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world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ock.bbs@bbs.tju.edu.cn.no.spam (豆豆·跨上火弩箭,披上隐身衣,偷袭古灵阁), 信区: SFworld
标  题: 第十二章 重拾旧爱 56
发信站: 天大求实BBS站 (Mon Jul 12 12:12:13 2004)
转信站: HIT!news.neu.edu.cn!news2.happynet.org!TJUBBS

发信人: netal (俺屁话,故俺在!), 信区: Fiction
标  题: 第十二章 重拾旧爱 56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Mon Jul 12 11:50:29 2004)


第十二章 重拾旧爱

------------------------------------------------------------------------------
--

  20世纪60年代,众多的生活领域发生着变革。这种变革也延伸到了科幻小说界。以阿
西莫夫、亨纳恩以及坎贝尔麾下其他名人为代表的50年代作家的作品,在许多方面都反映
出了那个时代相对的纯朴;但自1964年始,情况迅速发生了变化。
  在阿西莫夫的第一次科幻小说创作浪潮中,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是1957年出版的《赤裸
的太阳》。他之所以停止写科幻小说,一部分原因是感到乏味,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在此方
面他已才思枯竭,而在非小说作品创作中又找到了灵感。然而,他一直是个科幻小说迷,
看过很多的科幻小说并一直零敲碎打地写些小故事。
  60年代初,科幻小说界开始了一场变革。据一些刚人行的年轻作者称,阿西莫夫的小
说像恐龙一样已经过时。
  这种新的科幻小说被阿西莫夫的朋友、作家兼编辑朱迪斯·麦瑞尔称为“新浪潮”。
英国作家迈克尔·穆尔科克是这次运动的领袖人物。在他的影响下,涌现出了一批新的科
幻小说作家。尽管在60年代,穆尔科克还只是被视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极为成功的作家,
但我们完全可以将他看成是“新浪潮”时代的约翰·坎贝尔。
  1964年,穆尔科克接任科幻杂志《新世界》的主编之职后,他立即为当时一批前卫的
科幻小说作家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些作家从此成为科幻小说界的一代宗师——
T.D.伯纳德,布莱恩·艾尔迪斯以及穆尔科克本人。
  在《新世界》杂志上发表作品的“新浪潮”作家,企图彻底改变科幻小说的写作方式
。自科幻小说诞生之日起便占据主导地位的那种彬彬有礼、绅士式的创作方式已令他们腻
烦透顶。他们希望赋予它力度,创作出更富有文学性和社会道德感的作品。
  “新浪潮”的这种风格恰恰与阿西莫夫的写作相反。阿西莫夫从未特意注重过文学形
式。虽然他曾心不在焉地写了些类似《火星人的方式》之类的故事,但他却从未有意识地
赋予其作品以社会意识信息。他有很强的自由观念,但并没有把此观念用于情节的描写和
人物的刻画。“新浪潮”作家则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
  据称,阿西莫夫对“新浪潮”的大部分作品并不赞同。有一位作家甚至指出,阿西莫
夫加入了一个“旧浪潮”的写作团体,威胁要从与“新浪潮”作家打交道的出版商手中收
回作品,企图以此来阻止“新浪潮”的发展。此种说法似乎不太可能,但阿西莫夫的道德
标准确实经常有不一致的时候。有时,他似乎是为自己定一套标准,而给别人定另一套标
准,因此可以想象得到,他有可能干出那种小肚鸡肠的事情来。他信奉个人自由,认为应
该允许作者随意表达这一观点,坚决反对新闻检查;但同时,他又不赞同“新浪潮”运动
背后所隐藏的文化精神,甚至认为给整个科幻小说界带来潜在的破坏。除了他的一些朋友
是“新浪潮”作家外,阿西莫夫与这个运动没有任何联系。他知道,他的抗议根本影响不
了像哈兰·艾利森这样才华横溢的作家,但他也可能认为自己有责任阻拦“新浪潮”一把
,以防他们走得太远。
  最有可能的一种解释是,在一次科学界聚会上或在与朋友交谈时,阿西莫夫可能说了
一句不客气的话,大意是,如果他们继续抬高他极为厌恶的“新浪潮”运动的形象,他将
通过罢工来威胁出版商。不论是哪一种说法,如果他真的试图干扰“新浪潮”的发展,他
真是太专横跋扈了,并且也不会获得成功。
  60年代,阿西莫夫曾反复指出,他不能再写科幻小说了,因为他已赶不上潮流。他无
意改变自己的写作风格,并且正对非小说类作品的创作兴趣盎然,尽管有时他也为《惊奇
》与其他杂志写些小故事。
  如果让他写“新浪潮”风格的作品,他一定会感觉很不舒服的。露骨的性描写与淫秽
的语言,是当时许多短篇故事和著作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对于在科幻作品中出现这两样东
西,阿西莫夫感到极为厌恶,并且也不赞成穆尔科克负责编辑的《新世界》杂志上许多故
事所表达的观点。
  “新浪潮”与当时的社会潮流紧密相连,表达了那个时代的反叛精神。“新浪潮”作
品中充斥着毒品、两性人、流行文化,甚至还与后来被称为“剑与巫术”的以幻想和神话
为基础的一种小说有着纠葛。像J.G.伯纳德的《暴行展览》和沙米尔·德森利的《爱因
斯坦交叉点》这样的作品,与阿西莫夫温文尔雅式的泛银河太空剧有着天壤之别。

--
圣人可以看一丈远,
达人可以看一尺远,
凡人可以看一寸远,
至于我,只能看到我的脚下。

欢迎来到我的百宝箱:http://netal.blog@bbs.nju.edu.cn/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 [FROM: 222.94.33.27]

--
     ╭┈    _◢◣     ┈┉┈┉┈┉┈┉┈┉┈┉┈┉┈┉┈┉┈┉┈┉┈╮         
     ┊     ◢  ̄ ◣____ ___ ___ As we live a life of ease           ┊         
     ┋     ◥ ─ ◤          /  Every one of us has all we need     ┋         
     ┊         ◤   ___  __  \_ Sky of blue and sea of green        ┊         
     ┊                          In our yellow submarine             ┊         
     ╰┈┉┈┉┈┉┈┉┈┉┈┉┈┉┈┉┈┉┈┉┈┉┈┉┈┉┈┉┈┉┈╯ 

※ 来源:.天大求实BBS bbs.tju.edu.cn.[FROM: 202.113.13.18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25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