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sia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lingling (⊙ 00 ☆ 大眼贼 ⊙), 信区: Russia
标  题: 闲谈苏德战争——莫斯科会战的决定性因素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Apr 28 23:12:39 2005), 转信

闲谈苏德战争——莫斯科会战的决定性因素



    会战基本进程

    napolen

    基辅战役结束后,德军将战略重心重新转移到莫斯科方向上来。于是德军准备了代号

为“台风”的大规模进攻战役。计划规定,以各坦克集团分别由杜霍夫希纳、罗斯拉夫利

、绍斯特卡等地域向东和东北方向实施3个强大突击,割裂红军防御,并在维亚济马、布良

斯克两地域合围歼灭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尔后以强大快速集群从

北面和南面包围莫斯科,在步兵兵团实施正面进攻的同时,攻占苏联首都。

    为达此目的,德军基本力量集中于斯摩棱斯克以东“中央”集团军群(博克元帅)地带

。“中央”集团军群辖第9(施特劳斯上将)、第4(克鲁格元帅)、第2集团军(魏克斯上将),

坦克第3(霍特上将)、第4(霍普纳上将)、第2集群(古德里安上将)(1941年10月起坦克第2集

群改称坦克第2集团军,1942年1月起坦克第3、第4集群分别改称坦克第3、第4集团军),共

74个半师,内14个坦克师和8个摩托化师,亦即约占苏德战场步兵师总数的38%,坦克师和

摩托化师的64%。陆军由第2航空队进行支援。“中央”集团军群总计约有180万人,坦克

1700辆,火炮和追击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

    截至9月底,红军西方面军(科涅夫上将)辖第22(沃斯特鲁霍夫少将)、第29(马斯连尼

科夫中将,12月为什韦佐夫少将)、第30(霍缅科少将,11月为列柳申科少将)、第19(卢金

中将,10—11月为博尔金中将,11月改编为突击第1集团军)、第16(罗科索夫斯基中将)、

第20集团军(叶尔沙科夫中将)在奥斯塔什科夫、叶利尼亚西北宽达300余公里的地区占领防

御。预备队方面军(苏联元帅布琼尼)以第24(拉库京少将)、第43集团军(索边尼科夫少将,

10月为阿基莫夫中将,10月为戈卢别夫少将)在罗斯拉夫利方向100公里正面进行防御,而

将其余第31(多尔马托夫少将,10月为尤什克维奇少将)、第49(扎哈尔金中将)、第32(维什

涅夫斯基少将)、第33集团军(奥努普里延科旅级,10月为叶夫列莫夫中将)置于西方面军后

方谢利扎罗沃、多罗戈布日以东、斯帕斯杰缅斯克一线。布良斯克方面军( 读 缅科上将)

辖第50(彼得罗夫少将,10—11月为叶尔马科夫上校,11月为博尔金中将)、第3(克列伊泽

尔少将,12月为普申尼科夫中将)、第13集团军和1个集团军级集群,扼守布良斯克以西及

其以南宽达300余公里的地区。总计在西方向上的3个方面军共有125万人(其中战斗部队8

68000人),坦克849辆(其中中型和重型坦克141辆,第一线共有坦克770辆),火炮5637
门(另有迫击炮4961门),飞机936架(其中战斗机285架)。

    在前线兵力上,德军人员比红军多0.4倍,火炮和迫击炮多0.8倍,坦克多0.7倍,作战

飞机多1倍。德军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武器质量上也占优势,因为当时红军绝大多数的坦

克和一半以上的飞机是旧式的。德军在坦克、航空兵、反坦克炮兵、高射炮兵以及摩托化

兵方面的优势尤为明显。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说的德军和红军的兵力只是战役开始前夕的数字。战役开始后

,双方都向莫斯科方向投入了大量增援部队。尤其是红军将全国可以机动的预备队几乎都

调到了莫斯科方向上来,仅从远东调来的部队就达25个步兵师又9个装甲旅之多。因此,双

方前后实际投入战役的兵力要大大超出上面的数字。

    1941年9月30日清晨,南路古德里安的第2坦克集群首先拉开了“台风”行动的序幕。

当天就撕开了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左侧翼防线,向前推进了50多英里,10月2日,中路和

