宾名单, 并在白金汉宫由女王亲自给他
们授予了MBE“大英帝国最优秀功臣”银质勋章。此一举动引起了一些战斗英雄的不满,
他们把自已曾得的勋章退回王室以示抗议,不过总的说来,公众对这次授章还是没有什
么异议。
    对于这次授章,事后McCartney说女王“非常慈祥”、“她象母亲一样对等待我们”
,不过在后来的年月里,Lennon坦白说在会面前他们溜进了厕所吸食大麻烟,这似乎不
太符合公众心目中Beatles举止文雅的形象。
    R.S.既不是Beatles在英国的唯一竞争者,也不是轰轰烈烈的R&B乐潮中雄起的唯一
乐队。新音乐的暗流在Stax、Atlantic、和Motown等唱片公司旗下澎湃汹涌,它的追随
者们自称为Modernists(现代主义信徒),简称为Mods。
    Mod们有他们自已光顾的发型屋、 裁缝店、俱乐部和组建的乐队。他们以自己独树
一帜的外型为自豪,穿着最时新的意大利马海呢时装和皮鞋,整洁干净的头发一尘不染,
而以镜片及铬制配件定造的低座小摩托,则是他们特定的标志。
    The  Who是一支由来自伦敦西部的年轻Mod组成的乐队---Roger  Daltrey、  Pete
Townshend和John Entwhistle原先在伦敦的Shepherd's Bush俱乐部驻唱, 后来他们吸
收了一位16岁的小Mod:Keith Moon是一位充满激情的鼓手,在加入The Who之前一直在
寻找合适的乐队,直到他看中The Who止。
    和Keith Richards一样,Pete Townshend也来自艺校。他那傲慢自负的作风也体现
在The Who舞台表演的视觉效果上:队员们身着具有强烈Mod化艺术气息的服装,在嗓杂
纷乱的声浪中,Pete把吉它象废物一样乱砸乱弃,而Moon则会破坏他的鼓,随后捣毁他
所能在舞台上找到的一切东西。
    受The Who的舞台表演和Pete的歌曲所吸引, Peter Meadon担起了乐队经理人的重
任。他把乐队的名字改成了The High Numbers,并为他们写了一首单曲“I'm The Face”
,但是细碟推出后的销售成绩并不理想,于是Peter Meadon的经理人一职由另外两人所
取代---Kit Lambert和Chris Stamp,后者是电影明星Terence Stamp的兄弟,两人上任
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把乐队名改回为The Who。
    乐队与Brunswick公司签约后推出单曲“I Can't Explain”,Moon毁灭性的鼓击听
起来如同闷罐里的一连串爆炸, 而扭曲变调的吉它音效更使得“I Can't Explain”充
满杂乱无序的噪音,具有震憾魂魄的力量。
    该单曲在排行榜上攀到了第8名,随后推出的“Anyway, Anyhow,Anywhere”创造性
地运用了回馈音效。当公司经理人员们第一次听到这种音效时,还以为是音响出了故障。
不这这种创造性的音效并没有受到很大程度上的欢迎, 虽然这是The Who乐队的独有特
色,但是它的成功在很多方面受到了限制。
    The Who的第3支单曲是“My Generation”,此曲也是Townshend个人具有里程碑意
义的作品, 其中声音带点颤抖的 “Why don't you all fffffffade away” 以及 “I
hope I die before I get old”的嘶吼淋漓毕现地唱出了青年一代的心声。

    Paul McCartney把The Who称作是1966年英国乐坛最具影响力的组合, 加上一连串
电视节目里的表演---这些表演通常是以舞台设备的毁坏为结束的,Townshend很快成为
年轻一代歌迷的代言人。他在音乐报刊上开设了自己的专栏,抨击那些他自认为“把音
乐做过了火的音乐人” ,并指责Beach Boy的Brian Wilson“生活在鲜花、蝴蝶和口香
糖的簇拥之中,他的世界与Pop毫无关联。”
    1966年, The Who转投Reaction旗下, 推出3首单曲: “Substitute”、“I'm A
Boy”和“Happy Jack”,这些代表着新型Pop歌曲样式的作品,在排行榜上都打入了前
5名,Townshend的创作逐渐变得匠心独具、观察敏锐,在“Substitute”中,他写到:
“I was born with a plastic spoon in my mouth”。
    与Townshend同时期的Ray Davis,此时与其弟Dave Davis组成了The Kinks的中坚。
这支乐队具有当时流行乐队的典型特征,1963年初次露脸时队名还是The Ravens,1964
年年初,乐队把名字改为The Kinks并转投Pye公司。
    The Kinks推出的首支单曲是翻唱自Little Richard的“Long Tall Sally”,此曲
原先也曾被Beatles翻唱过。 但是无论是这支 “Long Tall Salty” , 还是第二支的
“You Do Something”,都没有在排行榜上取得成功。真正打出点名堂的还是随后推出
的第三支单曲, 这首由Ray Davis谱写的 “You Really Got Me” , 与The Who的“I
Can't Explain”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它的回馈音效竟是用一支铅笔扎破放大
器喇叭来实现的!
