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在等待●李登辉同志永垂不朽), 信区: Aero
标 题: 飞机的尾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Dec 10 13:25:45 2003), 站内信件
发信人: falchion (她,如一朵莲花,清新又雅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飞机的尾旋 ZZ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Tue Dec 9 19:25:41 2003), 本站(ytht.net)
飞机在超过临界迎角后绕其自身的三根轴自转的同时、重心沿陡的螺旋线航迹急剧下降的
自发运动,又称螺旋(图1)。尾旋的特点是迎角大,约20度~70度;螺旋半径小,甚至只有
几米;旋转角速度高,可达每秒几弧度,下沉速度大,甚至达每秒百米。
尾旋不是飞机的正常飞行状态。但为了训练或研究的目的,某些高机动性飞机,如歼
击机、教练机,允许有意进入尾旋并改出。半机动性飞机,如轰炸机、侦察机以及非机动
性飞机,如旅客机、运输机,则严禁进入尾旋。由于尚不能保证飞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
意外地进入尾旋,多年来尾旋事故屡有发生。完整的尾旋运动由三个阶段组成,即进入阶
段、尾旋阶段和改出阶段。尾旋阶段又可分成尾旋过渡阶段和垂直尾旋阶段(图2)。垂直尾
旋阶段是研究尾旋的主要阶段。根据飞机是由正飞或倒飞进入,尾旋分为正尾旋和反尾旋
。根据尾旋时飞机俯仰角的不同,尾旋分为陡尾旋、缓尾旋和平尾旋(图3)。根据尾旋时运
动参数是否随时间而变,尾旋可分为稳定尾旋和不稳定尾旋。
改出尾旋的关键是首先要能制止自转,然后设法减小迎角,使飞机进、入俯冲,最后
由俯冲中改出。针对不同的尾旋形态,人们已研究出多种改出正、反尾旋的操纵方法。如
对正尾旋,有“先蹬反舵、再前推杆、副翼中立”的所谓“标准改法”;还“脚蹬放平、
杆居中位、副翼中立”的所谓“三中立”改法;还有“脚蹬放平、杆中立、顺尾旋方向压
杆”的所谓“平中顺”改法等。采用失速特性较好的翼型和机翼平面形状,尽量使质量沿
机翼机身分布合理,减少大迎角时机翼、机身对尾翼的遮蔽和平性对垂性的遮蔽以提高舵
面效率等,是保证飞机具有满意尾旋特性所经常采用的设计措施。
--
※ 来源:.一塌糊涂 BBS http://ytht.net [FROM: 159.226.125.165]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