北路主力的攻击同时从斯莫棱斯克的南北两面发动,西方方面军和预备方面军的防线当即

被这两股洪流所冲垮。 10月3日,第2坦克集群攻占了 铝 尔,其左翼第47装甲军突然从这

里调头向北,直指 读 缅科司令部驻地布良斯克。10月4日,霍特的第3坦克集群开始向维

亚兹马的北面旋转逼进,霍普纳的第4坦克集群则从南面向维亚兹马进逼。10月6日,古德

里安的第17装甲师占领了布良斯克。10月7日,霍特和霍普纳两只坦克集群在维亚兹马会师

,苏西方方面军和预备方面军相当一部被包围。10月8日,魏克斯的第2集团军和古德里安

的装甲部队也包围了苏布良斯克方面军。红军被围部队一直顽强抵抗到10月12—13日,牵

制了德军28个师。13日,红军维亚济马集团大部被歼,被围军队一部后来突出重围,有的

留在敌后开展游击斗争。布良斯克方面军陷于战役合围的困境后也向后退却。

    在莫斯科会战第一阶段(又称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中,红军共有8个集团军全

部或部分被合围(西方面军16,19,20集团军(16集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中将在战役开

始之初受命将集团军部队转隶19和20集团军,自己到维亚兹马地域组建新的集团军),预

备队方面军24,32集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3,13,50集团军),占战役开始前莫斯科方向集

团军总数的一半(15个集团军又1个战役集群)。其中19集团军在突出重围后被编入预备队

休整,20,24,32集团军被暂时撤销编制。 据德军宣称,红军共有67.3万人被俘,损失坦

克1200辆,火炮3500门。当然,这是一个按照德国传统被大大夸大了的数字。因为在战役

开始前,红军的3个方面军在第一线总共也只有770辆坦克。仅从这个数字上来看,德军就

把战果夸大了至少60%。但是,即便如此,红军毫无疑问还是在战斗中受到了重大的损失,


3个集团军被撤编就是很好的证据。我估计红军在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中的损失总数

可能有30-40万人,也就是占总兵力的1/4-1/3,这还只是战役的第一个星期!虽然身陷绝

境,红军指战员们并没有放下手中的武器。他们在卢金中将等名将的指挥下,坚持到了最

后一息。几十万红军将士的鲜血没有白流!后面我们将具体分析,他们的英勇牺牲对整个
战役、战争的结局,乃至整个人类的历史有着多么重大的影响!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斯大林急调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大将回莫斯科,到前线

考察军情。并于10月10日将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合编为新的西方面军,由朱可夫任司

令员。朱可夫迅速将可以动用的预备队全部集结在  扎伊斯克防线,于10月13日开始与德

军全线展开激战。莫斯科于10月20日宣布戒严。45万名莫斯科居民(其中75%为妇女)在

红军防线后面昼夜抢修工事。10月14日,德军坦克突入了加里宁。10月17日,以西方面军

右翼(第22、第29、第30、第31集团军)为基础组成了加里宁方面军(司令为科涅夫上将)。

德军想从加里宁向东南发展进攻并前出西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后方的企图被粉碎。红军在

整个战线上 仍 打,且战且退。从十月下旬开始,由于红军的坚强抵抗和连日秋雨、道

路泥泞,战线逐渐稳定下来,德军伤亡惨重也进展极微。11月7日,在德军兵临城下的危急

关头,斯大林毅然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全副武装的战士们在通过

红场后直接开赴前线!这次阅兵给苏联全国军民的士气以极大的鼓舞,给全欧洲以至于全

世界在法西斯铁蹄下呻吟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也是给大言不惭的要在11月7日在红场检阅德

军部队的希特勒以迎头一击!1941年11月7日的莫斯科阅兵将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瞬间
之一而永载史册!

