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si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ngling (00), 信区: Russia
标 题: 俄罗斯汉学研究发展情况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an 13 23:46:55 2005), 转信
(历史学博士、教授、俄罗斯民族友谊大学世界通史系主任 A·马斯洛夫)
发表日期: 2003.09.12
俄罗斯汉学研究在世界上具有历史悠久的地位,而且俄罗斯培养中国历史、文化和经济领域专家的方法被认为是最为出色的,因此它在20世纪初被欧洲各大学纷纷效仿绝非偶然。
17世纪,汉学作为一门单独学科出现在西欧。俄罗斯汉学设立得稍晚,是在18世纪。彼得大帝召集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汉学家撰写中国概况的尝试未能获得成功。俄罗斯东正教在北京的传教士团(所谓的北会馆,俄联邦驻中国大使馆如今的所在地)是俄罗斯汉学的摇篮,俄罗斯第一批汉学家全都出自这里,其中包括А·Л·列昂季耶夫、И·К·罗索欣(18世纪中期)、Н·Я·比丘林(雅金福,19世纪)、К·А·斯卡奇科夫。正是他们后来成为俄罗斯第一个圣彼得堡汉学家学校的骨干。他们翻译了中国法律汇编、哲学巨著,编篡了汉语和满文词典以及中国政治制度概论,钻研出培养汉学家的方法。圣彼得堡学校学者Н·Я·比丘林(1829年)、В·П·瓦西里耶夫(1837年)、С·М·格奥尔基耶夫斯基(1855年)在世界上最先广泛描述了中国传统、中国历史及其宗教。俄罗斯汉学从最初发展阶段起就包括两个方面:基本理论(研究古代史、文学)和实践(服务于俄罗斯东方政策)。这首先因为与中国拥有共同的边界和双边贸易关系的积极发展。
俄罗斯汉学的发展中心是圣彼得堡大学以及圣彼得堡科学院,它们研究出俄罗斯汉学家的培养方法。在很长时间里,汉学没有单独成为一门学科,它要么是历史的一部分,要么是语言学的一部分。但是,在20世纪初以前,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汉学体系,包括历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民族学、思想理论、宗教传统、哲学、社会经济、政治和法律知识等。
上个世纪20年代,圣彼得堡学派著名学者В·М·阿列克谢耶夫、Н·И·康拉德院士等许多人为使俄罗斯古典汉学成为单独学科奠定了基础。他们主要感兴趣的是中国的哲学、古文、古诗、文学和审美传统。后来,出现了汉学研究的新浪潮,人们在这种新浪潮中不仅继承了古典学派的优良传统,而且还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中国20世纪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发动俄罗斯(苏联)这次汉学研究浪潮的著名学者包括,撰写辛亥革命史和孙中山活动史著作的С·Л·齐赫文、研究俄中经贸关系史的М·И·斯拉德科夫斯基、研究俄中关系史的В·С·米亚斯尼科夫、研究中共和革命运动史的М·Ф·尤里耶夫教授。
俄罗斯形成了几个主要的汉学学派。最早一个学派是圣彼得堡学派,它建立在圣彼得堡科学院和后来的国立圣彼得堡大学基础之上。后来,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了莫斯科汉学学派和远东(以符拉迪沃斯托克为中心)汉学学派。所有学派不仅为俄罗斯汉学,而且也为世界汉学的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开创了研究中国的新概念和新态度。如今,不仅俄罗斯,而且还有欧洲和美国的国家都在享用这些成果。
圣彼得堡汉学学派始终以深入研究古汉语(古文和文言)和现代汉语而著称,在中国文学史和语言史领域有许多杰出的研究成果。圣彼得堡汉学最先将中国古典哲学作品翻译成俄语,例如,Ю·К·休茨基将《易经》翻译成俄语,这部翻译作品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
俄罗斯汉学始终以高水准、加注释地翻译中国古典作品而闻名。如今,俄罗斯汉学家翻译出孔子、中国佛教、道教、一些历史演义和朝代传记的所有最重要作品。俄罗斯多次翻译出版了《易经》、孔子的《论语》、《孟子》、《道德经》、《诗经》和许多其他书籍。俄罗斯著名学者Р·В·维亚特金全文翻译了多卷本的司马迁《史记》。Л·С·别列洛莫夫翻译了朱熹批注的《论语》,并与其他文种版本作了对照。近10年来,出版了翻译成俄语的中国最重要的佛家和道家的书籍(其中包括《老子》)以及关于中国美学史和哲学史的著作。俄罗斯几位著名的汉学家,如历史学博士В·В·马利亚温、历史学博士Е·В·扎瓦茨卡娅、历史学博士С·А·谢罗夫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美学和民俗的著作。
俄罗斯汉学一个最重要研究方向传统上是俄中关系史及其发展前景。
俄罗斯汉学家钻研出研究中国风俗传统的新概念,其基础是政治文化、民族传统、思想潮流和社会流派相互结合。在这方面耕耘的有俄罗斯著名的学者和教师,如В·В·马利亚温、М·Е·卡拉夫佐娃、Е·А·托尔奇诺夫,他们掌握着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多方面知识。对中国古代和现代哲学的研究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方向也在积极发展,这反映在В·Ф·费奥克蒂斯托夫、А·Е·卢基扬诺夫、А·В·洛马诺夫的作品中。在中国考古学和民族学领域开展重大研究工作的是М·В·克留科夫,在中国民俗和神话方面的是Б·Л·里弗金、Э·М·扬申娜、В·В·叶夫休科夫。许多俄罗斯汉学家的著作被翻译成汉语和其他语种。
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改革总体上得到高度积极的评价,这一改革进程受到俄罗斯汉学家的特别关注。
