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world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manuel (小飞象), 信区: SFworld
标 题: 玛雅的智慧--第三章(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ul 13 12:04:04 2000), 转信
时间的轮回
时间,在我们的哲学中似乎是线性的,而玛雅人的时间却是一个圆。
现代人浮生百事忙,对于匆匆的岁月的关心只是在镜中自己容颜的改变;现代
人有
电视,夜晚不看星星,不想宇宙;现代人有空调有暖气,一年四季同样感受;现代
人心
高气盛,玩命似地追求似乎没有极限的增长和发展……时间就是发展的坐标,就是
无休
止的变化,就是日新月异总是不一样。
可玛雅人说,时间是循环的,它周而复始。觉得好笑吗?不仅玛雅人如此,这
几乎
是整个中美洲文化的标尺之一,就连我们中国的老祖宗也信奉一套类似的观念,比
如
“五德终始”、“天不变,道亦不变”。何以如此呢?他们都有一个类似的生存处
境,
这种生存处境与我们现代“新人类”所面临的可大不相同。
从中美说到中国,从美洲印第安人说到华夏龙种,这种一致性是因为传说中他
们有
着共同的东亚祖先吗?也许他们共同传承了远为古老的观念。但是,最最根本的是
,他
们几乎都致力于某种靠天吃饭的农业文明。冰河期的气候干燥化,使得地球上中纬
度成
了许多有开发前景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的天下。聪慧的人类采集某些草本植物的种子
,培
育它,从中建立了新的生存基础——农业。于是,自然界那个“一岁一枯荣”的现
象不
再等闲,而成了生计的首要关心问题。
从播种到收获,一个农业周期便告完成。在自然界下一轮寒暑更替中,这个播
种到
收获的过程还要重复,对于一个长期仰赖农业的社会来说,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似
乎是
永恒的。现代工业社会或者后工业化的信息社会,社会财富(广义的)的增长是几
何级
的或者乘方式的甚至是“爆炸”的。这在传统农业社会中是难以想象的。低下的农
业生
产率,使得社会长期稳定地维持着,而不可能有什么惊心动魄的突变。一个农业周
期接
着一个农业周期,总是同义反复,不会有突发的新鲜花样,就像昼夜和四时的交替
重复
一样。以致标示时间的单位都是最最本原的,年就是一个农业周期,例如古希伯来
人就
把收获季节之后作新的一年的开始,而中国古老的“年”字就与庄稼象形会意,月
,就
是月亮的周期;日,就是昼夜的自然周期,而决没有都市派的浪漫,那种跨越甚至
颠倒
日夜的生活流。
循环往复的现实存在决定了周而复始的观念意识。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机械的
激应
过程。一个社会究竟怎样来整理它对世界的直观感受,怎样把观念意识展现为一种
文化
样态,这在每个民族都将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当中有着文化创造的智慧。
现代人类学家的观察报告无一不着重反映玛雅人的轮回循环的时间概念,哥伦
布到
达美洲之前的玛雅象形文字文本以及西班牙殖民统治时代的文献,也都显示了玛雅
时间
概念的重要性。轮回的时间是理解玛雅世界的最佳尺度,因为玛雅人关于时间的信
仰乃
是其思想的核心;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轮回的时间观联结着这样一些相关观念,即:时间不是静止的;时间是有方位
的;
时间是可测量的。时间可以被分成能够用数学来处理的等级单位,用以计算已往矣
的时
间数量,对未来作出设想,像确定下来的万年历。说到中国的老黄历,那上头也记
着某
日某天的宜忌,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但是,玛雅人的时间计算更为落到具体,更
像编
年史,仅仅是要把各个事件安置在时间长河中特定的点位上。
由于时间是个轮回环转的圆圈(circle),于是颇显奇怪荒诞的现象出现了。
时间
轮回圈中的各个点位各自不再具有唯一性,当特定的时间单位循环回来重现时,那
