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Aero
标  题: 半个世纪后的回忆:首飞国产歼5喷气式歼击机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Sun Feb 18 11:28:54 2007)

2007年02月17日 10:26 航空知识

  作者简介:

  吴克明,浙江萧山县(现杭州市萧山区)人。l949年毕业于湘湖师范学校。1949年5月杭
州解放,入浙江干校学习,8月被分配到长春中央航校四大队学习航空,11月进济南第五航
校学习。l951年初调空军第四师十团李汉英雄大队参加抗美援朝,屡立战功。荣获朝鲜人
民民主共和国国旗勋章一枚、军功章两枚,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l956年调沈阳飞
机厂任新机试飞主任。1956年7月19日,他驾驶中国自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五首
飞成功。1959年,我国自制成功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东风102(歼六)亦由他首飞及完成
全部试飞任务。1978年,调北京空军指挥学院从事外国空军教学工作,1988年8月以正师职
离休。

  吴克明

  整整半个世纪前的7月19日,在辽宁省沈阳市西机场,起飞了一架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
喷气式战斗机,9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我国试制成功新型喷气式飞机》为题报导
了这一鼓舞人心的消息。

  飞机作为人类圆飞天梦的工具之一,已存在于世界半个世纪,中国有志之士如冯如等
,也曾制造和飞天过,但由于旧中国统治者的短视和无能,中国人民在祖国天空见到天上
飞的飞机往往是和灾难共存。特别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利用飞机作为战争工具
,大规模屠杀和残害中国人民,新中国成立短短几年,1954年已诞生过第一架自己制造的
飞机,今天又跨出了坚实的一大步,生产出了作战性能卓越的喷气式战斗机,它标志着祖
国科技的飞跃和国防的巩固。因为它诞生于1956年,所以命名为56式,后来编入军队作战
序列叫歼五。

  喷气飞机是高科技产品

  在当时,喷气式战斗机科技含量高,工艺复杂,喷气推进技术用于航空不过十来年。
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人曾经个别地、试探性地用于对苏作战。第一次大规模用喷气式
飞机空中作战是20世纪50年代初的那场朝鲜战争,美国人动用了十几个联队近二千架飞机
在朝鲜上空打空战,绝大部分是喷气式飞机。中国志愿军空军也用了10个空军师的部队轮
流在朝鲜上空和敌人作战,但那时我们用的作战飞机是从苏联买来的,中国空军几乎和朝
鲜战争同时诞生,建军匆促,部队训练时间少,数量有限。但是,即使在这样困难的条件
下,我们也取得了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的战绩,这是美国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他们以
为这样高科技的作战工具——喷气式战斗机,要形成战斗力,没有十年、二十年是不行的
。难怪当时美国空军参谋长霍伊德·范登堡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出现了空
军。

  事实本来也应承认,喷气式飞机飞行速度快,当时已几乎可以赶上音速,使得在飞行
中会出现一系列高速空气动力特性,发动机、武器、机载仪器等不仅涉及科学面广,设备
精密,前沿科技含量高,制造工艺复杂,以56式飞机构造为例:一架飞机有14719种/2535
50个零件,再加上发动机、武器、无线电、电器、仪表,油、气、氧……等等系统进行组
合装配,光是系统工程的协调就极复杂了。何况飞机不是汽车,可以随便停靠。飞机在空
中,几十、几百千米也不一定有一个机场。在空中安全是第一位的,一个小零件的失能就
可以是致命的,是对安全的极大威胁。所以飞机这种高科技产品,对安全的认识,无论提
到如何严格的要求,都不为过。

