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sia 版 (精华区)

顿河之行激情三部曲之一:永远的肖洛霍夫(上)
 
  □ 本报首席记者 子 河
   
    俄罗斯有不少反映哥萨克的文学作品,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在上世
纪20-30年代创作的不朽名著《静静的顿河》。正是这部百万雄文奠定了他在苏联和
俄国文学史中的特殊地位,正因为这部传世之作太出色了,以至于人们曾一度怀疑如此宏
篇巨制竟出自一个年仅22岁的乡巴佬之手而使作家蒙受不白之冤。肖洛霍夫在战争年代
曾与顿河生死与共,在和平时期曾为百姓秉笔直书。顿河,到底是一方怎样的热土,竟能
孕育出如此伟大的作家和令人回肠荡气的英雄史诗?冒着沥沥秋雨,迎着冽冽寒风,记者
踏上了探寻肖洛霍夫故地的旅程。


人已去 楼不空 歌声贯长空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 崔 护    

 

    经过一夜火车颠簸和一路汽车长途奔袭,记者终于来到了作家的故乡--远离铁路线
的偏僻村镇。九月的莫斯科早已秋扫黄叶,而这里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艳阳天。

    肖洛霍夫的故乡美得叫人嫉妒。在村镇的脚下就是那条著名的河流--顿河。这条河
水不宽、岸不陡,河水静得悄无声息,水面平得如一块镜子,几只打鱼的小船仿佛被凝固
在水面上,两岸绿草如茵、炊烟袅袅,远处高高的山岗上一座雄鹰展翅的巨型石雕象忠诚
的哨兵勇敢地捍卫着故乡的土地,如洗的碧空下,风卷白云如青鬃烈马载着骁勇善战的哥
萨克骑兵呼啸而过……如诗、如画、如仙境,那种美不是中国江南水乡的小家碧玉,而是
广袤的俄罗斯田园丰腴、深邃的阳刚之美。只有身临其境,你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这条河
叫静静的顿河。但是在平静的水面下却涌动着顿河哥萨克活力四射的激情和躁动不安的心
,造就了他们热烈豪放的性格和侠肝义胆的风范。

    肖洛霍夫故居博物馆是在1984年作家去世后相继对外开放的,共分三地六处,均
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其他苏联时期的作家鲜能享受到的殊荣。其中克卢什村一处
,是肖洛霍夫的出生地;卡尔琴镇有两处,一是故居,二是作家上过的小学校,1910
-1927年作家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并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在维什卡镇有三
处,一是作家于1927-1935年的故居,作家在这里完成了首部长篇小说《静静的
顿河》第一--三部和《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二是作家于1949-1984年的
故居。他在这里写完了《静静的顿河》第四部、《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二部、《他们为祖
国而战》和《一个人的遭遇》等重要作品。三是肖洛霍夫生平与创作博物馆。另外还有位
于顿河之畔的肖洛霍夫雕像广场和《静静的顿河》中男女主人公的大型雕塑等。这些建筑
群使维什卡成为肖洛霍夫故居博物馆的中心,作家的大半生是在这里度过的,大部分作品
是在这里诞生的。

    肖洛霍夫1927-1935年的故居位于维什卡镇东南,是一幢十分简朴的农舍,
内有四间屋子,进门左手一间约4平方米的小屋是肖洛霍夫母亲的卧室,正中一间约20
平方米的大屋是卧室兼会客室,右边一个7-8平方米的套间是作家的书房兼创作室,还
有一间10平方米的屋子是客房。地下室则是厨房兼餐厅。农舍外有一个木架搭建的亭子
,上面青藤盘绕,遮出一片阴凉。亭子里摆着一张长约两米,宽1米半的木案子,四周围
着长条凳。在亭子的旁边有一座泥砌的炉子,用石灰刷成白色,每到夏天,作家用它来煮
茶水、熬鱼汤,在亭子里款待远方的客人和故乡的亲人。在院子的两边各有一排茅草屋,
是用来放农具和拴牲口的,一挂没有轱辘的铁制马车锈迹斑斑,静静地卧在茅屋边。农舍
全部用木头建造,兰白相间,屋檐和窗户镶嵌着图案优美的木雕,四周围着一圈天兰色的
木栅栏,是顿河流域典型的哥萨克院落。这幢农舍曾在卫国战争时毁于战火,肖洛霍夫的
母亲就是在这里被德军飞机炸死的。


