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Aero
标  题: 痛说运十客机夭折 (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0月27日14:00:53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reen 讨论区 】
【 原文由 fatbear 所发表 】

痛说运十客机夭折 

作者: 星海人 转自新华网网发展论坛 

运十客机是我国在一九六八年“轰六”喷气式轰炸机制造成功后,于一九七零年党中央决
定上马研制的大型喷气式客机。它的性能和技术水平大体上相当于当时美国已研制成功的
波音707,而比刚上马研制的欧洲空中客车仅晚两年。在当时发展社会主义科技事业路线的
指引下,在党的领导下,学习两弹一星的成功经验,从全国各地各部门调集500多名技术人
员,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革命加拼命的创业精神,协作攻关,一九七八年完成飞机
设计,一九八零年九月二十六日首飞成功,最大起飞重量110吨,客舱布置可达124至178座
,最大巡航速度974公里。运十的试飞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掌
握了制造100吨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这在当时世界上引起轰动,美国航空界权威认为运十
研制成功一下子将中国的航空工业水平赶上来十五年,路透社则评论说:“在得到这种高
技术时,再也不能视中国为一个落后国家了。” 

运十是怎么夭折的呢?它为什么会夭折呢?是运十先天不足有致命的缺陷吗? 

在运十研制过程中,其设计规范、适航标准、机翼气动、结构和系统综合等各方面都达到
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水平;设计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相当充分,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选用新
材料76项、新标准164项、新产品305项,并在国内首次将计算机用于飞机设计;试飞结果
说明其高速性能比波音707还好,油耗低于三叉戟而和波音707相当,安全可靠易操纵和机
场适应性好,试飞起落130次、飞行170个小时,飞了北京、上海、哈尔滨、乌鲁木齐、昆
明,甚至还飞了拉萨七次,都没有发生过问题。当然,运十也不可能是完美的。任何重大
技术和产品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的优越和臻于完美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发
现缺点、不断改进中实现的。美国的波音、麦道飞机在大批量生产许多年后还在不断从事
故中吸取教训不断通知用户更换改装部件。这在科技界已是常识,怎么能苛求于运十呢?
哪一个活人在做因噎废食的蠢事呢?是国家财政困难、运十研制费用过高而难以承受吗?

运十的研制费用仅花了5.37亿人民币,而国外同类型飞机的研制费用至少几十亿美元,显
然,运十的研制费用是十分低廉的。运十是由于在一九八四年国家财政停止拨款而不得不
停止试飞下马的。一九七零年时,用某些人的话说,是正处于“浩劫”时期,都能拿出钱
来上马搞运十,那么到了一九八四年拨乱反正许多年后,而且是在试飞成功三四年后,只
需要继续试飞定型就可以投入生产使用了,就拿不出这笔钱了吗?很显然,决不是这个原
因。 

是国家没有这种需要,市场没有这种需求吗? 

也绝不是的。自一九八零年起的十八年中,我国航空运输周转总量和旅客运输量两项指标
的年均增长率分别是20.2%和16.4%,累计花了150多亿美元买了500架飞机。据预测,一九
九八年至二零一六年,中国航空业还要买1600多架飞机,价值757.4亿美元。我国飞机的购
买量已占波音和空中客车世界总销量的10%,这两家飞机公司已牢牢地占据了中国的干线飞
机市场。社会主义中国对这种战略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在目前被国际垄断资本所完全控
制了。 

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改革开放,走捷径,引进来我国航空工业的现代化吗? 

在运十停止试飞以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研制国内干线大型飞机
。以后几年内,从飞机选型、总设计单位定点、选择国外合作对象,从立项到拿出可行性
报告,历时近三年半,直到一九九二年初,这个可行性报告上报,研制项目也演变成中美
合作生产MD90。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国务院又下发文件下决心研制150座以上的干线飞机,
最后落实的还是通过与国外合作研制100座的大支线飞机的AE100项目。在此背景下,主管
部门提出“三步走计划”:第一步,中美合作制造装配MD80/90;第二步,中外合作研制A
E100,约在2005年服役;第三步,自行设计制造180座飞机,2010年实现。但是,国外资本
家不愿施舍,先是波音兼并麦道,后是欧洲空中客车单方面毁约。到一九九八年,这一个
“三步走计划”完全落空,美好的梦想落得两记重拳,而中国航空工业有独立知识产权的
成果还是20年前研制成功、现在已几乎被人完全遗忘了的、孤零零地停放在厂房里的运十
。 

航空工业从它在世界上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先导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集材料、机械
、发动机、空气动力、电子与自动控制、武器等各最前沿技术之大成,成为一个国家科技
、工业、国防实力的象征。我国的航空工业是在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九五四年,第一批飞机及发动机试制成功;一九五六年歼五喷气式
战斗机研制成功;在以后的二十多年中,与我国的两弹一星为代表的航天事业比翼齐飞,
航空工业迅猛发展,各个系列型号的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陆续飞上蓝天,而运十的
研制成功,正是我国当时航空工业飞速发展的集成和写照,使我国航空工业的规模和科技
水平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苏的第三大国。航空工业是军民两用的,象运十就可以较容易地
改装成军用运输机、加油机、预警机、指挥机,在军事上也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就这样
一个关乎国家战略实力与地位的重大项目,竟然连一条能摆到桌面上来的理由也没有,甚
至连一个决定运十下马正式文件也没有,就在大功告成之后被毫无道理地终止了,标志着
中国航空工业前途和希望的已经呱呱坠地的运十被活活地饿死在摇篮里。 