  沈阳飞机制造厂(公司),前身是航空修理厂,在抗美援朝时期曾经支援前方修理飞机
和航空器材,也造过飞机携带的副油箱,为我志原军空军提供了很大的后勤支援。1954年
开始筹划新机制造工作,调集了大批人才,组织了坚强的领导班子,由在抗日战争时期领
导过山西牺盟会,全国解放后担任过工业系统重要职位的牛荫冠担任厂长,原沈阳五三兵
工厂模范厂长高方启担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以及其他地、市级领导干部担任书记及工厂
副职,并组建了几十个科室和车间,又从全国工交系统和大专院校调集大批科技人才和职
工。这支庞大的人数达到17000余人的航空制造队伍,组成了在军工系统排序为一一二的工
厂。厂房、设备也陆续添置就位,为引进先进制造技术,同时聘请了多达百人的苏联航空
专家作顾问,生产就此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1955年12月,工厂用苏联航空部件装配出一批喷气歼击机,我奉命接收这批飞机。当
时这种米格-17F飞机比较先进,我国空军只有二个部队装备它,一个是我所在的空四师十
二团,另一个是我刚协助他们改装完成的空十六师四十六团。当我去一一二厂接受试飞期
间,发生了一起令人振奋的大事,这就是刘少奇委员长和邓小平总书记亲临飞机工厂视察
,工厂上报航空工业部和空军,责成我向中央首长作新机汇报飞行表演。12月5日,两位中
央领导偕陪同的省、市等领导到达工厂所在地——沈阳北陵机场。我起飞了新组装的米格
-17F战斗机,在空中充分发挥了该机的性能,向中央首长展现了它的威力。汇报飞行结束
后,我向首长们报告了飞行感受,两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还专门接见了大家,并亲切地和我
进行了交谈。

  当得知这种战斗机性能大大优于我们在朝鲜战场上的美国战斗机时,刘委员长说:当
我们有了自己优秀的战斗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就更有把握了。邓总书记也接着说:是啊
!为了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我们就是要有自己的航空工业,而且是现代化的航空工业。
当时辽宁省省长黄欧东、沈阳市委书记焦若愚等省市领导以及工厂各级负责同志,都以能
聆听中央首长对航空工业的关怀感到无比振奋和欣慰,它不仅表明中国人民有坚决保卫祖
国领空安全的决心,也为中国航空工业指明了方向——要有自己现代化的航空工业。这使
大家深受教育和鼓舞,它是我们航空人永远的追求,是终身为之奋斗的精神力量。

  中央首长的指示,给飞机工厂职工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信心。大家以忘我的工作状态
,没日没夜地为试制全部国产战斗机而尽力。总装车间的员工吃住在车间厂房,甚至连续
工作达半月之久。累了打个盹,渴了喝口水继续干,有时甚至在吃饭时一手一个馒头,另
一只手还捧着图纸找基准;高方启总工程师总是深入车间办公,及时解决和协调生产中随
时出现的困难和矛盾;工人干部陈阿玉大胆革新型架校正变形,使全机样件按时对合成功


  我也有幸成为祖国航空工业系统中的一员

  自从1955年我和飞机工厂有了初步接触和认识,次年初夏,我随部队在吉林郑家屯基
地参加新机改装训练,突然接到邹炎师长的电话,要我立即回部队。他说:“接国防部指
示,调你去沈阳飞机制造厂任试飞主任,立刻报到。”我深知试飞工作的艰巨,深恐有碍
任务的完成,还是李永泰副师长的话提示了我,他说:“以前我们哪知道什么叫空战,不
都从实战中学来的么!”我牢记着“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告诫,来到工厂,光荣地成为
航空工业系统中的一员。

  工厂中所有的职工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请教的对象。我走访了全厂各个科室和车间
,向他们学习飞机制造中的所有部件和系统的性能、工作原理,还重点观看和体验了全机
静力试验,从中纠正和学习到许多新知识。以前我们在飞行中遇到正的大过载(以“G”作
量化单位)时,因受载载体(人、机)中的人感到“压得慌”,所以想当然也以为飞机的机翼
也被“压下去”了。当我看到静力试验时机翼蒙皮不仅受张力上拉,而且由于上下压力差
使翼尖被高高“压”起,加载到67%(即飞机允许使用最大过载值)时,经检查全机状态测量
点都显示正常,此时翼尖已几乎抬起有半米高,我认识到以前的“想当然”是错误的。

  试验在加快进行,加载到100%时略事停留,又继续加载到107%,一声巨响,于是迅速
卸载,试验已超额完成。战斗机的破坏载荷为正12 G,也就是预定的100%,而空中使用最
大过载为8 G,即67%,今天已超过设计目标,说明飞机各部结构强度余裕很大。

  我从一个螺钉、一个桁条的制作装配学习、观察,直到全机组装和静力试验,一点一
滴地向科技人员和工人师傅讨教,目的就在于未来试飞中能像庄子在《庖丁解牛》一章中
庖丁对牛结构了解那样娴熟于胸,使每刀下去皆中凑理。

