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world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ock.bbs@bbs.tju.edu.cn.no.spam (豆豆·跨上火弩箭,披上隐身衣,偷袭古灵阁), 信区: SFworld
标 题: 9
发信站: 天大求实BBS站 (Fri Jul 9 21:20:04 2004)
转信站: HIT!news.neu.edu.cn!news.happynet.org!news2.happynet.org!TJUBBS
发信人: netal (俺屁话,故俺在!), 信区: Fiction
标 题: 9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Fri Jul 9 19:22:44 2004)
在温莎街,阿西莫夫开始了认真的创作。他很清楚地记得,1937年5月29日这一天,他坐在
打字机旁认真地写第一篇连贯故事时的情形。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学打字,并为校刊写报
道及稚嫩的新闻稿,偶尔也试着写点支离破碎,构思不佳的小故事。这篇作品就是《宇宙
之钻》,故事的主人公是个时空旅行者。在这部最早的作品中,阿西莫夫已经知道了运用
现代科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合理的想象编织出整个故事。
在1937年的春天和初夏忙着写这篇作品的同时,艾萨克也意识到得挣点钱为二年级做
准备。上个暑假,他靠打工每周赚的15美元,都用在了买书和路费上,所剩无几。为减轻
父母的负担,他到学院的心理系做助手。他的工作是为心理系主任格列高里·雷泽伦教授
打杂,其中一项是参加一个小组,为教授制作所需的统计表。但阿西莫夫很快就发现,他
不是个能与人合作的人,总是自顾自地准备自己的表格,并在教授的指定范围外做自己的
研究;当他实际上与系里的其他人进行合作时,又总是为各种小问题与别人发生争执,并
明确表示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他无法再在小组中呆下去了,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
干,而教授之所以没让他走人,是因为尽管他无法与别人合作,但确实能干出点名堂。
艾萨克发现自己难以与别人合作,这无疑是他从未有过文学代理人的原因。据出版商
们称,与他一起准备书稿非常愉快,但那是因为他写书,他们出书,出版商们尊重他的意
见,他也尊重他们的付出,他们并非干同样的工作或就某一工程紧密地配合。当然,他与
弗雷德·波尔短暂的合作是个例外。
为庆祝1938年新年,这一天也碰巧是他18岁的生日,他写了一篇日记。他终身都保持
着写日记的习惯,尽管有时候热情会有所消退。据他自称,这些早年的日记像小报告一样
,都很乏味,但还是为探索他心灵深处的情感或动机提供了宝贵的线索。从一开始他就决
定,自己的日记只能记载事实,以便日后论定是非,而不是用来记载幻想或对生活的梦想
及其他更深的思考。
中学时代,阿西莫夫是个有天分但又爱闹腾的学生,进人大学后仍然如此。尽管他的
成绩一直都很好,但许多讲师都开始讨厌他。一年级还没上完,差点就有二门课不让再修
。因为他总是在课堂上插科打泽,拿老师取笑。如果不是因为他的聪明,他早就被赶出去
了。
有一件事差点断送了他的大学生涯,令阿西莫夫到老都无法忘记。三年级时,他决定
选修英国文学,当时讲授这门课的是才华横溢、口若悬河的莱恩教授。莱,gy教授是个戏
剧迷,经常兴致勃勃地向学生介绍他新近看过的戏剧,但也是个非常严厉的人,从未有人
敢与他作对或对他的观点提出质疑。有一次讲课时,莱恩决定给学生介绍一下他刚看过的
莎士比亚的戏剧,当时城里正上演着这些最新排练的剧目。
事有凑巧,阿西莫夫最近也刚听到有关“布莱克斯”的消息。“布莱克斯”是当时的
一种下流剧院,那一年的头条新闻就是纽约的道德模范市长费尔莱罗·拉加蒂尔下令关闭
了城里所有的“布莱克斯”剧院。就在莱恩在教室里踱着方步,以近乎可笑的热情,细致
地介绍着他看戏的经过,描绘着演出的精彩场面,声称自己为学生感到惋惜,因为他们今
生无缘看到那种场面,感受不到那种无与伦比的演技时,被莱恩夸大其辞的演说搅得很不
耐烦的阿西莫夫突然大声地插嘴道:“是的,我们是看不到了。拉加蒂尔把它们都关闭了
,我们怎么能看到呢?”
