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itcch (大师~~), 信区: Aero
标 题: 中国X系列战机:歼教7红外成像吊舱验证机(图) (转载)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Thu Jan 6 12:36:26 200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reen 讨论区 】
发信人: Tupolev (逆火),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X系列战机:歼教7红外成像吊舱验证机(图)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Jan 6 01:02:00 2005), 转信
http://www.qianlong.com/ 2005-01-04 17:43:32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5/01/04/050104miljj7.jpg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5/01/04/050104miljj71.jpg
歼教7红外吊舱验证机由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研制,
主要用于空中和地面军用目标红外辐射特性的飞行测量与研究。
歼教7红外吊舱验证机主要由九个分系统组成:机载红外热成像测量系统、机载红外光谱分布测量系统、机载红外辐射强度测量系统、电视跟踪与伺服控制系统、机载激光测距机系统、机载GPS测量系统、机载数据采集与记录系统、测量控制与显示系统、吊舱环境控制系统。
根据任务的需要,每次飞行测量时只使用上述红外测量系统中的一种。
红外测量吊舱吊挂在国产歼教7飞机机身原副油箱位置处,它可实现沿飞机纵轴正向、反向180°两种挂装方式,可分别用于测量目标机前半球和后半球的红外辐射特征。根据高速风洞试验与试飞验证结果,载机携带红外吊舱后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到M1.5。
红外吊舱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头部、中段和尾段。头部半球内装载电视跟踪、激光测距和红外测量设备。吊舱头部是一个陀螺稳定的二自由度平台,可实现变方位的手动或自动电视跟踪。实际飞行测量过程中,先由电视跟踪系统捕获空中或地面目标,再由红外测试设备进行实时测量。激光测距机用于精确测量吊舱载机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吊舱中段装载机载数据采集与记录分析分系统、主控计算机、电视跟踪伺服系统以及吊舱电源分配器等。电视、红外图像分别记录在两台视频图像记录器中;红外数字图像、红外光谱、辐射强度数据及载机常规飞行姿态等参数则被记录在数据采集系统中,以供地面回放和事后数据处理。
吊舱尾段装载蒸发循环制冷的吊舱环境控制系统。通过专门设计的空气管道,将冷空气或热空气分别送入吊舱的中部和头部,确保吊舱头部及中部的光电设备能够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下可靠地工作。
目前,美国仍在服役的典型机载红外测量系统有波束寻的器评价系统(BASES)和超声速机载红外测量系统(SAIMS)。通过试验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这套“机载红外测量吊舱系统”经过分别换装三种不同的红外测试设备,可实现美国上述两种机载测量系统的全部功能。(文章节选自 航空工业出版社《飞在前面——推动航空技术发展的试验研究机》一书 主编:吕杰)
--
KAKAKAKAK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23.225.15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3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