现在,俄罗斯汉学工作主要集中在一些科研所和俄罗斯高校,而且它们之间建立起经常性合作,在一起开会,共同出版著作。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是科学院通讯院士М·Л·季塔连科)是最大的汉学和东亚国家研究中心。近40年来,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一直是在汉学研究领域提供重要理论和分析文献的主要机构。远东研究所从事中国政治史和社会经济史、俄中关系、中共党史、中国社会经济改革、中国哲学、宗教传统和社会结构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现在,远东研究所正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积极开展合作,定期交换资料,交流专家。远东研究所翻译了邓小平女儿的回忆录。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工作人员出版了一系列中共自建党到中共起决定性作用的中国改革阶段的党史文献。远东研究所正在进行关于中国历史、经济和文化的基础性工作,如《中国哲学百科辞典》,多卷本的《中国文明史》现在即将编篡完毕。远东研究所将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经济的宏观理论研究与俄中关系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俄远东研究所多次提出各种建议,旨在加强俄中关系,发展学术、文化和经济合作,其中一些建议正在落实当中。一批著名的俄罗斯汉学家,如С·Л·齐赫文、М·Л·季塔连科、В·С·米亚斯尼科夫、А·М·格里戈里耶夫、А·Е·卢基扬诺夫、В·Ф·索罗金、Л·С·佩列洛莫夫、В·Ф·费奥克蒂斯托夫目前正在远东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还出版重要的汉学杂志《远东问题》(主编А·М·格里戈里耶夫)。
位于莫斯科的俄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及其圣彼得堡分所是俄罗斯研究中国问题时间最长的机构之一。主要的汉学研究工作都集中在中国问题部。А·А·博克夏宁、А·И·科布泽夫、克鲁申斯基等许多学者都在这里工作,他们研究中国中世纪史、新孔子思想、古文结构等问题。俄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中国问题部几十年来一直举办俄罗斯重大的年度会议——“中国社会与国家”。
圣彼得堡古典汉学学派由俄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和国立圣彼得堡大学东方学系所组成,它们的主要兴趣集中在研究古文和中世纪汉语、朝代传记,翻译佛家和道家作品、中国中世纪政治史。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部、布拉戈维申斯克分部、哈巴罗夫斯克分部、符拉迪沃斯托克分部也从事汉学的学术和理论研究工作。
汉学的大量学术研究工作在大学范围内进行。现在,俄罗斯总共有100多所大学设立了中心,它们负责培养汉语、中国历史和经济方面的人才。大约10个中心(主要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从事着广泛的学术和学术应用研究工作。如今,汉学家的培养工作集中在几个中心,那里形成了最稳定的汉学学术和教育传统:莫斯科大学亚非国家学院、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国立远东大学东方学院等。俄罗斯民族友谊大学(通史系)、俄联邦外交部国立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也都设立了培养中国问题高水平专家的大型中心。
莫斯科大学亚非国家学院如今不仅是培养汉学家的主要中心之一,而且也是大型学术中心。例如,正是在这里出现了一个独立的学术方向,专门研究中国20至40年代历史和国民党社会经济改革。这一方向的奠基人是著名俄罗斯学者、莫斯科大学亚非国家学院中国历史系现任主任А·В·梅利克谢托夫。现在,历史学博士В·А·科济列夫、历史学博士А·Н·卡尔涅耶夫正在研究国民党的历史。在莫斯科大学亚非国家学院从事教学工作的有中国政治和思想史著名专家З·Г·拉宾娜、К·М·捷尔季茨基、М·卡尔波夫,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著名专家В·Г·格利布拉斯和许多其他学者。
国立远东大学东方学院(院长В·И·库里洛夫、系主任А·А·哈马托娃)是一个大型研究和教育中心。远东大学基本上是从东方学院发展起来的。它始建于1899年,尼古拉二世当时下令系统收集有关中国的材料。学院创建者主要是圣彼得堡大学的毕业生,其中包括А·М·波兹涅耶夫、А·В·鲁达科夫、Е·С·斯帕利温、В·К·阿尔谢尼耶夫。学院员工和教师从一开始就实际从事汉学研究,例如,研究俄中在远东的文化和经济接触。两年前,在俄联邦教育部和一些大型国际基金的扶持下,远东大学成立了跨地区社会科学研究所,参与这项工作的学者不仅来自俄罗斯各地,还来自中国、朝鲜、日本、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研究所的主要课题是,俄中两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关系发展前景,滨海边疆区的合资项目,亚太地区对话、安全与冲突。
开展中国问题研究的工作不仅是学术和学术教育机构,而且还有俄罗斯主要汉学家参加的许多社会团体。首先是汉学家协会(主席М·Л·季塔连科),它是欧洲汉学家协会成员,定期举行各种会议。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俄中友好协会在两国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人文和学术联系方面积极开展活动,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发展稳定的合作。除了互换代表团以外,协会还举办关于中国文化和政治生活问题的专题研讨会。
为了扩大学术和教育方面的联系,根据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建议,俄罗斯民族友谊大学和一些其他大型团体创建了与亚太地区发展人文和科技合作的组织——俄罗斯孔子研究基金会,它已成为国际孔子研究协会中代表俄罗斯的正式成员。基金会鼓励汉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出版中国古代作品,其中包括《四书》、《五经》。
由此可见,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俄罗斯汉学如今拥有雄厚的学术骨干和培养汉学家的机制,并与中国学者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合作。
--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不需要理由的,
假如你仍是坚持要为每件事寻求道理,
朋友,你在无理取闹
交流俄语学习,品味俄罗斯文化,欢迎来到 Russia 版
文化艺术区--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27.20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3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