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婴儿), 信区: Aero
标  题:  缅怀运十飞机总设计师马凤山同志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Jul 23 16:18:09 2004), 站内

发信人: songking1123 (孤独的旅人), 信区: MilitaryTech
标  题: 缅怀运十飞机总设计师马凤山同志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Jul 23 14:58:33 2004), 站内

创业创新砥柱 求实求精楷模
——缅怀运10飞机总设计师马凤山同志

卞济和

  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喷气客机——运10飞机,自一九八○年九月
二十六日首次试飞成功至今,已经过去了二十个年头。今天,当我们满怀激情地纪
念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时,不禁深切地怀念我们研制运10飞机的带头人,原上
海飞机研究所所长、总设计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上海飞机研究所"创
业创新、求实求精、献身航空、服务四化"所训最早的倡导者和身体力行的楷模马
凤山同志。

  马凤山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的旧中国,亲身经历过日本帝国主义飞机狂轰
滥炸,目睹日寇血腥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深感没有强大的航空工业、没有强大的
国防,就没有祖国的安全、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因此,他在青年时期就
立下誓言-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航空技术,亲手设计中国自己的飞机。为了实现
这一理想,他报考了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一九五二年毕业后,毅然响应国家
号召,奔赴东北投身航空工业建设,历任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检验科副科长、设计
室副主任和西安飞机制造公司设计科副科长、设计所副所长等职,先后参加了松花
江一号客机、和平401号短程喷气客机、和平402号涡桨客机和轰6飞机、运8飞机的
设计工作,为这些飞机的研制、定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九七○年八月,国家下达了研制大型客机——运10飞机的任务。马凤山从西
安奉调至上海参加运10飞机研制,担任技术总负责人,后被任命为总设计师。当时
,上海的航空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七十年代以前基本上只有中小型飞机修理能力。
从航空工业系统抽调来沪支援运10研制的工程技术人员,也都只有设计中小型飞机
的经验。运10飞机的研制,是我国的飞机设计首次向100吨级飞机目标的冲刺,在
总体布局、材料选用、结构设计、系统综合各个方面,从设计概念、设计方法、设
计手段起,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重大课题和挑战。由于仓促上马,工作条件和生活条
件也十分艰苦。设计人员曾在直升机包装箱和食堂里画图纸。在当时社会性"先生
产、后生活"方针限制下,虽经马凤山同志等长期力争,直到运10飞机上天后很久
,上海飞机研究所还没有自己的"窝",在机场旧候机楼里办公。当时正处于"文化
大革命"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必然要受到极左思潮的干扰。自始至终实际担负技
术总负责人重任的马凤山同志,很长时间没有与之相应的明确职务,经常处于被"
批判"的地位。在面临巨大困难和压力的情况下,马凤山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一起
,顶住了"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坚持严谨的科学
态度和严格的要求,呕心沥血,严密组织,保持了技术指挥线的畅通,从开始设计
论证到首飞上天,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实现我国航空工业历史上大型喷气飞机"零
"的突破,研制成功运10飞机,取得了十项突破性的重大技术成就。

  马凤山同志亲自主持运10飞机总体方案论证和设计,制定了博采众长、严密论
证、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的设计工作总原则,努力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中国的实际
情况结合起来。他在国内首次采用国际先进适航标准-美国联邦航空条例第25部作
为主要设计依据,确定采用中等后掠下单翼机翼、翼下吊装涡扇发动机的总体布局
,选用优于波音707翼型的尖峰翼型、低阻翼尖,对机翼根部作马鞍形整形等,为
提高运10飞机的性能,改善使用特性,保证飞机的安全打下了决定性的基础。他亲
自选定的总体布局,突破了当时我国航空工业研产新机参照苏式飞机的框框,符合
今天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大型喷气运输类飞机总体布局的主流。他撰写的论文《运
10飞机的气动设计》全面总结了运10飞机的气动布局、各种参数选择和试验的经验
,对国内后来设计大型运输类飞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马凤山同志领导下,经
过充分论证和试验,运10飞机选用新材料76项、新标准164项、新成品305项,分别
占材料、标准、成品总数的18%、17%、和70%。

  马凤山同志一生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坚持贯彻航空产品质量第一的方针。他
十分注意收集在国内外飞机研制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资料,并认真分析研究,加以应
用。早在轰6飞机研制期间,记载他收集并分析验证过的大量数据资料的"马凤山笔
记",被工程技术人员广为传抄复制,奉为处理研产中各种技术难题必备的权威经
典。他在审阅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的技术报告时,根据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资料积
累,常能从一个数据看来微不足道的差异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解决。他大力倡导并
亲自主持了在不同设计阶段对运10飞机设计质量的七次大规模复查和及时的整改。
他坚持一切通过试验,倡导工程技术人员对重大设计疑题在详尽分析的同时尽可能
通过进行必要的设计试验来解决。根据他的要求,在运10飞机研制中共安排试飞前
必做的试验163项,制作40套风洞模型,在全国8个不同的风洞中进行了63项、10,
493次,吹风1,353小时的气动力试验;对飞机的操纵系统、液压系统、燃油系统、
电网络系统成功进行了至今仍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全机、全尺寸地面模拟试验。保证
了运10飞机全机静力试验和首次试飞两个一次成功以及随后顺利转场试飞全国九大
城市,七次进藏并执行空运任务。

