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si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秋天的萝卜), 信区: Russia
标  题: 俄国名将巴格拉季昂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Mar 16 15:13:06 2004), 站内信件


                                           巴格拉齐昂
http://www.unitedcn.com/04wgmj/images/bglja.jpg

    彼得·伊万诺维奇·巴格拉季昂(1765—1812.9.24),俄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步兵

上将(1809), 苏沃洛夫 和库图佐夫的学生与战友,1812年卫国战争英雄。

    巴格拉季昂1765生于基兹利亚尔的一个上校家庭。出身于格鲁吉亚公爵世家。1782年

从军,获中士衔。1782—1792年先后在高加索火枪兵团、基辅猎骑兵团和索非亚马枪兵团

服役。参加过1787—1791年俄土战争和1793—1794年波兰战争。1798年任猎骑兵第6团团长

。1799年随苏沃洛夫举行意大利和瑞士远征(参见苏沃洛夫对意大利的远征、苏沃洛夫对瑞

士的远征),当时为少将,指挥联军前卫,在阿达河与特雷比亚河、诺维与圣哥达山口等地

的交战中,战绩卓著。

    后积极参加了1805—1807年对法战争(参见拿破仑战争)。在1805年的战局中,当库图

佐夫的军队从布劳瑙向奥尔米茨实施战略机动时,他率后卫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战斗,保

障了主力有计划的撤退。在申格拉伯恩地区的交战中,他的部队尤负盛名。在奥斯特里茨

战役中,他指挥联军右翼,对法军的猛攻进行了顽强抗击,接着组成后卫,掩护主力撤退

。在1806—1807年的战局中,他指挥俄军后卫进行了普鲁士—埃劳(今巴格拉季昂诺夫斯克

)和弗里德兰两次交战,战功显赫。

    1808—1809年俄瑞(典)战争时期,任师长和军长。曾领导了1809年的奥兰群岛远征,

率部履冰渡过波的尼亚湾,占领了奥兰群岛,抵达瑞典海岸。1806—1812年俄土战争时期

,任摩尔达维亚驻军总司令(1809.7—1810.3),指挥该军在多瑙河左岸作战,连克默钦、

赫尔绍瓦、屈斯滕杰诸要塞,在拉萨韦特附近歼灭土耳其精锐部队1个军(计1.2万人),并

在塔塔里察附近重创敌人,从而支援了巴尔干半岛各族人民反对奥斯曼统治的民族解放斗

争。1811年8月起任波多利亚集团军(1812年3月改称西线第2集团军)总司令。他预见到拿破

仑军队可能入侵俄境,因而作出计划,制定了抗击侵略的预备方案。

    1812年卫国战争初期,他以巧妙的机动把西线第2集团军从沃尔科维斯克调至斯摩棱斯

克与巴克莱·德·托利的西线第1集团军会合,从而粉碎了拿破仑在俄国边境地带各个击破

俄军的企图。他是广泛吸收各阶层人民同侵略者作斗争的热烈拥护者,游击运动的倡导者

和组织者之一。1812年博罗季诺战役时,他的集团军在俄军战斗队形的左翼,击退了拿破

仑一世军队的多次冲击。就在这次交战中,他身负重伤,于9月24日不久逝世。1839年应游

击队员、诗人达维多夫的倡议,将其遗骸从锡梅村迁葬博罗季诺原野。

    点评:巴格拉季昂在俄罗斯人民中是最负盛名的统帅之一,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把

祖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非凡的勇敢无畏精神及对部属的关怀,

在军队中赢得了拥戴和尊敬。在军事史上他的统帅活动颇引人瞩目。他在各军事领域中是

先进思想的代表。其前卫和后卫作战经验、在最复杂战斗条件下大胆机动的经验以及训练

和教育部队的先进方法,丰富了当时的军事学术。




--
╔═══════════════════╗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16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7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