    肖洛霍夫1949-1984年的故居是战后由苏联政府出资修建的带前后院的两层
小楼,非常豪华气派,整个院落占地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座落在顿河边,环境幽美、景色
宜人,至今仍是全镇最漂亮的建筑。故居的一层进门是衣帽间,再往里是宽畅的中厅,中
厅的周围从左至右分别是办公室,肖洛霍夫通常在这里拆阅和回复每天来自全国各地和世
界各国读者和友人的信函。正南一间是约30平方米的大会客室,并排稍小的一间是餐厅
,右边两个套间现在是故居博物馆工作人员办公室。再右边是一间展室,陈列着肖洛霍夫
和夫人参加一些重大活动穿戴过的礼服和饰物。

    二楼共有大小房子七间,左手一间是孩子们的卧室,另一大间是作家夫妇的卧室。正
南并排三间,中间是书房兼会客室,四周陈列着书柜和国内外友人赠送的纪念品,中间摆
放着一张大写字台,正中放着写了一半的稿纸和笔,左边有一部苏联元帅朱可夫的《回忆

与思考》,这是肖洛霍夫生前最喜爱的著作之一。在作家的书柜里有许多军事书籍,这与
他的作品大多是战争题材有关。右边有一个烟嘴和一盒廉价的法国香烟,这种香烟是60
年代肖洛霍夫的儿子访问法国时带给他的。作家非常喜欢这个牌子的香烟,此后直到去世
他一直抽的是这种香烟。在写字台的前边醒目地摆放着日历和座钟,日历定格为2月21
日,时钟指向1时40分,作家就是在1984年的这一天这一时刻与世长辞的。书房的
左边一间陈列着各式猎枪、狩猎用具和渔具,作家酷爱打猎和钓鱼,每当工作之余就携夫
人去狩猎、烤野味、烧鱼汤,这是他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书房的右边一间僻静的小屋是
创作室,只有在这里,作家才能避开外界的干扰,驰骋于他构思的小说之中。右手一间是

客房,接待过无数国内外宾客。

    在这所房子里,肖洛霍夫会见的客人有政府官员和知名人士、科学家和艺术家、将军
和士兵、工人和农民,如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著名电影导演邦达
尔丘克和英国大作家查尔斯·斯诺等。

    在故居的前院有肖洛霍夫简朴的墓地。1992年他的夫人玛丽娅·彼得罗夫娜去世
后,夫妻就合葬在这里。与许多达官贵人生前门庭若市,死后门可罗雀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作家生前宾客盈门,死后前来凭吊拜谒、访问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如今在肖洛霍夫故乡
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学校和研究机构,维什卡镇所在的区也被改为肖洛霍夫区。为
了纪念肖洛霍夫--这位顿河之子、俄罗斯的伟大作家,每年5月24日,即肖洛霍夫诞
辰日都要举行为期数日、规模宏大的《肖洛霍夫之春》音乐会。人们在肖洛霍夫雕像广场
俯瞰着的顿河上搭起巨型舞台,朗诵他的作品,演唱他生前搜集整理的哥萨克民歌。每年
这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和诗人、艺术家和演员、文艺团体和国内外旅游者多达四、五
万人,把这个不足1万人的小镇挤得水泄不通。现在,《肖洛霍夫之春》已经发展成为一
个集学术研讨、文艺演出、体育竞技和参观访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文化纪念活动,成为
维什卡镇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

    肖洛霍夫生前人们热爱他,死后人们怀念他,他写的顿河故事萦绕在人们的耳际,人
们颂扬他的歌声回荡在顿河的上空。物是人非,思念依旧。

 

一条河 一部书 秀水育明珠

 