些从
前与之联系的事件就仿佛被叠映再现了。此时有着彼时的影子,今天同构于过去,
玛雅
人的世界和哲学找到了一种一以贯之的完整结构。
人们说农业社会看重的是经验,因为最基本的生存活动所依据的是过去的经验
。这
个经验就是作为一种可重复的时间轮回而表现的。“此一时”理所当然地也就是“
彼一
时”,此与彼同在循环圈的相同方位、区段,那么,彼时的经验与此时的事实就等
价了。
由此来理解玛雅无所不在的超自然神灵,则逻辑上顺理成章。某些神灵与其具
体的
时间片段相关,于是也就对此片段时间的各种事件获得了特别的影响力。过去是现
在的
暗示,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能被用来预想将来。这一循环轮回的时间观,自然就
使其
具备了预卜和占星的性质。打个简陋的比方,去年的秋月是收获之节,那么今年也
是,
明年后年还是。
抽象他说玛雅人的时间观念,不如具体地考察体现这种时间观的历法。一个外
人并
不难理解玛雅历法的基本结构,甚至也能够掌握主导其运行的原则。这就离窥见玛
雅智
慧不远了,因为全面理解玛雅时间体系是通向其背后的概念世界的捷径。
物化的天文学古代玛雅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建筑。如果不是那些关于密林深处
有座
弃城的神话,玛雅文化遗址也许永远被尘土和雨林淹没了。上百名考古学家的工作
使玛
雅人辉煌的历史存在重见天日。今天当我们走近这些古城时,只见到那些凝重的石
建筑。
有相当一部分考古发现被美国人带回本国去作研究了。但据现有资料来看,找
到的
书写记录不多,而且至今尚无法破解。然而,玛雅人还留下了那么多用石头垒起来
的智
慧。西班牙人的火没能将它们烧毁,雨林的吞噬没能使它们消失。它们历经人文历
史与
自然历史的沧桑之变,却依旧屹立于原址,让今天的人们仍然可以依稀想见玛雅城
市的
当年,玛雅人和玛雅文明的当年。
无论以东、西方哪个时代的眼光来看,玛雅建筑都是精美而有特色的。尤其是
那些
天文观测台及各种位置精确的石碑,乍看平平淡淡,甚至不知如何把它们相互联系
起来。
研究之后,才发现其中处处可见玛雅人对天文研究的重视和执著。
许多天文学权威人士认为,古代玛雅人所拥有的天文学知识比公元前古埃及人
还要
丰富。玛雅人有相当丰富的关于地球公转周期、月球绕转周期等等的天文学知识。
然而,
他们却并没有望远镜、星盘,也不用分数计算。那么,他们到底是用什么办法获得
这些
知识的呢?难道真是如传说中那样靠神的指示或外星人的帮助吗?
原来,奥妙在于观察方法。如果观察视线足够长,将观察到的周期误差减到一
天以
下是可以做到的。玛雅留下的观星台有一座是圆形的,其他都是建在金字塔形的底
座上。
这些建筑在底下看上去大都高耸入云,有些还整个儿建在一层平台上,与气势恢宏
的建
筑群融为一体,更显得壮观非常,给人一种泰山压顶之感。与人相比,这些观星台
真是
太硕大了,但如果我们想到它身处密密匝匝的热带雨林深部,就能感受到其中的良
苦用
心了。玛雅人唯有垒起高高的塔台,才能从密林之上望及远处的地平线!从而达到
精确
观察所必需的视线长度。
玛雅祭司们全权负责所有天文观察任务。他们登上高100英尺左右(从70英尺
至150
英尺不等)的观察塔,走进塔顶的庙字,从观察室里向外观察。用来定观察点的是
一个
十字形的错划,从这一点参照远处地平线上的某些固定标志,如两山间的山凹或某
座山
的山顶,观察太阳、月亮及其他星辰的升起和降落位置,从这些位置的周期性变化
计算
出会合周期,推论出星辰的运动规律,预见到日、月蚀和其他并升、并落现象。
天文观察的热衷程度往往跟一个民族关于农时的经验有很大关联。玛雅人主食
玉米,
而且种植的绝大多数也是玉米,每块地播种前都必须经过烧林这道步骤。参天的大
树、
丛生的灌木在前一年雨季时砍下,经过暴晒已经可以焚烧了。但大约12亩的树木草
丛要
一把火烧完,必须借助强劲的风势。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于是,祭
司就
负责爬上天文台(金字塔)顶,去借东风去。他们向天借风,实际是依据早已在地
上做
好的标记。
玛雅人分别在科潘(Copan)城东头和城西头的山梁上树了两块碑,两碑相距
约4英
里多,各自所处的高度约在600到900英尺之间。从东边的这块石碑望对面山上的石
碑,
