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roll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cpip (俺的昵称改了), 信区: Rockroll
标 题: 美国重金属吉他演奏有声教程--2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Dec 12 19:56:21 1999) WWW-POST
第二部分:主旋律吉他
在主旋律弹奏中,培养你自己的风格和独创性是非常重要的。掌握了扎实的但并不高
深的技巧后,去弹奏非常难的马尔姆斯蒂的华彩乐句或斯蒂夫·范的精彩独奏也是可能的
。马尔姆斯蒂、范、埃里克·约翰逊和埃伦·霍兹沃斯之所以成为真正伟大的吉他演奏家
是因为他们的风格而非技巧(当然也是叹为观止的),风格把艺术家和技师分别开来。所以
我们在研究重金属音阶、连复段和分乐句方法时,应认识到使音乐成为音乐的并非是华彩
、技巧和炫耀,而是超越这些的其它东西。
节奏吉他用到的许多技巧也同样适用于主旋吉他。主旋律吉他并非简单地接在节奏吉
他后面。实际上,主旋律混合了所有节奏吉他的技巧,同时再加上自身一些技巧。一个主
旋律片段通常包括一些节奏型连复段,如强力和弦、手掌闷音、低音弦及单音符连复段。
在进行独奏时,主旋吉他和节奏吉他在技巧上无差异。
五声音阶
在摇滚和重金属中,五声音阶是主旋吉他最常使用的音阶之一。有时被称为“ 摇滚
盒”,它能起到许多不同的作用。此音阶是通用的,可以在许多不同音调或和弦进行上弹
奏。下面是第五把位的五声音阶。
加上降五音把五声音阶变成了布鲁斯音阶。
下面是一独奏片断,使用了附加降五音的第五把位五声音阶。注意观察左手技巧标记
。
这个片断用的是A小调,现在分别用A小调和C大调练习这一片段。
注意明显不同的效果。虽然上面前后两个部分在不同调里,但相同的音阶与相同的和
弦序进结合很好。现在试用另一“调”──A布鲁斯来作一个练习,这一段练习所用的音
阶与A小调及C大调音阶是一样的,但所用调式不同,这种不同的调式的相同音阶又与A
布鲁斯序进结合完美。
一种五声音阶可以用于三种不同音调的独奏。这就是五声音阶如此常用和多功能的原
因之一。附加的降五音亦可用于三个调中。
理论注释
A小调五声小调音阶为什么能满足三种不同调式的和弦进行──A小调、A布鲁斯和C大
调呢?让我们先看一看A小调五声音阶的音符后再来分析A小调、A布鲁斯和 C大调的音符
。
下面是A小调五声音阶的音符
A C D E G
让我们把它们与A本位(自然)小调音阶的音符作一下比较。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A小调五声音阶的音符包含在A自然小调音阶中,这就说明A小
调五声音阶与A小调音阶及其和弦不冲突(任一调的和弦都来自于该调的音阶)。
A小调五声音阶之所以同样与C大调音阶协调是因为A小调和C大调是紧密相联的。
让我们来研究一下C大调音阶。
如你所见,C大调音阶包含有和A小调音阶一模一样的音符,只是它们分别以不同的音
符开始。由于这个原因,A小调被认为是C大调的关系小调。相反,C大调是A 小调的关系
大调。它们具有相同的调号──无升降号。
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现在麻烦出现了。A小调五声音阶,这个与A小调和C大调结合
如此完美的音阶怎么也适合A调布鲁斯呢?
下面是A大调音阶和A布鲁斯音阶。
布鲁斯音阶是一个混合音阶。这意味着这个音阶真正来自于两个音阶,即来自于相同
调的大、小调音阶。当布鲁斯被“制造”时,其三级音为B3,七级音为B7,这两个变
化音使大调旋律产生了紧张、伤感的变化。我们知道,三级音距主音为小三度是小调音阶
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现在布鲁斯的三级音为B3,它距主音正好是小三度,这就是布鲁斯
为什么有着小调色彩的原因。音乐家们从小调调式中“ 借用”这个降三级音来获取各种
有趣的变奏。
除了降三级音外,还借用了降七级音。这样立即很明显,因为在布鲁斯序进中使用的
和弦均为减七和弦。其中V7和弦是含有原位七级音的唯一和弦。该和弦来自于大调音阶
,另外两个七和弦所包含的三级音及七级音都降半音。
思考一下A调布鲁斯,它使用的和弦是A7,D7和E7。若你研究A7和弦的几个
音符,你会意识到第七音G,不是A大调音阶的一部分。#G才是来自于A大调音阶。G
真正来自于A小调音阶。(当主音[A]在大调和小调音阶之间来回弹奏时,我们说我们
借用了A小调调式。)
这一点对IV7即D7也一样。A调D和弦中通常使用的和弦七音为#C。这个音是
A大调音阶中的音。但这里使用的D和弦是减七和弦,我们采用的是降七音C。所以IV
和弦也借用了A小调调式。
然而,A7和弦具有通常大调的第三音#C,但是IV和弦D7使用的却是C。所以
任何布鲁斯进行中的I7和IV7和弦分别使用了第三音的不同形式#C和C。因此这两
个和弦相互“对立”。这样,在同一进行中既有和弦A7(I)又有D7(IV),这违
反了全音阶的原理!所以布鲁斯是既非严格的大调也非严格的小调。它借用了两个调式的