    他比我年轻40多岁,但我应当承认,他比我有才华100倍……

                                               —— 绥拉菲莫维奇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肖洛霍夫生于1905年5月24日,祖上是梁赞哥萨克,4
00多年前迁至顿河流域,这里是顿河哥萨克的聚集地。1910年,肖洛霍夫5岁时随
父母由克卢什搬到卡尔琴,这是一个有几百户人家的哥萨克村镇。他6岁开始接受学前教
育,后在外省上了几年中学。肖洛霍夫的文学道路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20年肖洛霍夫回到卡尔琴镇后,先后当过小
学教师、从事过义务扫盲工作并在镇革命委员会工作过一段时间,此时他开始写一些短剧
并登台演出。1922年,肖洛霍夫只身来到莫斯科,一边打工一边写作。1923年9
月《青年报》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品文《考验》,10月《青年真理报》发表了他的第一
篇小说《三》,同年底他返回故乡。

    1924年初,新婚燕尔的肖洛霍夫携妻再次来到莫斯科,加入了全俄无产阶级作家
协会。同年12月,《青年列宁主义者》报发表了他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胎记
》。初试锋芒,不仅使他坚信文学将注定成为他一生的选择,也使年轻的肖洛霍夫意识到
,他的位置不在莫斯科,而在自己的故乡--顿河。

    1925年肖洛霍夫回到故乡,开始了他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他先后在《共青团
员》、《星火》和《探照灯》等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了《种瓜人》、《牧人》、《小无赖
》等短篇和《共和国革命军事苏维埃主席》等许多篇小说,还出版了小说《两个有夫之妇
》和小说集,1926年出版了小说文集《顿河故事》。年轻的作家崭露头角,被苏联早
期著名作家《铁流》的作者绥拉菲莫维奇誉为苏维埃文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第二个时期,奠定了他在苏联文学中的重要地位。1926年秋,肖洛霍夫开始构思
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1927年他举家迁往维什卡--这个终究将成就他辉煌事业
的地方。同年秋天,他完成了小说的第一部。年轻的作家忐忑不安地将小说寄给了国家文
学出版社,却被无情地″枪毙″了,理由是″美化″、″吹棒″哥萨克。于是他又将书稿
寄给当时影响很大的文学杂志《十月》,又遭到无情的拒绝。但幸运的是,时任《十月》
杂志总编的绥拉菲莫维奇看了小说后力排众议,主张全文刊发。他预言肖洛霍夫:″一年
后整个苏联都会知道他,两年后全世界都会知道他!″

    正是由于这位老作家的力荐,才发现了一个文学天才,拯救了一部文学名著。192
8年初,《十月》杂志开始连载《静静的顿河》第一部,5月开始连载第二部。同年6月
,莫斯科工人出版社出版了小说第一部单行本。1933年和1940年又相继出版了小
说的第三、四部。《静静的顿河》发表后,立即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仅1928-

29年两年间,莫斯科工人出版社就再版了三次第一部和五次第二部。1932年肖洛霍
夫发表了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

    这个时期,肖洛霍夫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文学青年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作家,奠定了
他在苏联文坛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三个时期,文学创作的新阶段。1941年夏,卫国战争爆发后,肖洛霍夫作为《
真理报》和《红星报》的战地记者活跃于南方战线,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无情和红军
将士的浴血奋战,积累了大量生动、感人的创作素材。战后,他先后发表了《他们为祖国
而战》和《一个人的遭遇》,1960年发表了《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二部。

    在肖洛霍夫创作的多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的中短小说中,最优秀的,可称为传世之作的

当属《静静的顿河》。正是顿河,这条哥萨克人的母亲河,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这朵苏
俄文坛上的奇葩,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一颗耀眼的明珠。

                                 (2002年11月29日第423期)
 
顿河之行激情三部曲之一:永远的肖洛霍夫(下)
 
  □ 本报首席记者 子 河 文/图
   
 

生亦荣 死亦荣 惊叹五洲同

    我生在顿河,长在顿河,我在这里学习、长大,成为一名作家,成为我们伟大共产党
的一员……我要自豪地说,亲爱的顿河边区,我热爱您。

—— 肖洛霍夫  

     肖洛霍夫以他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和高尚的品格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与爱戴,在他身
上集中了其他苏联作家所没有的特点。

    最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苏联作家。《静静的顿河》真实地再现了上个世纪初,在时代变
革的大背景下顿河哥萨克波澜壮阔的斗争与生活,而不象苏联时代的多数文学作品,如奥
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特别是马雅可夫斯
基的政治长诗等带有极强的政治色彩。因此苏联解体后,许多苏联作家的作品都在书店里
消失了,唯有肖洛霍夫的作品和有关他的传记、回忆录等仍然摆放在书架上,他的一些作
品还被编成简易读本列入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这在前苏联作家中是不多见的。

