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world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ock.bbs@bbs.tju.edu.cn.no.spam (豆豆·跨上火弩箭,披上隐身衣,偷袭古灵阁), 信区: SFworld
标 题: 24
发信站: 天大求实BBS站 (Sat Jul 10 16:53:19 2004)
转信站: HIT!news.neu.edu.cn!news.happynet.org!news2.happynet.org!TJUBBS
发信人: netal (俺屁话,故俺在!), 信区: Fiction
标 题: 24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Sat Jul 10 16:36:13 2004)
《基地》系列前半部重点讲述了特米勒斯星球上的第一基地的故事。这个小星球在银河系
的顶端,是银河帝国的外域。
前六个故事①讲的几乎都是第一基地的事。它们围绕基地的历史发展中的主要人物展
开,讲述了他们为创建第二帝国,如何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故事。
①最初只出版了5篇,第六篇《博学者》是在收集成书后完成的,作为书中的开篇。
《博学者》是阿西莫夫创作并发表在《惊奇》杂志上的第一个故事。故事的背景是在
特米勒斯星球,当时夏尔登已经死了50年(基地建成后不到一年他就死了)。故事情节围
绕着几个主要人物展开,其中有被子孙后代视为民族英雄的萨尔沃·哈丁与颇具传奇色彩
的基地长老。正是哈丁意识到夏尔登已安排好了基地的历史,因此他们将定期地面对所谓
的“夏尔登危机”:
……未来不是模糊不清的。夏尔登已经为我
们做出了安排。我们历史上连绵不断的每一个危
机都是预先设计的,每一个危机的开始都有待于
上一个危机的圆满解决。①
①《市长》。
夏尔登死前在特米勒斯星球上建立一个“时光小屋”,每一次危机过后,不管有没有
人在场,他的影像都将在那儿出现,称赞基地在危机中取得了进步,并严格执行了“夏尔
登计划”。基地中的英雄们清一色地都是预见了“夏尔登危机”的人,并且(大多)引导
基地闯过了难关。
第一次危机比较简单,是一场与基地近邻安那克雷恩星球之间的权力之争。
在得知安那克雷恩星球已经丧失核能力后,哈丁运用萌芽状态的强权政治手段,挑起
星球间的冲突,从而避免了基地被安那克雷恩星球奴役的命运。另一方面,《博学者》也
介绍了一套完全不同的学术、政治运作规则。基地的博学者们都是些头脑简单、自以为是
的家伙,根本无法胜任要职,而哈丁则是久经风雨,善于操纵时局。故事中的英雄并非一
名手持激光武器的超级战神,而是一名中年政客。
阿西莫夫可能是创造这类英雄形象的第一位流行杂志作家。他从多方面刻画他笔下政
治英雄们(哈丁是其中的一位)的性格,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他们的形象。哈丁的魅力在于
,他不是个单调乏味的权欲怪人,他擅长于哲理性的思考,他的警句与他的战略同时流行
于世。如“暴力是无能者最后的避难所”这样的警句为他乏味的独自增色不少。
在创作第二个基地故事时,阿西莫夫在构思与写作上均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第一个
基地故事的结尾,他通过萨尔沃·哈丁之口,使自己不得不接着写续篇。哈丁称:
……第一个危机的解决办法是显而易见的。
明显得如同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苦难!①
①《基地》中的《博学者》,高曼出版社,1951年版。
由于为续篇铺就了道路,并得到了坎贝尔的认同,这使得阿西莫夫沾沾自喜,但喜悦
之情转瞬即逝,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得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出续篇。有了第一篇故事,就必须
在下期的杂志上登出第二篇。他怀着紧张的心情投入了创作。
在打字机边上一坐,阿西莫夫便文思如潮,三天之内便写了17页。他得意洋洋地去找
坎贝尔办些别的事情——坎贝尔见了他,第一句话却是:“阿西莫夫,给我那篇基地故事
!”
这句话使阿西莫夫的灵感消失得无影无踪。故事写不下去了,他只是坐在那儿,瞪着
打字机发呆。阿西莫夫后来回忆说,这是他经历的为数不多的几次创作障碍中的一次,它
几乎将他的写作事业扼杀在蓓蕾初绽时期。他不能让坎贝尔失望,但按原定的情节他根本
写不下去。
为此,阿西莫夫想尽了一切办法:强迫自己写下去,修改原定情节,将它暂时搁在一
边过段时间再看,但都不管用。最后,在茫然恐慌中,他找到了挚友弗雷德·波尔帮忙。
弗雷德·波尔偶尔也充当他的文学顾问,并在当时重又开始帮他向流行杂志出售故事。他
们从布鲁克林桥的一端走到了另一端(这是他们常走之路,因为波尔的第一个妻子纳斯丽
·佩里不能容忍阿西莫夫,根本不允许他进门)。漫步时,波尔帮他理清了情节并给了他
许多指点。阿西莫夫飞奔回家,一蹴而就,完成了创作。
这就是《笼头与马鞍》。萨尔沃·哈丁又一次成了主角。故事发生在30年后,当时特
米勒斯星球上的第一个基地建成80年。哈丁创立了一个宗教,它的影响遍及四大王国,而
基地则是四大王国的权力中心。王国中日益野蛮的居民将特米勒斯星球与基地视为这一宗
教的圣地,普通公民被送到这里接受培训,成为神父,神父们掌握着由基地专门提供的技
术,这些技术由万能的银河神灵操纵着,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外衣。
在阿西莫夫的笔下,哈丁利用基地作为宗教中心的杠杆作用,拓展了基地的影响,挫
败了安那克雷恩人的再次进攻,并在银河系的外围创立了帝国的雏形。
一些人认为四个王国的居民竟毫不怀疑地接受了基地所创宗教这一情节令人难以置信
,因此这是这个故事的一个小小败笔。基地只用了30年便在整个银河外围传播了宗教,而
且整个地区竟如此迅速地陷入了野蛮状态;30年内,人们竟能心甘情愿地抛弃历史成就与
文明,接受一个根本毫无说服力的宗教,这些也都令人难以接受。
我们只能认为阿西莫夫是以罗马帝国崩溃并随后陷人黑暗时期这一历史阶段为其故事
创作的背景原型。这一情节错在银河外围的人们是从比罗马人先进得多的文明上坠落下来
的,可能阿西莫夫是要说明“爬得越高跌得越惨”这个道理吧。坎贝尔要么是疏忽了《笼
头与马鞍》中的这一情节失误,要么是觉得无所谓,总之,1941年11月他收到这篇故事后
,马上就将它登了出来。
--
圣人可以看一丈远,
达人可以看一尺远,
凡人可以看一寸远,
至于我,只能看到我的脚下。
欢迎来到我的百宝箱:http://netal.blog@bbs.nju.edu.cn/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 [FROM: 222.94.33.51]
--
╭┈ _◢◣ ┈┉┈┉┈┉┈┉┈┉┈┉┈┉┈┉┈┉┈┉┈┉┈╮
┊ ◢  ̄ ◣____ ___ ___ As we live a life of ease ┊
┋ ◥ ─ ◤ / Every one of us has all we need ┋
┊ ◤ ___ __ \_ Sky of blue and sea of green ┊
┊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
╰┈┉┈┉┈┉┈┉┈┉┈┉┈┉┈┉┈┉┈┉┈┉┈┉┈┉┈┉┈┉┈╯
※ 来源:.天大求实BBS bbs.tju.edu.cn.[FROM: 202.113.13.18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