    如果说The Who是采用Mod姿态走红的话, 则The Kinks无疑是穿行在潮流的边缘,
但是最彻头彻脑Mod化的乐队还是The Small Faces。 乐队灵魂人物Ronnie Lane长得一
副明星相,和他的朋友Kenny Jones和Steve Marriot穿同样新潮的衣、上同样的吧、跳
同样的舞、吃同样的药,他们的首支单曲“Whatcha Gonna Do About It”,在The Who
的Debut推出后不久面市。
    单曲在排行榜上攀至第14位,且这一成绩很快被随后的“Sha La La La Lee”超过,
后者爬到了季军位置。不久,乐队吸收了Ian McLagen担任键盘手,接下来的单曲“Hey
Girl”、“My Mind's Eye”和“All Or Nothing”都打入了排行榜前10名。The Small
Faces的乐风融Pop和R&B于一炉,既能取悦市场,又能在排行榜上得宠。
    然而此时的Mods,已是日薄西山,不再是一个光辉灿烂的字眼。每逢公假日,都有
成百上千的年轻人骑着低座摩托去海边的渡假胜地,在Brighton和Bognor这些地方,在
Mods和皮革裹身的支持传统摇滚乐的Rockers之间, 经常发生大规模的殴斗。这些事件
成为大小报纸热衷报道的头版话题,套题照片的内容常常是不列颠青少年残酷毒打自已
同类的场面。这些报道引起了人们对Mods的普遍憎恨,而警方也在这些地方派驻大量防
暴警察以应付Mods和Rockers的争斗。
    1966年年底,  年轻的意大利电影导演Michelangelo   Antonioni在伦敦拍摄电影
“Blow Up” ,该片描绘的是60年代中期瞬息万变的英国社会,其中有关俱乐部的场景
请来了The Yardbirds参演。
    The Yardbirds是一支成立于1963年的乐队,  建队初期的成员包括Keith  Relf、
Chris Dreja、 Paul Samwell-Smith、 和鼓手Jim Carty。 乐队在Eel Pie  Island、
Crawdaddy、和The Marquee等俱乐部表演一些R&B歌曲,不久他们在Marquee录制了具有
开创意义的“Five Live Yardbirds” ,吉它部分邀请了Eric Clapton着手。Eric是一
位极有天份的乐手,他的演奏充满激情,乐风受BB King和Albert King等人的黑人布鲁
斯影响较深。
    1965年,Yardbirds推出单曲“For Your Love”,此后不久Eric离开Yardbird加入
了John Mayall的Bluebreakers, 代替他的是Jeff Beck---一位将传统布鲁斯乐与流行
小调结合起来的乐手,乐队在1966年推出了“Heartful Of Soul”、“Still I'm Sad”
、“Shapes Of things”和“Over Under Sideways Down”等单曲。不久Jimmy Page也
操起了吉它,至此,The Yardbird这一组合催生了摇滚史上最杰出的两位吉它手 (Eric
Clapton和Jimmy Page)。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刮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it-cim2.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