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婴儿), 信区: Aero
标 题: “昆仑”展翅撼长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May 29 12:30:23 2004), 站内
http://www.avic1.com.cn 2004/02/10
2002年7月9日,我国独立自主地研制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发动机—
—“昆仑”发动机,通过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设计定型。“
昆仑”发动机的研制成功结束了我国以前只能仿制、改进国外航空发动机的历史,
标志着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翻开了自主发展的新的一页。
“昆仑”发动机的研制历经了18年的艰难过程,作为主承制单位——黎明公司与六
O六所设计单位及其他制造单位风雨同舟,攻坚克难,为“昆仑”发动机的试制成
功洒下了辛勤的汗水。“昆仑”的研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黎明公司无
论从设备和技术力量上都存在着不足,面对困难,公司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体
职工以“振兴航空为我责”的精神,迎着困难上,奋力工作,确保研制工作的顺利
进行。
80年代初,在得知研制“昆仑”发动机的设想后,黎明公司主动开始收集国内外先
进技术情况,改造生产条件,抽调最有经验的技术骨干组成研制班子,启动关键技
术的攻关活动。1984年初,第一批设计图纸运到厂后,公司全面展开了整机研制工
作。当年10月,2000多件专用零组件的近5000份工艺文件全部完成,并于第二年3
月完成了全部几千项专用工装的制造任务。
研制过程中,出现一些技术故障和技术问题,黎明职工本着眼睛向内的原则迅速整
改,甚至多次将同批件全部报废,重制新件,确保整机研制工作不受影响。在生产
线上,多项任务生产安排有困难时,想尽办法确保新机生产不受影响;在关键岗位
上,都安排有加工经验的专职人员。80年代,黎明公司经济形势比较困难时,仍然
确保“昆仑”发动机研制经费的使用。
“昆仑”发动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的先进发动机,无论是设计、工艺技术,还是在原
材料的选择上,都融入了当今世界先进发动机的设计、制造技术,同时一些新工艺
、新技术通过试验考核,需要进一步完善,这给研制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他
们选定30余家单位参与攻关,在黎明公司设立了现场指挥部,由黎明公司出任现场
总指挥;并按研制技术分类管理体系,在总设计师的领导下,型号总冶金师、总工
艺师和副总质量师,负责产品试制全过程的材料技术、冷热加工工艺技术,团队加
工件号分工,现场质量管理以及外购器材供应商资格审核和过程控制等。在尽全力
完成这些工作的同时,黎明公司自身承担了近200项攻关项目,其中68%以上被列
入部级重大制造技术攻关项目,全过程参加攻关的人员达260多人。
攻关过程是向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冲击的过程,也是对参研者意志、能力、责任心
的严峻考验。早在1984年,公司就开始进行低压涡轮叶片定向结晶铸造攻关,是我
国最先启动这项技术研究应用的厂家。在攻关过程中,公司集中了铸造技术方面的
主要力量,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专家的指导下,奋斗7年多,先后攻克了晶粒控
制、热处理工艺、性能、强力磨削加工等多项关键;试制产品的合格率也由最初的
20%上升到70%,满足了发动机研制的需要,为我国推广应用定向结晶铸造技术铺
平了道路。在发动机火焰筒攻关中,由于火焰筒两壁的间距特别小,手伸不到焊接
部位,给焊接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完成任务,全国劳动模范、公司高级技师郭维
林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请教专家,制造了17种通用夹具。
“昆仑”发动机研制之路是艰辛的、曲折的,黎明职工经过6届领导班子成员和两
代科技人员与工人18年的艰辛奋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在中国的航空事业发
展的历史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80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