直接的损失是明明白白摆着的:5.4亿人民币的投资付之东流,我国航空工业在大型喷气式
客机研究中迎头赶上的15年时间又退了回去,更令人痛心的是打击了自己发展高科技产业
的士气和志气,运十的总设计师马凤山因气郁而过早逝世,积累了丰富的系统实践经验的
研制队伍在白白浪费消磨了十多年后,今天,正面临着最后的散失。在运十已经夭折十七
年后的现在,中国的天空上,干线飞机已是清一色的舶来品,而支线飞机还是文革中研制
的运七―新舟60。在军用飞机方面,靠从破落的俄罗斯那里买的几十架苏―27支撑着空防
,想从以色列买架预警机也因美国一瞪眼而罢休。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的拥有几十万
职工、200余家企业、20余家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30多家研究院所的我国航空工业
却面临着转产民品、自身难保、没有出路、下岗分流、发不出工资的空前严峻的困难局面
。 

在网文中,作者披露了运十夭折的一些原因。作为国内方面,运十的主管部门和民航部门
的某些人持“消极对立”的态度,在运十试飞成功数年后还诬其为“拔苗助长”、“叫人
头疼”、“倾向于停止研制”。这些人的态度和当年对造船工业持消极态度的“造船不如
买船”如出一辙。这毫不奇怪,从古到今,从社会改造到科技发展,在每一个有意义的进
步面前,都会有消极取消派;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不也有人曾主张下马吗?就国外而言
,美国的麦道飞机公司也下决心“打倒运十”。这也也毫不奇怪,否则他们就无法进入并
占领中国航空市场;国外敌对势力对中国人民的哪一点进步不是恨得咬牙切齿的呢?但是
,运十也有强大的支持力量。一九八四年六月四日,运十的研制单位―上海飞机研究所的
219位同志联名上书,呼吁不要花巨额外汇去组装MD82,建议在运十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民
航工业;而在一九八一年五月,主管领导部门组织的国内航空工业及经济、冶金等有关方
面权威专家55人对运十实地考察后作出的评审结果也是:“工程不能停、成果不能丢、队
伍不能散。”据说,上海飞机研究所也曾打报告,说一九九零年可以造出16架运十。然而
,这些意见没有被采纳。令人更费解的是,国务院在其后的一次常务会议、一次上海会议上明确作出的“自主研制干线飞机”的方针,甚至最高权威人士在一九
八一年也两次发出了“今后国内统统用国产飞机”的指令,都没有算数。这就令人奇怪了
,在那时直至今天的中国体制下,什么人说的算数?到底是谁如此胆大妄为,对于关系国
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产业项目竟敢停止国家财政拨款而将运十活活饿死在摇篮里? 

在祖国的南大门发生美国侦察机入侵挑衅并撞毁我战机事件和美国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
馆事件之后,我们突然发觉中国在世界军事战略实力地位在弱化。在这些巨大的反差面前
,反思运十的夭折,人们不能不产生思考,这到底是为什么?谁应当为运十的夭折、为我
国航空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重新拉大负责任? 

由运十的夭折而导致我国航空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重新拉大的现象并不是孤立的,
同样的状况还出现在其他许多行业上。例如,建国后的前三十来年间,我国在许多严重危
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的控制中取得了令资本主义国家望尘莫及的成就和进步,而在以后的二
十多年中,其中许多成就和进步早就无法维持而大大倒退,还产生了一系列新的严重问题
而处于束手无策的窘境。近两年我国表彰的两弹一星功臣(1999.9.18)和袁隆平、吴文俊
(2001.2.19)取得的成就也都是早在二十五年前完成的。那么,在这二十来年中,我国在
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显著成就有哪些呢?前几年就有人惊
呼我国科学技术面临着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拉大的危险,而实际上,这早已是客观存在着
的严峻现实。几年前,国际权威的科技评估报告就已结论中国在国际上的科技竞争力大幅
度滑坡。在这个巨大的反差面前,人们不得不产生疑问:这些年叫得震天响的“科教兴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不是放空炮?现实和政策之间差距如此之大,应当怎样
加以说明和解释? 

但是,没有人出来给中国人民一个认真的负责的满意的说明和解释。就运十的夭折而言,
有关部门已经缄默将近二十年了。 

中国的现实中,需要说明和解释的问题实在太多。扫黄,越扫越黄;打黑,越打越黑;反
腐,越反越腐;农民减负,越减越重;国有企业改革承包经营的结果是大面积亏损、三角
债,扭亏增盈、解三角债的结果是大批企业破产倒闭,最后一卖了之。如此等等,都没有
谁出来给个象样的说明和解释。怎么指望对运十夭折的原因和责任给个清楚的说明和解释
呢? 
运十的夭折,冤枉啊!从此,中国人民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宏图大业、民族复兴的美好前
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雄心壮志、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庄严承诺,就蒙上了一层浓
厚的阴影。我悲愤无以复加,欲哭无泪。 

--
fatbear (将赖皮进行到底) 共上站 1874 次,发表过 10379 篇文章
上次在 [Fri Dec 28 13:41:15 2001] 从 [bbs.hit.edu.cn] 到本站一游。
信箱:[  ],经验值:[12345](开国大老) 表现值:[86](优等生) 生命力:[120]。
目前在站上,状态如下:
环顾四方
个人说明档如下: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186.52]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0.07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