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在等待), 信区: Aero
标  题: 战略导弹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Dec 29 12:26:39 2003), 站内信件

    战略导弹 是指用于打击战略目标的导弹。它是战略武器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携带
核弹头,用于打击政治和经济中心、军事和工业基地、核武器库、交通枢纽等目标,以及
拦截来袭战略弹道导弹。战略核导弹是衡量一个国家战略核力量和军事科学技术综合发展
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分类 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分为地地战略导弹、潜(舰)地战略导弹、空地战略导弹等
;按作战使用分为进攻性战略导弹、防御性战略导弹(反弹道导弹导弹) ; 按飞行弹道分
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略巡航导弹;按射程分为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中程导弹射程为10
00~3000千米,远程导弹射程为3000~8000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各国按
射程分类的标准不尽相同,例如美国、前苏联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规定:中程导弹射程
为1100~2700千米,中远程导弹射程为2700~5500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5500千米以上。
不同类型的战略导弹,其发射装置和控制设备不同,发射方式也不同。 

  组成 战略弹道导弹一般是多级导弹,主要由弹体、推进系统、制导系统和弹头系统
等组成。弹体是连接、安装各部件和系统的圆柱形承力壳体,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外形。
推进系统是用于推进导弹飞行的装置,通常采用液体或固体火箭发动机。制导系统是导引
和控制导弹飞行的装置, 由测量装置、 计算装置、姿态控制系统等组成。通常采用惯性
制导、星光-惯性制导等。弹头系统是摧毁目标的装置,主要由壳体、核装置、引爆控制
系统等组成。有的还装有子弹头释放机构、末助推控制系统和突防装置。战略巡航导弹的
组成与战略弹道导弹有所不同:战略巡航导弹弹体上安装有弹翼;主发动机即巡航发动机
,采用空气喷气发动机;助推器即加速器,一般是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全程制导系统;
战斗部安装在导弹的前部或中部。

  简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前苏联在德国V-1和V-2导弹的基础上,开始发展战略
导弹。美国先重点研制战略巡航导弹,于50年代初期和中期,先后研制成功"斗牛士"、"鲨
蛇"等中程、洲际巡航导弹,有的装备了部队,但由于性能较差,不久陆续退役。与此同时,
美国也注意了弹道导弹的研究工作,并先后研制出"雷神"、"丘辟特"、"宇宙神"等中程和
洲际弹道导弹,于50年代末期开始装备部队。前苏联先着重发展战略弹道导弹,并在中程
弹道导弹研制成功的基础上,又进行洲际弹道导弹的研究工作;导弹推进系统采用了并联
捆绑技术,将4台助推发动机捆绑在主发动机周围,避开当时研制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多级
火箭分离、高空点火等技术障碍,于1957年8月试射成功,从而缩短了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
时间。美、苏两国早期装备的战略弹道导弹都是液体推进剂导弹。这种导弹的主要问题是
:导弹在地面存放和发射,地面设备复杂;液体推进剂需在发射前临时加注,发射准备时
间长;生存能力弱,可靠性差,命中精度低,圆概率偏差约为4~8千米。 

  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为克服前期战略弹道导弹存在的问题,采用发射井内贮存、
井内发射,并研制水下发射的潜地弹道导弹,提高生存能力;采用固体推进剂、可贮液体
推进剂,缩短发射准备时间;采用全惯性制导,改进制导技术,提高命中精度,使圆概率
偏差缩小到4千米以内,最小可达几百米;采用诱饵、假弹头和抗核加固等突防技术,研制
集束式多弹头和分导式多弹头。美、苏两国分别于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期,装备了集束
式多弹头;70年代初期和中期,装备了分导式多弹头,提高了突防能力和打击多个目标的
能力。 

  70年代中期以来,除进一步改进惯性制导系统和加固导弹发射井外,为提高战略弹道导
弹的生存能力,一些国家着手研制机动性能好的陆基战略弹道导弹。例如,前苏联的SS-24
导弹由铁路列车载运机动发射;SS-25导弹由汽车载运,在公路上机动发射,也可部署在加
固的发射井内发射。同时还注重增大潜地弹道导弹的射程,扩大核潜艇作战巡逻海域,加
紧机动式弹头的研究,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使其具有摧毁硬(点)目标的能力
。此外,加强新型战略巡航导弹的研制,以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
 

  60年代初期,法国开始研制战略弹道导弹,70年代初,地地中程弹道导弹和潜地中程
弹道导弹先后装备部队,8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并装备分导式多弹头导弹。60年代末期,
英国开始装备"北极星"A3潜地战略弹道导弹,并装配了集束式多弹头。 

  5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研制战略导弹,1966年10月27日成功地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此后,又发展了远程、洲际弹道导弹。 

  现状和发展趋势 美、苏等国先后研制和装备的战略导弹已达90多种型号,现装备的
战略弹道导弹有30余种。此外,还装备有战略巡航导弹。战略导弹经过几次更新换代,战
术技术性能不断提高。射程在1000~10000千米以上;弹头由单弹头发展到集束式和分导式
多弹头 ;弹头(战斗部)威力有万 、十万、百万、千万吨梯恩梯当量级;命中精度(圆概率
偏差)由数千米精确到几十米;发射准备时间由十几小时、几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发射方
式由地面发射发展到半地下、地下、水面、水下和空中发射,由地面固定发射发展到机动
发射,由发射井热发射发展到冷发射等。 