  慎重备战

  全厂职工辛勤劳动的成果出来了,第一批三架56式战斗机终于现身,除02架已用于静
力试验,01架于1956年7月13日到达了外场车间,当时一一二厂自己的北陵机场正为迎接大
规模生产试飞在加紧翻修扩大,所以只好暂时借用沈西(于洪)机场作为外场试飞场地,沈
阳西机场对我并不陌生,航校毕业后第一次改装战斗机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我们抗美援朝
归来也经常驻扎在这里。现在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也将在这里首飞,令人无限振奋。


  我认识到这次任务的责任重大,它不仅是对全厂万余职工辛勤劳动的检验,更重要的
是这是关系到国威军威的大事,党和人民把这样光荣的使命交给了我,我怎敢有半点轻忽
和大意。我有充裕的时间作好了准备,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认真学习,有累积的飞行经验和
教训可资借鉴。我决心全力以赴保证这次首飞任务的顺利完成。

  首飞前夕,我认真按部队飞行前准备规定程序作完了各项准备工作,再一次回忆了座
舱内各种操纵系统的配置和操作顺序,各种飞行状态下仪表指示的判认,以便操作娴熟,
达到一眼扫去,即可确认数十只仪表的示度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任何一个指示超出常规值
,都逃不过我的视野。

  飞起来,人们才承认你

  飞机,造它就是为了飞天,飞起来才能显现出它的生命力。驾驭它翱翔天际,方能证
明它雄鹰般的矫健,拓展出它力量所在。现代飞机,特别是战斗机,是前沿科技的结晶。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从历史角度去审视这种科技成果的时候,都会把它作为一代文化积
淀去看待,把它当作文明进化史上的一个亮点去描述。中国人亲手造出了第一架喷气式战
斗机,也在科技领域、文明史上跨出了一大步。这一天就是证明它生命力的光辉日子。

  1956年7月19日一早,我们乘车来到沈阳市于洪机场。这是一个晴朗的北国盛夏的清晨
,我看了一下当天天气预报:少云,风速3~5米/秒,能见度>10千米,气温22~30℃,湿度
35~40%,是一个理想的好天。天气好,人们的心情更好。航行调度室把已经各级主管签批
后的试飞任务书递给了我,虽然任务书我早已熟记于胸,但今天我还是认真地读了一遍后
才工工整整地在任务书上签上名字。

  装着全厂职工的嘱托和期待,我带上飞行用具,走向56式0101号飞机。机务工作人员
在机旁列队迎候,听取了他们对飞机准备良好的报告后。我向大家问了好,在机械师袁奎
勇同志的协助下跨进了飞机座舱。看惯全是外文标识设备舱的我,今天坐在一眼望去都是
中文标牌的座舱中,一种亲切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终于飞上了自制的战斗机。

  这不禁使我想起几年前发生在这个机场的往事:1950年初冬,我刚从航校毕业加入飞
行员行列,因为抗美援朝空中战场的急需,我们这些只在航校飞过初、中两级教练机几十
个小时的毛头飞行员,要改装飞行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之一的米格-15。由于
时间紧,改装理论学习不系统,实践中又没有相应的教练机带飞,帮助改装的是苏联空军
一个团的建制,只靠苏联飞行教员口头介绍飞行经验,结合我们有限的飞行经历,加上双
方语言沟通不畅,翻译难免从中“截留”信息,所以飞行前无论在理论知识、飞行技巧的
掌握上都十分肤浅和夹生,这种情况下去飞行,也真够懵懂和无奈。但战争的需要,任何
冒险都是应该的,如果什么都要按部就班的去做,时间一错过,战争可能已经结束了,头
上或许只有敌人的飞机了,所以与其说当时的大胆行动,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是无私才无
畏(甚至有人贬说我们是无知无畏),反正我们真的无畏地飞起来了。中国空军掌握了先进
的喷气战斗机驾驶技术,掌握了先进的战斗技能,我们成功了。

  当然,意外也不是没有。我第一次飞行就闹过小笑话:进座舱启动发动机不熟练,还
是苏联机械师帮助我开的车。飞到空中,发现中间仪表板上有一个指示灯亮了,我不认识
俄文标记,只好用半生不熟的俄语问地面指挥台。因为我说不清楚,地面也就听不明白。
最后指挥员问是什么颜色的指示灯,我说是绿的,指挥员告诉我说:不用管它,你飞吧!
着陆后我问别人,才知道是后油箱用完,提醒关闭抽转油泵电门的指示。这个笑话中隐藏
着因时间仓促对座舱熟悉不够,有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同时也反映了外国文字标牌带来
的使用隔阂,如果当时座舱像今天一样标志着中国文字,对安全的隐患就会减少许多。