    最有世界影响的苏联作家。苏联时代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没有一部像《
静静的顿河》那样在世界范围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小说问世后不久,1928年11月
1日德国《红旗报》即介绍了这部作品,这是外国媒体对它最早的报道。从30年代初开
始,世界许多国家陆续出版了这部作品,并多次再版。仅瑞典在1930—1943年间
就出版了11次。1931年中国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了从英文翻译、由鲁迅编辑的《静
静的顿河》第一、二部,1941年出版了第三、四部,1980年又出版了从俄文翻译
的中文版第1——4部,印数达12万套,1982年再版25万套。《静静的顿河》问
世70多年来,共被翻译成92种文字出版,并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连续剧和话剧等
,是被改编成其它艺术形式最多的苏联文学作品。一部作品在世界上拥有如此持久、广泛
的影响力,这是任何其他苏联作家所无法企及的。

    最有争议的苏联作家。1928年《静静的顿河》发表之后,正当肖洛霍夫声誉鹊起
之时,却发生了几件意想不到的事:一是小说主人公格利高里的原型哈尔拉比·埃尔马科
夫以反革命罪被枪决(直到1989年才平反昭雪),二是人们发现了顿河哥萨克的早期
作家费·德·克留科夫(1870——1920年)创作的小说《在顿河上》的手稿片断
和照片。克留科夫出身于哥萨克,做过教师,当过报刊杂志的编辑,高尔基称他是“自学
成才的作家”。克留科夫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早年毕业于彼得堡历史语言学院,当选过
俄第一届国家杜马代表,聆听过列宁的谈话,也同邓尼金、克拉斯诺夫、科尔尼洛夫等哥
萨克著名的白卫军将领交往甚密。曾经发表过《故土》、《宝藏》和《女哥萨克》等文学
作品,科罗连科说他是“第一位真实反映顿河风情的文学家”,因此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
间,他被认为是《静静的顿河》的原作者。

    1928年11月,《锤头》杂志载文首先发难,提出质疑。文章认为,肖洛霍夫一
个22岁的年轻人不可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克留科夫才是小说真正的作者。此后这种怀疑
和争论延续了几十年,直到肖洛霍夫死都没有盖棺定论,就连著名苏联作家、持不同政见
者索尔仁尼岑也对小说的作者表示怀疑,并为此于1974年在巴黎出版了一本小册子,
名为《静静顿河的马镫子》。

    《静静的顿河》的手稿因战乱而遗失,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迷。据肖洛霍夫本人回忆,
一部分手稿曾存放在维什卡的家中。卫国战争爆发后,他于1942年回过一趟家,将最
重要的一部分手稿装在一个铁皮包的木箱子里,交给内务人民委员会维什卡区分处保管,
其余手稿仍存放在家中,后维什卡遭到德军轰炸,手稿失散。战后苏军曾在房屋的废墟中
找到一部分,主要是小说第三、四部的手稿,且残缺不全,共有140页。还有一部分最
珍贵的手稿,肖洛霍夫曾于1940年带到莫斯科准备交给苏联作家委员会审查,后将其
交由他最信任的朋友瓦西里·库达绍夫代为保管。不久,卫国战争爆发,库达绍夫应征入
伍,并在战争中阵亡。他死后,手稿就落在了他妻子叶麦丽娅诺夫娜手中。战后,肖洛霍
夫的家人曾找过她,但她一口咬定手稿因多次搬家丢失了

    直到1989年,莫斯科一位精明的记者科洛德内依探听到了这个秘密,并于199
0—94年间先后在苏联一些媒体披露了这一消息。但因受持稿人之托,他拒绝透露详情
。后来他写了一本书,名字叫《我是怎样找到〈静静的顿河〉的》。1995年和199
7年叶麦丽娅诺夫娜和她唯一的女儿相继患癌症死去,手稿下落不明。

    高尔基世界文学院积极参与了寻找手稿的工作,并通过内务部找到了持稿人。他们建
议对方或捐出手稿,或由国家收购,但要价不能太高。而持搞人则坚持要价50万美元,
否则将手稿拿到索斯比拍卖行公开拍卖。万般无耐的文学院只好向普京求援。普京非常重
视此事,立即责成总理卡西亚诺夫“协助解决”,于是事情很快便得到了“妥善”解决。