每年的4月12日和9月7日两天,太阳落山时正好落在石碑背后。而4月12日被认为是
该地
区适宜烧林季节的开始。于是每年祭司们总是仔细观察到这一现象之后,当天晚上
就通
告整个地区的农人,神已经示意第二天起可以烧林了。诚如诸葛亮装神弄鬼之前先
借星
象观察为依据,玛雅祭司也是先做认真的实地观察,尔后再请出神谕的。
其实,玛雅人借以作天文观察的手法远不止这些。不过,从烧林日的选择中我
们可
以看出玛雅天文学的一个特点。他们总是想办法将天文化为地理,把观察到的只能
看见
却摸不着、留不住的天象变化,用人工可及的建筑手段加以物化、固定化,尽可能
地把
观察研究得来的知识为日后的实用提供方便,而不满足于在理论上得出一种抽象关
系。
这种“物化天文”的倾向与玛雅人经久不息的筑造精神合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相
当壮
观的自然与人文结合、相映成趣的场景,甚至到今天还能看得到。
比如玛雅人用来确定分、至日的建筑群。它们位于今危地马拉的佩顿,乌瓦夏
克顿
(Uaxactun)遗址群的标号E组建筑。西边有个大金字塔的观察台,对面是三座并
排成一
线的庙宇。正对着的东方,是一座较大的庙宇,南北两边各有一座较小的。三座庙
宇坐
落在同一块由北向南延伸的大平台上。从西边的观察台到东边正中的那座大庙字之
间,
有两座小石碑,也许还起到瞄准器的作用。以西边台上的观察点为基准,每遇春分
(3月
21日)和秋分(9月23日),太阳总是在东西向的这根中轴上、也就是在东边庙宇
的正背
后升起。而当太阳向北移至北边庙字的北角升起时,正是夏至日(6月21日),此
时白昼
变长,黑夜变短。相应地,冬至日(12月21日)的太阳应从南端庙字的南墙处升起
。我
们在这里叙述固然简单,好像摆弄模型教具那么顺理成章。然而,准确的定位、高
台起
造的量度都是建立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观察基础之上,其间的耐性与恒心,人
工与
匠心,恐怕只有站在使人自觉渺小的塔脚下时,才能体会到。从这些物化的巧妙关
系中,
最无知的人也能读懂深不可测的天文含义。
观察春分和秋分这两个与播种和收获密切相关的日子,不仅有农时的意义,还
有文
化的意义。在原始农业阶段,没有什么日子比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大的了。因
此,
在玛雅人心目中,春分是带来雨季的羽蛇神降临之际,而秋分则是羽蛇神归天而去
的时
候。为此,可以在遗址的一些金字塔的南北台阶两端看到一些石刻的蛇头,有的大
约一
立方米。春分和秋分两天,当太阳落入地平线前,西斜的阳光将蛇影和三角形光影
投射
在地上,宛若一条蛇形。只有这两天里才能看到这种蛇影,预示羽蛇神的来临和飞
去,
也标志着雨季的开始和结束。这些用石头保留的奇观,无论从工艺还是从知识的角
度来
看,都是令人惊叹的。
说实在的,如果没有这些不说话的石头重见天日来做见证,光凭那些口传的神
奇事
迹和文字记录的佐证(何况其中大多未能了解其中含义),是很难让人们完全认识
到玛
雅文化的伟大的。正是靠了玛雅人蜜蜂般的筑造精神,和他们将繁难的天文标志于
地理
的巧思,才让今天的人得以见识这种将自然见于人工,将人的智慧又复现于自然的
鬼斧
神工!
而且,细细想来,与繁难的天文推算相比,不辞辛劳地在山顶、高台上搬石头
造房
子作际记,纵使再费时费力,也是划算的。在尤卡坦半岛上密林繁衍速度奇快、地
貌常
年被密林覆盖和改变的情况下,将遥远地平线上发生的现象搬到附近的山梁上、城
里的
庙宇上,甚至搬到投射于地从而人人可见的蛇影上,实在是太取巧的办法了!
永恒的天问,物化的天文。
--
我常揣想 当暮色已降
走过街角的你
会不会忽然停步
忽然之间 把我想起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luqiang117.math]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emanuel.bbs@smth.org]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7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