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Aero
标  题: 以大型军机为突破口 中国运输机发展前景光明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Feb 12 14:47:54 2004), 站内信件

  立足国内 自主创新——发展中国大型运输飞机之我见How to Develop China Large
 Transport黄强/中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院长 

  编者按:大型运输飞机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大型各类用途的军民用航空运载类飞
机,其研制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工业水平等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
只有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具有大型民用客机的研制生产实力,而真正具有国际市场竞争能
力的只有美国和欧盟。 

  在快速反应、快速机动、物资消耗大的现代战争中,大型军用运输机已成为战争胜负
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数量和运载效能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快速反应能力的重要标志。进入21
世纪,我国要实现建设航空强国的目标,迫切需要打开大型运输飞机发展的突破口,以满
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双重急需,并带动我国科技水平、工业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针对我国大型运输机的发展走向,国际市场竞争现状和国内军民用领域的应用需求等
一系列问题,我刊专门请我国飞机设计的主要单位,一航一集团所属的中航第一飞机设计
研究院的黄强院长和以大型飞机制造基地著称的中航二集团所属的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
限公司胡晓峰总经理,分别撰文阐述了他们各自对发展我国大型飞机的看法和思路。 

  同时,我们还选登了两篇介绍大型军用运输机作用和关键技术,以及国外军用涡桨运
输机发展前景的文章,以供参考。 

  通过将用户要求与我国当前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条件的协调综合,再加上适当形成的
国际合作基础,我们对以军用运输机为突破口,研制出满足军方要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大
型军用运输机充满信心。以此为基本型发展平台,进一步发展大型军用特种飞机、大型民
用货机,逐步派生发展大型民机,这种发展思路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大型军用运输机是一个国家武装力量攻、防战略不可缺少的基本装备,是现代战争快
速反应、远程机动的关键手段。大型民用飞机是客、货物运输的重要力量,民用航空运输
90%以上的客、货物周转量都是由大型民用飞机完成的。针对我国幅员辽阔的实际情况,大
型运输机在国家抢险救灾、应付突发事件中又是最有效的运输工具。 

  大型运输机是军、民航空运输的主要载体,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
保障和促进作用。同时航空产业对周边产业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例如以生产大型运输机
为主的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年产值都达到近400亿美元,波音公司仅配套供应商就有上
万家之多。 

  大型运输机的研制、生产能力和装备数量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以下是笔者对于如何发展我国大型运输机的一些个人见解。 

  发展我国大型飞机的正确途径我国在几十年前就期望利用自己的技术发展大型飞机。
 

  60年代,我国引进了中程轰炸机图1—6(国产化后命名为轰六)的技术资料,实现了国
产化。轰六于1971年成功首飞,并装备部队,成为当时空军的主要打击力量。 

  1970年8月,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决心要搞大型客机“运十”,于1980年9月26日首飞成
功,试飞了130多架次,170多小时,曾7次飞抵拉萨,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很了不起的。但
最终因研制条件差、技术准备不足、计划上马操之过急,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但
距商业成功还有很大距离,最终以计划“下马”而告终。 

  后来我国又曾在MD—82、MD—90等干线飞机项目中希望通过与国外合作,实现大型民
用飞机自主设计能力的提高,但结果与期望仍相距甚远。总之,中国航空工业在研制大型
民用飞机的过程中,教训是惨痛的。 

  教训和现实告诉我们,要通过走自主研制大型民用飞机的发展道路来提高整个航空工
业的综合实力,必将直面方方面面的挑战。它包括:波音和空客公司激烈的市场竞争、民
用飞机项目运作机制问题、国际适航审定和市场准入问题、过高的研制和生产制造能力要
求,以及发动机、机载设备的国际配套等问题。这些问题过去我们在民机研制过程中没能
解决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没有条件解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急切地渴望大型飞机装备。目前我国的运输机群规模小
,运载能力与需求极不适应,而且机型老化严重,技术保障困难,缺少改装特种飞机所需
的国产大型飞机平台。这种局面促使我们下定决心,立足国内,发展大型运输机。 