    这批失而复得的是《静静的顿河》第一、二部的手稿,共有885页,其中605页
是肖洛霍夫亲笔所写,另外280页是由他的夫人玛丽娅·彼得罗夫娜眷抄的。至此,这
场长达70余年的历史遗案终于有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彻底洗刷了肖洛霍夫蒙受的不
白之冤。

    深深扎根于乡土的苏联作家。在与肖洛霍夫同时代的苏联作家当中,没有谁象他这样
深深地扎根于故乡的泥土之中。除了年轻时代求学、创业,成名后出差、开会和出国访问
,以及战争时期上前线之外,肖洛霍夫几乎就没有离开过故乡。战后,国家拨款为科学院
院士在莫斯科建别墅,而肖洛霍夫则坚持把住宅建在了顿河边。就像中国的乡土作家赵树
理和柳青写出了《李有才板话》和《创业史》这样极富乡土气息的优秀作品一样,肖洛霍
夫生长在顿河岸边,他熟悉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了解当地人民的喜怒哀乐,他把
自己一生的爱都献给了他深深眷恋着的故土,所以他才能够创作出如此有生活、有厚度、
有力度的惊世之作。

    同人民患难与共的苏联作家。在1932年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中,连农民的种子粮都
被强行征光,结果造成1933年的大饥荒。心急如焚的肖洛霍夫直接写信给斯大林,请
求“无论如何要留下种子”。在1938年的大肃反中,人人自危,恐怖笼罩了全国。看
到当地几百名干部相继被捕,肖洛霍夫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杀头的危险多次上书斯大林,
不但毫无结果,反而差点被捕。幸亏他事先得到消息,连夜秘密出走,辗转到莫斯科求见
斯大林,才得以保住了性命。他曾因上游地区向顿河排污而怒不可遏地发电报给俄联邦部
长会议主席。1960年他曾将所获列宁奖金全部捐给他童年的故乡卡尔琴建学校,故乡
的人民感谢他,但他却风趣地说:“我拿来的只是钮扣,而大衣是苏维埃政权给的”。如
今,当漂亮宽畅的学校里传出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时,顿河人民又怎能不怀念这位与他们
血肉相连的顿河之子。

    得到各方面认可的苏联作家。肖洛霍夫以他的才华和人品,不仅赢得了普通百姓的爱
戴,也得到了几代苏联领导人的首肯。斯大林看了他的小说后评价说:“肖洛霍夫的确有
着非凡的艺术才华。”仅1931一1940年间,肖洛霍夫就受到斯大林12次接见,
他是当时能直接觐见斯大林的为数不多的苏联作家之一。赫鲁晓夫更是把肖洛霍夫视为知
己,1959年他访美时,指名让肖洛霍夫夫妇随行。他邀请肖洛霍夫到他的别墅度假,
并千里迢迢专程跑到肖家去坐客。

    肖洛霍夫淡薄名利,1946年他婉言谢绝了斯大林曾要他出任苏联作协总书记一职
的建议。但历史是公证的,他是获得荣誉最多的苏联作家:他是苏共中央委员,最高苏维
埃代表,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作协理事会书记,两次获得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列宁奖金、苏联国家奖金和诺贝尔奖获得者。

    肖洛霍夫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很高的荣誉,而且得到了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的公认
,1965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相当多的苏联作家在国内红得
发紫,却在西方国家被否认;或在西方国家受到赞扬,却在国内遭到封杀。这恰恰表明肖
洛霍夫的作品是跨越政治、历史、地域、种族和文化的,是属于全世界的。所以不论时代
如何变迁,也不论他生前还是死后,才能享有如此多的殊荣,得到世界五大洲不同国度、
不同民族、不同信仰和不同时代人们的认同,而这正是他的可贵之处和他与许多苏联作家
的根本区别。肖洛霍夫创造了一个过去无人能比,今后不再会有的苏联文学史上的奇观。


    永远的顿河,永远的肖洛霍夫!

                                 (2002年12月3日第424期)

 
莫斯科华人报社
Copyright (C) 1998-2002  renmin-hote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莫斯科华人报社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4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