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si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oscow (郊外的晚上), 信区: Russia
标  题: 莫斯科时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Mar 16 09:44:54 2004), 站内信件

俄罗斯简史之三——莫斯科时期(15~17世纪末) 
www.crbuy.net  2003-5-23  中俄贸易信息网 


  莫斯科城奠基于1147年,在蒙古统治时期,莫斯科公国偏安一隅,又得交通和商业之
利,逐渐强盛起来,成为东北罗斯的中心和反抗蒙古统治的中流砥柱。从十四世纪开始,
莫斯科公国骗取蒙古统治者的信任支持并依仗教会的势力,逐一兼并其他公国。到德米特
里•伊凡诺维奇继位时,莫斯科公国达到极盛时期,而这时金帐汗国却日益削弱了。
德米特里继续与邻近各公国作战,先后迫使诺夫哥罗德和特维尔臣服自己。这使蒙古统治
者感到不安,并派兵讨伐。1380年9月,在顿河流域的库利科沃战役中,德米特里大败蒙古
军,沉重打击了金帐汗国,使其统治从此一蹶不振,俄罗斯看到了恢复独立的曙光。到伊
凡三世(1462—1505在位)统治时期,先后占领雅罗斯拉夫和罗斯托夫公国和诺夫哥罗德
共和国。伊凡三世利用金帐汗国内部分裂之机,停止对金帐汗纳贡,并与克里米亚汗结盟
。于1480年夏最终击败金帐汗国的军队,结束了蒙古人对俄长达240年(1240—1480)的统
治。 
  伊凡三世积极筹建俄罗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472年他迎娶了拜占庭末代皇帝侄女
索菲亚•巴列奥为后,自认为是拜占庭帝国皇统的继承人(拜占庭帝国于1453年被土
耳其所灭)。东北俄罗斯的统一于瓦西里三世(1505—1533在位)在位时期最终完成。普
斯科夫和里亚赞先后在1510和1521年并入,斯摩棱斯克也于1514年从立陶宛手中收复。至
此,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基本形成,其疆域北达白海,南抵奥卡河,西及第聂伯河上游,
东至乌拉尔山脉。 
  这一时期,罗斯的农奴制度开始形成,并在法律上得到确认和保障。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也开始确立。伊凡四世(即伊凡雷帝)亲政时,自封“沙皇”(音译自罗马皇帝的头衔
“恺撒Caesar”)。伊凡雷帝以残暴著称,在位51年,对内实行严厉打击和削弱各大封建
主的势力,实行沙皇特辖制,血腥镇压其反抗,加强中央集权;对外拓展疆域,扩大版图
,改国名“罗斯”为“俄罗斯”。1581年,以叶尔马克为首的哥萨克队伍开始越过乌拉尔
山脉,进入亚洲,向东扩张。 
  1584年伊凡雷帝死后无嗣,统治俄罗斯700余年的留里克王朝结束,外戚波利斯&#822
6;戈东诺夫被推举为沙皇。国内大贵族开始明争暗斗,波兰借机入侵,国内农民起义此起
彼伏,政权更迭频繁,俄罗斯进入史称的“混乱时代”。直到1612年,波兰侵略军才被驱
逐,缙绅会议推举大贵族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Михаил Ф
ёдорович Романов,1613—1645在位)为新沙皇,自此开始了罗曼诺夫王
朝的统治。 
罗曼诺夫王朝建立后,一方面先后与瑞典与波兰作战,收复国土,另一方面致力于恢复和
加强中央集权和农奴制度,血腥镇压了农民起义。1649年颁布的法典规定沙皇有绝对的权
力,其意志就是法律,一切大小贵族在沙皇面前都要自称奴仆。罗曼诺夫把大量土地分赐
给对建立新王朝有功的小贵族,并加强了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从法律上最终确立农奴制
度。农民被固定在庄园里,完全隶属于地主,地主可以任意买卖或转让农奴。因剥削的加
剧,农民起义也此起彼伏,其中影响最大的有1606-1607年的伊凡•博洛特尼科夫起
义和1670-1671年的斯捷潘•拉辛起义。 
  17世纪中,俄国东正教牧首尼康进行宗教改革,引起教会的分裂。尼康还提出“教权
高于皇权”,插手世俗事务,与沙皇争夺权利,最终被免职流放。 
  罗曼诺夫王朝继续实行扩张政策,不断派兵向西伯利亚全境推进,1639年发展到西伯
利亚东部的鄂霍茨克海岸,开始进犯中国黑龙江流域,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使其南
下势头受阻,转而北上。1658年沙俄远征军在中国尼布楚到十七世纪末时,沙俄已基本上
占领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18世纪初沙俄跨越白令海峡登上北美大陆。 




--
  
      傍晚时候的雨燕,
      无法克制内心的欢畅,
      喜悦冲出了喉咙,  
      在空旷的原上四处回荡.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0.46.64.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5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