话刚出口,阿西莫夫就后悔了。教室里先是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无法抑制的大笑。哭
笑不得的莱恩试图让学生们安静下来,但毫无效果。这时,下课的铃声响了,莱恩飞快地
离开了教室,同学们也鱼贯而出,边走还边拿阿西莫夫的话开玩笑。阿西莫夫躲过了批评
,但他没走,在教室里和西尼·科恩商量着被学校开除后的工作问题。
幸运的是,莱恩教授似乎并没有把阿西莫夫的话放在心上。第二周上课时,他向阿西
莫夫眨了眨眼,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事情就这么结束了。这门课修完后,阿西莫夫取得
了很高的分数,莱恩教授还专门提出了表扬。
阿西莫夫善于对事物做出快速、机智的评论,而且往往带有天然的分析倾向。他的这
一天赋,为他在生活的另一领域起到了极其有益的帮助。上大学时,阿西莫夫就开始向科
幻小说杂志投稿,对每期的故事进行评论,并按故事要素标准打分。这一举动所引起的反
响起出了他自己的预料。首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惊奇》杂志上,艾萨克激动不已,对
科幻小说更加着迷。1938年5月10日,《惊奇》杂志未能如期出版,阿西莫夫有些担心了,
几天过去后,仍未见到该杂志出版时,他沉不住气了,决定去出版社看个究竟。当时,《
惊奇》杂志是由斯特瑞特与史密斯出版社出版的。接待员将他领到五楼一位叫克利夫德先
生的办公室。这位先生解释说,出版日期已改为5月30日。阿西莫夫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家等
待他的杂志。果然,第二天杂志就到了。
回首往事,阿西莫夫觉得这件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实际上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
折点。正是这件事促使他走上了创作科幻故事的道路。当时他心目中的英雄,就是那些在
每期《惊奇》与《惊诧》上发表文章的作者。当某期杂志未能按时收到时,他发现自己对
这些杂志的依赖已经很深:如果没有这些杂志,唯一的弥补方式只能是自己动手写故事了
。
对斯特瑞特与史密斯出版社的拜访,还使阿西莫夫意识到杂志上的那些作家并非高不
可攀。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就走进了出版社,走进了那个收集故事,并对它们进行甄选、发
表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作为一名作家而迈人那个世界呢?这时,他想到了《宇宙之钻》
。这部作品尚未完成,还躺在家中的抽屉里。几分钟内,他乘地铁由出版社返回到家中,
将自己第一次认真创作的作品拿在手中。看到稿纸已略微有点卷角,他当时便下定决心,
要改写这部作品,并将他投给《惊奇》杂志。
阿西莫夫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他的《宇宙之钻》及写小说的想法。在对故事做了满意
的修改以后,他还得决定怎样才能以最好的方式将它投递到《惊奇》杂志社。他去和父亲
商量,父亲建议他亲自把稿子交给坎贝尔。他吃了一惊,但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他得到的
最好建议。
阿西莫夫与坎贝尔初次见面是在1938年6月21日。当时,阿西莫夫还是个年仅18岁的大
学生,而坎贝尔比他年长10岁,已是位功成名就、经验丰富的杂志编辑。坎贝尔收下了阿
西莫夫的稿子,说一定看,几天后就能还给他,同时做出答复。对于坐在大编辑对面的阿
西莫夫而言,坎贝尔同意见他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自然,坎贝尔没有发表《宇宙之钻》,而是如约在两日内将稿件还给了阿西莫夫。他
的批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从文章的开头到人物性格塑造、单薄的故事情节乃至结尾,将
故事批得几乎毫无是处;但尽管是全篇否定,坎贝尔在信的结尾还是写了几句鼓励的话,
使阿西莫夫保留了一丝希望,让他觉得尚未彻底失败,应该继续努力,再进行尝试。作为
一名编辑,坎贝尔拥有高超而又少见的技巧——毫不留情地指出作品的弱点,必要时甚至
完全摧毁,但仍为作者保留一丁点希望。对任何编辑来说,这都是很重要的一项技巧。
阿西莫夫很快便开始投入了新的创作。这次退稿令他受益匪浅,并由此与坎贝尔建立
了联系。他认为自己已经弄清楚了一篇“惊奇”故事应有的文体与要素,于是便开始写一
篇6000字的新篇《偷乘者》。
《偷乘者》讲述的是一些人前往木星的一颗卫星加里斯托,结果发现这个星球上住着
一群对磁场有反应的奇怪动物。
与此同时,阿西莫夫每月继续在《惊奇》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甚至还收到了一些作
家的回信。这些作家定期在杂志上发表作品,有的对他的评论提出了疑问,有的则感谢他
的指正。阿西莫大无意之中展开了自己的联网活动。正是这些信件,促使他在6月的一个下
午首次进入了坎贝尔的办公室,与众多的作家、读者建立了联系;而正是这些作家和读者
,引发了科幻小说的革命,使得《惊奇》与《惊诧》这两份杂志能正常运作。
阿西莫夫又开始了孜孜不倦地创作,直到6个月后的1939年1月1日,坎贝尔终于看中了
他的一篇作品《艾德·阿斯特拉》,将它登在了《惊奇》上。在此之前阿西莫夫共计拜访
坎贝尔7次,收到退稿9次。
--
圣人可以看一丈远,
达人可以看一尺远,
凡人可以看一寸远,
至于我,只能看到我的脚下。
欢迎来到我的百宝箱:http://netal.blog@bbs.nju.edu.cn/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 [FROM: 218.2.224.75]
--
╭┈ _◢◣ ┈┉┈┉┈┉┈┉┈┉┈┉┈┉┈┉┈┉┈┉┈┉┈╮
┊ ◢  ̄ ◣____ ___ ___ As we live a life of ease ┊
┋ ◥ ─ ◤ / Every one of us has all we need ┋
┊ ◤ ___ __ \_ Sky of blue and sea of green ┊
┊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
╰┈┉┈┉┈┉┈┉┈┉┈┉┈┉┈┉┈┉┈┉┈┉┈┉┈┉┈┉┈┉┈╯
※ 来源:.天大求实BBS bbs.tju.edu.cn.[FROM: 202.113.13.18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