    从11月15日开始,德军在经过一定的调整和补充后,乘着霜冻后泥泞消除,再次对莫

斯科发起猛攻。主力分别从战线北侧克林,罗加切沃方向和南侧图拉、卡希拉方向发起突

击,企图以钳形攻势合围红军西方面军并夺取莫斯科。在11月16日的战斗中,红军第316步

兵师的28名勇士在面对80辆德军坦克的冲击时提出了红军最著名的口号:“俄罗斯虽大,

但是已经无路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在红军的阻击下,德军进展相当缓慢,半个多月

只前进了几十公里。仅11月16日—12月5日(即德军第二次总攻期间),德军在莫斯科附近

就死伤15.5万余人,损失坦克约800辆、火炮300门、飞机近1500架。到12月初,虽然德军

先头部队已经能远远望见克里姆林宫尖顶上的红星,但已无力再前进一步。

    在冯-博克元帅“投入最后一个营”进行最后一次挣扎的同时,红军用于反攻的最高

统帅部预备队突击第1集团军,第20集团军等部队已经拨给了朱可夫,并秘密进入进攻出发

地域。到12月1日,西方面军共拥有787000人(其中战斗部队578000人),火炮1794门(另

有迫击炮2973门),坦克618辆(其中中型和重型坦克205辆),飞机859架。红军在人数上

与德军大致相当,火炮和坦克比德军略少,仅在飞机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1.5倍)。11月

5日和6日,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先后转入反攻,紧接着布良斯克方面军,西南方

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也先后加入大反攻的行列。大反攻势如破竹,红军12月9日解放了罗

加切沃,11日解放了伊斯特拉,12日解放了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15日解放了克林,16日

解放了加里宁,20日解放了沃洛科拉姆斯克。至1月初,西部战略方向的反攻初步完成。红

军从侵略者手中解放了1.1万多个居民地,消除了图拉被合围的危险。进攻的红军前出到勒

热夫、拉马河、鲁扎河、博罗夫斯克、莫萨利斯克、别廖夫、韦尔霍维耶一线,将敌打退

100—250公里。德军38个师,内15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遭重创。进攻莫斯科的突击集团被

击溃。

    1月8日—月20日,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12月24日重建)实施了

瑟乔夫卡—维亚济马进攻战役、托罗佩茨—霍尔姆进攻战役、勒热夫进攻战役、博尔霍夫

进攻战役。1942年1、2月间,在维亚济马以南地域实施了空降。由于缺乏实施大规模进攻

行动的经验以及缺少兵力兵器特别是快速部队,因而未能全部完成所赋予的围歼“中央”

集团军群基本兵力的任务,尽管如此,西方向的总攻还是顺利的。2月初,来自西欧的德军

增援部队(12个师又2个旅)和中央集团军群北翼部队,分别在成 群张 夫以北和勒热夫地域

实施反突击,合围进攻维亚兹马和奥列尼诺的红军部队。4月20日,红军最高统帅部命令西

方向部队转入防御、撤回外线作战部队,莫斯科会战至此结束。

    在莫斯科会战中,德军被向西击退100—350公里。莫斯科州、加里宁州、图拉州、梁


赞州全部以及斯摩棱斯克州、奥廖尔州各一部宣告解放。红军在莫斯科郊外的胜利,大大

改善了苏联的军事政治地位和国际地位。这一胜利使为战争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基础,打破

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其遭到无法弥补的物质损失。但未完成围歼德“中央”集团军

群的企图。德军损失50余万人(其中冻死冻伤10万余人),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

1.5万余辆,以及许多其他技术装备。

    德军的失败使德军士气更加低落,在冬季战局中,德军军事法庭以临阵脱逃,擅自退

却、违抗军令等罪名给6.2万名官兵判刑。35名高级将领,其中包括布劳希奇元帅、博克元

帅、古德里安上将、施特劳斯上将等被撤职。 
--
热烈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总会网站开通!
访问地址:http://student.hit.edu.cn/yzh/index.asp

论坛正式进入测试阶段!欢迎广大同学利用好论坛,我们会以“全心全意为全体研究生服
务,代表广大研究生的利益,反映广大研究生的意愿”为宗旨,通过开展广泛新颖的学术
、文艺、体育、维权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致力于丰富和推进全校研究生的学术、文化生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27.20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9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