音符。(A调)布鲁斯的紧张就是通过旋律的降三音(C)与具有大调第三音(#C)的A
7和弦的对抗而产生的。
从大调音阶的角度来讲,A五声小调音阶的音符起不同作用。第三音C根据不同的变
化产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在A大调或A布鲁斯和弦进行中,若弹奏的是#C,则它
作为A大调音阶中的主音发生作用,并且是和弦A或A7中的一部分。若弹奏的是C时,
它就成了变音,这个变音为主旋律乐句提供了兴奋或趣味。
主旋律吉他的左手技巧
对于一个想使演奏更富表现力的吉他手来说,击弦、钩弦、滑音和颤音是一些重要的
左手技巧。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研究与主旋律弹奏不可分离的另一左手技巧:推弦奏法。
推弦奏法
推弦对于一位电吉他手来说,是一种最突出的、最富表现力的演奏主旋律的技巧。在
指板上推、拉琴弦以流畅、延续的方式提高一个音符的音高,是有非常广阔的音乐创造可
能性。用匹克弹奏琴弦,随后立即上推(朝6弦方向),提高音高。通常音符被提高半个音
级、一个音级或一个半音级,这是由出现在箭头之上的时值来表示。“全”表示音高被提
高一个音级(2品),“1/2”表示半个音级,等等。
练习这个乐句时,若你还不能将推弦与八分音符节奏结合起来的话,就先不使用推弦
技巧,而是放声数拍子,例如数第一小节、“du,da,da,du,da,da,du, da”接着
以推弦弹法数:“dewu,da,da,dewu,da,da,dewu,da.”然后再把手指正确地模仿
声音进行弹奏。
有节奏的推弦和释放琴弦
推弦和释放琴弦使你能够改变音符的音高而无需重复击弦。在下面的范例中,那些持
续音符被提高和还原,以此来与变化着的和弦的音调相协调。注意:有时推弦所发出的音
高不在五声音阶之列。例如,第7小节的推弦所发出的F#,这个F#不是A五声音阶的音,而
是D大和弦的音。
其他推弦
预先推弦是在你弹弦前将音符提升到要求的音高,其效果要到你释放它才能听到。因
为你首先听到一个音符之后是一个向下的“推弦”(释放)。这一技巧也称作反推弦。预先
推弦最困难的是在弹奏该音符前将弦推到精确的位置,因此你必须在没听见音符的前提下
将弦推准。
该段曲子中使用的和弦:A5 C5 F5 下面是一段使用了“多重推弦”的乐曲:推
弦发出一个音后,先保持住,然后再推弦发出下一个音。
注意这种“多重推弦”是如何被用来有节奏地“表达”音符的。音符从推弦的的动作
中得到“推动”。在下面的谱例中,用到了一种有效的和常用的技巧:在推弦并保持住的
情况下,击打另一个音符。
双音和弦
两个音符的和弦叫做双音和弦,他们被用来创造一种更浑厚的声音,查克·贝利就双
音和弦的用法写了一本书。双音同单音一样也可使用推弦技巧,双音推弦的方法是以一个
手指同时推两个音符所在的弦,当然这种推弦的力量较小,所以往往推得很快,其实际效
果就象使用摇把所产生的短小颤音。下例中2弦和3弦都由3指来推(确切地说是拉)弦,
这个手指将2弦和3弦快速地拉向第1弦然后再快速地还原。
五声音阶的五个把位
尽管“摇滚箱”(A小调中的第五把位模式)是演奏主旋律使用最广泛的模式,但在某
一特定的五声音阶中还有四个其他把位,而这些把位包含有同样的音符。某些把位比其他
把位更适合于演奏装饰性语句。在琴颈上改变把位需要对五声音阶把位的内在关系和相关
联的可能性具有清楚的理解。
这是低于“原先把位”(以空心圈示)的A小调五声音阶把位模式(以黑色圈示)。
这是高于“原先把位”一个把位的A小调五声音阶把位模式。
这是高于“原先把位”两个把位的A小调五声音阶把位模式。
这是高于“原先把位”三个把位的最后一个A小调五声音阶模式。
一旦你记住了这五个把位,则可以用A布鲁斯、A小调和C大调作即兴练习。你必须用
你的耳朵来告诉你什么音符与什么和弦相符。你再不能仅仅依靠手指模式,因为音阶的所
有音符出现在不同的把位。
下面是A布鲁斯的一段曲子,是在仅低于“原先把位”的第二把位上演奏的。
下面是A小调五声音阶的主旋律,始于第五把位然后转到高于它又紧挨着它的那个把
位。
了解五个不同把位的重要性有两个理由:1)某些特定的把位有其惯有的特性。某些装
饰性语句在某一把位比在其他把位更适于演奏或更自然,这是由于击弦、推弦及弦的弯曲
性等的不同而造成的。2)在琴颈上自如地变换把位要求牢固掌握不同的把位,有时候需要
在两个把位间来回转换,你将在不同的位置上弹奏,这取决于音乐语句和效果。了解五声
音阶的把位仅仅是使你从“横向”演奏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现在整个琴颈都可用来即席演
奏。
--
"这一千多年没写诗了?"
"写了, 不过只写了两句."
"千年得两句, 一定是万古丽句了. 念来听听."
"好吧, 我现丑了" 太白星清了清嗓子, 浑厚的男中音在天庭响起:
大海啊, 都是水;
骏马啊, 四条腿;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fengyun.hit.edu]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