  从研制大型军用运输机入手可以避开民机研制过程中必须满足的国际适航审定、市场
准入,以及压力巨大的经营问题。 

  笔者认为,通过将用户要求与我国当前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条件的协调综合,再加上
适当形成的国际合作基础,我们对研制出满足军方要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军用运输机
充满信心,并将以此为基本型发展平台,进一步发展大型军用特种飞机、大型民用货机,
逐步派生发展大型民机,这种发展思路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以大型军用运输机为突破口 

  在大型飞机发展史上,先军后民,通过军用技术发展民用技术是一个普遍规律。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大型飞机的发展尤其说明了这一点。 

  当时美国通过对企业进行合并和重组,逐步形成了波音、麦道、洛克希德三个强大的
企业集团,并利用其军事需求发展大型运输机、战略轰炸机。这些企业利用其国家从国防
口对大型军用飞机项目的巨大资金投入,间接地支持了大型民用飞机的发展。同时,美国
政府还直接支持NASA等研究机构从事大型飞机先进设计技术的研究,也为美国发展大型民
用飞机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波音公司直接将军用运输机技术用于大型民用飞机,如:在军用运输机C—135基础上
发展出波音707飞机;在竞争C—5军用运输机项目失败后,直接将技术用于波音747的发展
。可以说,美国大型民用飞机产业是构筑在其强大的军用航空技术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美国强劲的军事需求极大地推动了大型民用飞机技术的发展。 

  欧洲的大型飞机产业曾在50~60年代兴旺发达。事实上,这一时期欧洲的大型飞机设
计技术同样起源于大型军用飞机,其技术水平与美国不相上下。但限于欧洲区域性经济的
影响及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其大型飞机产业的大发展直到70年代,通过国家联合、组建了
空中客车公司后才得以快速发展。 

  前苏联在战后也强化了专门从事大型飞机研制的图波列夫、安东诺夫、伊柳申设计局
的设计力量。在成功地研制出战略轰炸机、大型军用运输机之后,也研制出了各种大型客
机。 

  我国军用运输机多数采用国产运七、运八系列和引进的伊尔76飞机为主。目前无论是
从运力上,还是从技术水平上都远不能满足应用需要。空运力量的严重不足,大大限制了
我军现代化进程和战斗力的提高,并已成为一个严重问题。因此,以研制大型军用运输机
为突破口,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飞机,既能为我军提供技术上具有一定继承性且
急需的现代化装备,也符合美国、欧洲、前苏联大型飞机发展中以军用运输机起步的客观
规律。 

  建议我国大型飞机的发展应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研制70座的ARJ21新支线飞机,以取得技术、服务、商业运行经验; 

  第二步:优先发展满足我军使用要求的大型军用运输机; 

  第三步:在新支线飞机发展成功和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的过程中,适时地开展100座以
上的干线飞机的预研,2010年左右启动研制计划。 

  根据型号研制经验,大型军用运输机的研制应坚持自力更生、以我为主的方针,发挥
现有大型飞机研制基地的潜力和国内各行业的力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抓紧时机,早立
项,早投入,确保设计成功和项目成功。 

发展我国大型运输飞机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航空技术是多学科高度综合的先进技术。大型军用运输机的研制涉及到研究、设计、
试验、制造、使用、维修和管理等各个方面,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还要应
用到飞机综合设计技术、航空材料科学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最新发展成就。其中,航空
设计研究能力是飞机研制成败的关键环节。 

具有全面的研究能力 

  针对我国自行研制大型军用运输机的设计能力,有关部门曾根据飞机型号设计的技术
体系,按专业学科,列出大型军用运输机设计所需的飞机设计技术、试验技术、基础技术
等200多个技术单元进行了调查,包括各专业的主要技术工作内容、技术难度、设计技术手
段、人力资源、设计经验与技术储备、试验条件等。根据调查结果,对各专业的设计能力
做出综合评估,以有能力、基本具备能力和目前尚欠缺能力三种判语来表示。 