  我收回了遐想,接通了无线电,和塔台沟通联络,得到允许后启动了发动机,打开各
系统的控制阀,把飞机滑入起飞线,再次确认飞机和所有仪器工作状态良好后加大发动机
推力进入起飞状态,飞机像脱缰的骏马在跑道上急驰,20余秒后离开地面,腾身跃入蔚蓝
的天空。

  当人们在地面观看这架56式飞机时,它像一只报晓的公鸡,昂首向世人报告“中国人
民站起来了”。在空中,它变成傲视群魔的雄鹰,横空出世,警惕地捍卫着祖国的领空,
似乎在说,谁敢对我美丽的山河有半点觊觎的妄想,定叫它有来无回。

  飞机在空中划出一串串优美的曲线,表明飞机操纵自如,性能优良,发动机声响韵律
均匀有致,表明各系统运作完美。我按任务书规定方案完成了空中动作,驾驭着得心应手
的伙伴回场徐徐着陆。当把它滑向停机坪时,看到外场工作人员正列队高举“青年突击队
”的大旗,热情洋溢地欢迎它的归来。我一跨出座舱,就被人们当作胜利者的代表祝贺,
其实大家都明白,今天的胜利,是他们中每个人日夜辛劳的结晶,也是全厂所有职工忘我
工作的成就,是中国人民胜利的成果。

  向党、向人民报捷

  经过数十次性能检测试飞,包括各种极限飞行:如最大速度、最大马赫数、最大高度
、最大航程以及各类系统和武器试验等试飞。其中最大过载的试飞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在飞机静力试验中我们提到,56式飞机允许最大使用过载是+8G,垂直过载的含义是飞机升
力大于重力的比值,以“G”作单位,以“nZ”表示它绕横轴运动时所产生的力。飞机平飞
,升力等于重力,nZ 为1 G。作垂直曲线运动,升力大于重力的倍数就是多少G。假如一个
飞行员本身重65千克,当nZ 为4 G时他就要承受260千克的重力,没有飞行体验的人会感到
不太适应,因为这时抬手也有困难,脸部肌肉下拉,镜子里会看到你变形的脸;到nZ 为6
 G时,非专业飞行人员一般都会因头部缺血造成黑视,甚至昏迷,所以即使有经验的飞行
员在nZ 等于8 G时,也可能出现不适。何况试飞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检验飞机强度,
操纵飞机要达到nZ 等于8G。少了,完不成任务;多了,飞机会损坏,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
事故。

  在我试飞这个课目时,既没有资料可以参考,也没有人介绍经验以便借鉴,完全靠自
我摸索去做。有利条件是我长时间在训练和空战中经常经受高过载飞行的锻炼,体能适应
力较强(1959年在地面离心机上通过30秒9 G不失能的检查),所以预飞一次以后就掌握了大
过载的要领,顺利地完成了全部试飞任务。至此,56式0101号机各项设计指标都在试飞中
以合格标准画出了答案。1956年9月8日,国家验收委员会对56式飞机成功试制验收签字。
9月10日,沈阳飞机工厂召开国产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试制成功祝捷大会,中央军委副主席
,负责军工生产的聂荣臻元帅等领导到会祝贺。我驾着“中0101”号机在万人大会上空表
演,飞机滑跑不到300米就跃上蓝天,在人们仰望中作出绕X、Y、Z三轴旋转的各种特技动
作,显示了机动灵活的特性。每个工厂职工都为自己有幸给祖国雄鹰亲手添置一锤一铆感
到光荣和慰藉,竭力为伟大成就欢欣鼓掌。表演结束,我代表全厂职工向聂荣臻元帅报告
战斗机工作良好,代表空军向党、向军委报告,56式飞机空中战斗性能优良。

  56式战斗机(后称歼五)作为一个时期我空军主战机种,的确不负众望。许多英雄飞行
员驾驶着它,在国防前线,打击来犯空中敌人,击落过多种型号(如F-84G、F-86、F-101、
RB-57、AH-1……以及无人驾驶侦察机等)的敌机,它的英名,将永远光荣地铭刻在我国航
空事业史上。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19.237.154.6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