  战略导弹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改进制导技术,开发和研制更先进的制导装置,不仅对
弹道的主动段进行制导,而且对弹道的中段或末段也进行制导,进一步提高战略导弹的命
中精度;研制一种弹道导弹可采用多种发射方式和可装配不同弹头的导弹,对导弹和导弹
发射井进行抗核加固,进一步提高战略导弹的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完善大型战略弹道导
弹,并发展小型的、机动的、携带单弹头的战略弹道导弹,研制隐身效果更好、飞行速度
更快的战略巡航导弹,发展防御定向能武器和动能武器的新技术,以提高战略导弹的突防
能力;简化导弹发射装置和设备,研制性能好的标准化零部件,进一步提高战略导弹及其
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逐步实现导弹固体化、小型化和操作使用自动化,进一步提高机
动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http://army.tom.com/class/missile/stratagem.html

------------------------------------------------------------------

  战略导弹指携带核弹头、攻击对方各种战略目标的导弹。它包括战略弹道导弹和战略
巡航导弹。

  战略弹道导弹射程通常在1000公里以上,根据射程分洲际导弹、远程导弹和中程导
弹。战略弹道导弹已发展到第五代,并开始采用星光中制导和雷达相关末构成的复合制导
方式,发展高性能分导弹头,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生存能力和摧毁硬目标的能力。

  战略巡航导弹的射程通常在600公里以上,主要装备在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新一代巡
航导弹多采用模式化多用途设计方案,使一种导弹靠更换不同部件或分系统就可担负战略
和战术双重任务。

---------------------------

东风-5洲际地对地弹道导弹

推进剂:两级液体燃料 

射程:12,000公里;15,000公里(DF-5A) 

弹长:32.6米;第一级长20.5米,第二级7.5米,弹头及附件长4.6米 

弹径:3.35米 

弹重:183吨 

弹头:一枚3,000公斤的300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一枚3,200公斤400万吨级当量热核弹
头(DF-5A) 

制导:惯性三轴静压气浮陀螺 + 空间计算机 

精度(CEP):500米 

发展:中国核子武力的发展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的事了。美国将这些中国开放出来的导弹
系统以CSS(Chinese,Surface to Surface)加以命名;而中国则称之为“东风“。

使用:CSS-4导弹的射程可靠的估计在11112公里,足以打击前苏联、美国与欧
洲的任何目标,它提供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它主要的特征是中国首次具有打击前苏联
欧洲部分的能力。这10枚在数年内仍可能无法发展出复杂的辅助穿透装置的单一弹头,
或许无法能保证能穿透莫斯科周边的战略防御圈,但是据说CSS-4导弹的开发强烈地
刺激前苏联使之更新其莫斯科反弹道导弹系统。无论如何,CSS-4导弹确能至少有4
至5枚的成功率能击中其他俄方心脏地带中的都市与工业中心

---------------------

东风-41洲际地对地弹道导弹

推进剂:三级固体燃料 

射程:14,000公里 

弹长:17。5米 

弹径:2。2米 

弹重:20吨 

弹头:一枚1,200公斤的300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
或6枚200公斤30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 

制导:三轴液浮惯性陀螺 + 数字式空间计算机 

精度(CEP):100-200米 

-------------------------------

东风-31(JL-2)准洲际地对地弹道导弹

DF-31弹体全长13。4米,比东风-4“矮”了一半,直径略同,为2。2米。弹头轻了3倍,只
有700公斤。同东风-4重达82吨的庞大身躯比较,东风-31硬是减到了17,000公斤左右!中
国的火箭科学家们从核弹头小型化,导控系统微电子化,高效固体推进剂和弹体材料等各
个方面都费了不少心机,才把东风-31打造得如此紧凑。DF-31不光重量和体积减轻了,反
映时间和精准度与DF-4来比较都提高了5倍!

  东风-31固体公路机动准洲际弹道导弹(注:也有发射井),射程为8,000公里。火箭结构
为三级固体发动机,可载一枚250kT至1Mt的核弹头或3枚90kT的MIRV核弹,范围可达美国西
岸和欧洲各地,CEP约300米左右,是一种目前尚无反制方法的先进地对地导弹。 

推进剂:三级固体燃料 

射程:8,000公里 

弹长:13。4米 

弹径:2。2米 

弹重:17吨 

弹头:一枚1,000公斤的100万吨级
当量热核弹头;或3枚9万吨级
当量分导热核弹头 

制导:惯性陀螺 + 弹载计算机 

精度(CEP):300-500米 


http://www.losn.com.cn/jstd/kingdom/2-1.htm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 修改:.dxmxqe 於 Dec 29 12:36:40 2003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6.28] 
※ 修改:.dxmxqe 於 Dec 29 12:37:51 2003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6.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