  马凤山同志平易近人,作风民主,十分注重倾听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心声,培
育专业配套齐全,在系统工程环境下能协同团队工作,有扎实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工
程技术队伍。他对技术人员既严格要求,又大胆放手使用,鼓励他们勇挑重担。上
海飞机研究所在运10研制中实现了"出成果,出人才",为上海航空工业基地和其它
行业输送了许多技术和管理干部。从事运10研制的工程技术队伍,在当时社会性"
先生产、后生活"方针限制下,生活待遇与他们对国家的贡献很不相称。马凤山同
志在相当长时间内对他们爱莫能助。对此他始终深为抱憾,甚至在晚年病痛缠身时
还一再向周围同志表示歉意。为了调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航空报国的积极性,马凤
山同志不可能,也没有靠"物质刺激"。有相当长时间他连与技术责任相应的职务也
不到位,"组织权威"似乎也成了问题。他靠的是在创业创新、求实求精实践中与群
众同甘苦,率先垂范,不计报酬,多作贡献树立起来的思想权威。在马凤山同志倡
导下,运10研制中,工程技术人员勇挑重担,主动提出问题、自己寻求解决方案,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为了做好工作"身上挂满手榴弹",自讨苦吃,甘冒风险。从专
业组内到全国同行间各种层次的学术讨论、技术交流十分频繁、活跃;重大技术问
题在"群言堂"基础上集中群众智慧,群策群力协同攻关蔚成风气。以此为基础,在
相当紧凑的研制周期内,在缺乏预研的情况下,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全翼展大载荷
整体油箱和大型气密客舱的设计、制造等多项大型技术攻关,并及时应用于型号,
成功经受了20余年的考验。这一切与"文革"时期严酷的外部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


  马凤山同志非常注重科研基础条件的建设。在文革期间,这样做不仅很难得到
支持,而且经常受到非难甚至迫害。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马凤山千方百计带领工
程技术人员及时进入当时国内外重大技术进步的起跑线。在我国飞机型号设计中,
运10飞机研制率先大规模应用各种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工程技术人员自
行开发了138项应用软件并成功用于运10的设计分析。在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中广
泛应用了新兴的有限元技术,开我国飞机型号设计大型结构整体解之先河。在紧张
的型号研制同时,工程技术人员完成318项专题研究,对国外各种先进适航标准进
行了消化分析,撰写了156万字的多份分析报告,为运10飞机实现技术跨越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马凤山同志长期在困难的处境中艰苦奋斗,经常为他亲手参与创建的工程技术
队伍和创造的成果运10飞机的前途命运忧虑,还要不时受到来自"四人帮"爪牙的迫
害,甚至各方面不了解事实真相的好人的非议,终于在一九八二年积劳成疾。在病
休期间,他仍然十分关心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对运10飞机停止研制深为不安,曾
多次向上级反映,希望继续运10研制生产,为发展我国民用飞机工业多作贡献。在
病情稍有好转后,他重新回到技术工作前线,担任上海飞机研究所科技委主任,为
建设在运10研制中成长起来的工程技术队伍继续操劳。马凤山受中国民用航空局委
托,组织上海飞机研究所技术骨干在参照国际先进适航标准研制运10飞机实践经验
的基础上,编制了我国第一部民用飞机适航标准《中国民用飞机适航规章(CCAR)
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经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CCAR第25部已于一九八
五年底颁发实施,对促进我国航空运输和航空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还以衰
弱之驱,受航空工业部和当时仍是地方企业的上海航空工业公司委托,亲率中国工
程技术和项目论证人员,全程参加美国、中国和欧洲航空工业企业联合开展的超高
涵道比(桨扇)技术准备项目,完成了中国航空工程师有组织地直接参加国外航空
新技术开发并取得显著成绩,在今天国际环境下几乎不可能重复的实践。为了表彰
他对中国航空工业,特别是对运10飞机研制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一九八六年十二月
,国家科委批准他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马凤山同志离开我们已有整整十年了。他热爱祖国,献身航空,艰苦奋斗,勇
攀科学技术高峰的革命精神和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仍深深留在我们心
中,激励着我们去直面各种困难和险阻,努力拼搏,不断进取,为振兴中国航空工
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作者是原上海飞机研究所办公室主任)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00年第3期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7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