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oo (笨宝宝), 信区: AerospaceScience
标  题: 影响中国军用航空技术发展的三大问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Nov  6 15:05:13 2000), 转信

发信人: dragonman (子龙), 信区: Military
发信站: 南大小百合 (Thu Nov  2 17:42:53 2000) , 转信

中国军事天地: http://www.chinajunshi.com/forum 
第一、缺乏明确的武器运用理论。中国在研制新型飞机过程中只看重飞机的性能指标, 
而对飞机各项性能在未来战争的作用不做具体要求。换句话说,他们只考虑怎样减少国 
产战机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根本不关心国产战机怎样才能够在未来战争中取胜。在 
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军方对新型飞机热情不高,对新型飞机抱有比没有好的态度,一旦 
飞机研制出现问题或能买到性能更好的飞机,军方对新机就会热情大减,甚至取消对研 
制计划的支持。对研制者来说,研制新型飞机不是为了打赢未来战争,而是设计一种性 
能满足军方技术要求的飞机,设计成败都与国家安危无关,因为条件有限,困难能克服 
就克服,不能克服就等条件成熟再说。回顾“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无论是军队还是 
研究单位对研制工作的重大意义都十分了解,清楚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在国家安全中的分 
量,研制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研制单位、工业部门与军队同 
心协力,工作热情有增无减。正是由于上下齐心,举国一致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原子弹 
、氢弹才能在较短时间内研制成功,中国的国防实力得到极大的增强。再看看美国,在 
制订武器计划时之初就对其在实战条件下的战斗效能进行模拟研究,新技术为新战术的 
产生创造条件,技术和战术在研制开始前就结合起来,所以尽管美制武器很贵,由于实 
战效果好,还是受到使用者的欢迎。《孙子》说过“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 
,谁肯花大精力去研制一种不能为战争胜利做贡献的飞机? 
第二、对自身弱点认识不足。中国同美国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技术水平的差距,实质上 
是综合国力的差距,在综合国力差距缩小到一定程度之前,根本不可能大幅度缩小军事 
技术上的差距。日本的零式战机性能在二战初期曾一度超过美机,由于国力有限,后续 
开发跟不上,结果不到一年就被美机超过。因此我认为,中国在发展先进战斗机方面应 
该避免同美制战机形成技术对抗之势。生产和研制SU-27同类的空中优势战斗机,我一直 

认为这是一个战略性的失误:首先,俄罗斯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会转让最先进的技术( 
以色列的“狮”式战斗机就是一个现成例子),寻求先进技术的努力反而会阻碍中国进 
一步同俄罗斯的军事合%D 
第二、对自身弱点认识不足。中国同美国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技术水平的差距,实质上 
是综合国力的差距,在综合国力差距缩小到一定程度之前,根本不可能大幅度缩小军事 
技术上的差距。日本的零式战机性能在二战初期曾一度超过美机,由于国力有限,后续 
开发跟不上,结果不到一年就被美机超过。因此我认为,中国在发展先进战斗机方面应 
该避免同美制战机形成技术对抗之势。生产和研制SU-27同类的空中优势战斗机,我一直 

认为这是一个战略性的失误:首先,俄罗斯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会转让最先进的技术( 
以色列的“狮”式战斗机就是一个现成例子),寻求先进技术的努力反而会阻碍中国进 
一步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其次,中国现阶段还不具备同美国进行军事技术竞赛的实力 
,与其徒劳地开发空中优势战斗机,还不如直接购买俄罗斯的同类战机;其三、引进SU 
-27生产技术时没有抓住关键——雷达和发动机,简直就是丢西瓜拣芝麻——白费力气( 

美制F-14由于采用现成的雷达和发动机,从研制到装备部队只用了三年时间)。西欧经 
济实力与美国差不多,但90年代只搞了两种战斗机,同期我国改进和发展了6种以上,这 

显然很不正常。总人口不及中国人1%的瑞典,研制武器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有长期稳定 
的发展计划,一个时期只集中力量发展一种武器,其飞机、舰艇和陆军装备的技术水平 
明都远远高于于我国。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 
第三、不能很好地把军事理论结合到技术实践中去。中国自古就有扬长避短、弱可以胜 
强的军事战略思想,我军曾经在战争中把这种思想发挥到了很高的水平。但以弱胜强的 
实现不能光靠军事指挥员的一时的急中生智,设计师应该为战术的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 
。在战术创新上,不平衡中产生的局部技术优势比平衡发展形成的全面落后更有价值。 
我认为在第三代战斗机中,技术水平最低的MIG-31以其独特的设计思想和作战能力,比 
技术全面的SU-27的战术价值更高:首先,MIG-31的防空作战效能高,远航程和高速性能 

使MIG-31在B-1和B-52发射之前拦截飞机,而不是拦截导弹本身;其次,超视距作战能力 

强,MIG-31具有M2.35的超音速巡航能力,结合编队实施发射后不管战术,将会在超视距 

空战中占绝对优势,如果把打击目标定位在预警机,以及执行轰炸任务的其他战术飞机 
上,优势就更有把握也更加明显;其三,生存能力强,MIG-31超音速机动性强、航程远 
,再加上以超视距攻击为主,结合发射后不管战术,不容易进入敌方的有效攻击范围。 
SU-27虽然比美制飞机机动性好,但超音速性能优势不明显,加上俄制导弹性能一般比美 

制导弹低,很难在以超视距空战为主的未来战争中掌握主动权。退一步讲,SU-27即使小 

有胜出,数量有限的SU-27也经不起消耗。敌方对我国的威胁主要来自空中打击,对MIG 
-31来说,它只要凭借超视距作战的优势消灭敌方轰炸机,就算完成任务,根本无须与美 

制战斗机一较高下。

--
我曾经爱过你
爱情,也许在我心中没有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又难过悲伤
但愿上帝保佑你
另一个人也会像我爱你一样
※ 修改:.hoo 於 Nov  6 15:03:00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4.2]
--
※ 转寄:.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202.118.224.2]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hoo.bbs@bbs.nju.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