  结果表明,已有能力的专业占19%,基本具有能力的为76%,目前尚欠缺能力的不到5%
,而且属于后者的这些技术可以通过技术攻关解决,不会影响到项目进度。 

  目前我们已经有国家重点建设的集科研、设计、制造、试验、试飞、成品配套、产品
支援为一体,相互有着长期、紧密合作关系的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研制基地。 

具有专业配套的研发中心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是由原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和上海飞
机设计研究所于今年组建的国内唯一的大、中型军、民用飞机定点设计单位。 

  两家设计所在合并前的40多年来进行过几十种飞机型号的研究、测绘和研制工作,走
过了从测仿设计、改进改型,国际合作研制到完全自行设计研制飞机的三个阶段。目前,
经过改革整合后,整体技术实力大大加强,已具有先进的设计手段和一批高素质的设计、
管理队伍,在经历了多个型号研制和“高新工程” 

  技术改造后,设计能力和管理水平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已形成可承担研制大型飞机
的研发中心。具体表现为: 

  1.有覆盖现代飞机设计所需要的各学科、各领域的专业设置; 

  2.有一批参加过多个型号、经过国外合作或培训、有开拓精神、高素质的科研、设计
、试验、管理技术队伍; 

  3.有多个型号的测绘仿制、改进改型和自行研制的经验;通过对伊尔—76、安—70等
飞机的持续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研制经验; 

  4.有较完备的设计技术手段,包括自行开发研制和从国外引进的设计软件、标准、手
册; 

  5.经过多年的专题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如总体综合优化技术、长寿命结构
设计技术、超临界机翼技术、复合材料设计技术、航电综合技术等均已取得很大进步,可
以直接应用于型号; 

  6.具有满足飞机高安全性、可靠性和维修性要求的技术手段和经验; 

  7.通过多种型号的成功研制以及与国外公司的长期合作,在技术管理上有一整套行之
有效的方法,如并行工程、系统工程、网络控制、质量保证、成本控制等先进的管理模式
。 

具有相当的试验条件和能力 

  新型号的研制需要经过大量的地面试验,主要包括风洞试验、结构强度试验与系统试
验。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高新工程”研究保障条件建设,我国目前已拥有高、低
速风洞群,试验能力、试验设施和试验技术均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我国已建成的结构强度研究中心与试验基地,先后完成了近十种系列飞机的全机静力
试验、近百架次全机地面共振试验以及起落架的落震试验。试验与测试技术基本上可以满
足大型军用运输机强度鉴定试验需求。 

  一批大型系统试验室都是按150吨级飞机试验要求兴建的,大部分可满足大型军用运输
机的系统试验需要。 

具有相当规模的生产和试飞能力 

  大型飞机制造企业的各种加工设备颇具规模,尤其是为满足转包生产需要而改造的近
百条各类生产线,其中半数已经被波音公司等厂商鉴定认可。如西飞公司具有国内最大的
大型结构部件加工能力,包括大尺寸挤压型材、大锻件、大面积化铣蒙皮、大型饭金成型
等。各企业都拥有成套的制造标准、完善的工艺规范,并大力推广先进的工业工程管理办
法,通过了新时代质量认证中心的质量认证。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拥有的大型运输飞机试飞所需的基本配套设施和测试技术已具备
了承担大型军用运输机飞行验证的基本条件。 

发动机和机载设备可以分阶段换装 

  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发动机从长远看应立足国内,飞机研制可先用国外同类发动机,待
国产发动机研制成功具备装机条件时再行换装。 

  研制中涉及到的航空电子产品、成品设备,在国产设备不具备装机条件时可选购国外
部分货架产品,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加速实现国产化。 

光明的前景 

  我国向大型飞机冲击已有几十年历史。近年来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大集团
战略的实施,全行业内对大型飞机发展思路的统一和预研工作的开展,我国已经有能力、
有条件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满足使用要求的大型军用运输机。 

  经过初步论证,大型军用运输机的研制周期需要8年左右的时间。其中用3~5年完成设
计,第6年首飞,用2年的时间完成试飞定型。 

  发展大型军用运输机应立足国内、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强基础设施,加大技术推动力
度。我们可以预期,随着大型军用运输机的研制必将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航空工业
也将由此而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来源:《国际航空》)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69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