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oon (火狐), 信区: AerospaceScience
标 题: 发射中国第一颗卫星的回忆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May 4 12:17:33 1999), 转信
发射中国第一颗卫星的回忆
--------------------------------------------------------------------------------
中国的卫星工程是1965年正式启动的。经过5年的努力,于1970年3月将两颗
东方红1号卫星和一枚长征1号运载火箭研制生产出来。4月1日,卫星和火箭运到
了发射基地。4月17日进入了发射阵地的测试检查和最后发射阶段。
担负运载火箭试发射任务的是某部二中队,当时我在该中队三分队任分队
长,现任总装备部副部长的胡世祥当时是运载火箭发射点火的操纵员,还有刘雨
均、阎长荣、徐祥国等不少后来成为卫星发射试验骨干的同志,当时都在该中
队。二中队是我国最早组建的火箭发射中队之一,曾出色地完成了多次大型发射
试验任务。
4月23日晚饭后,我带领分队跑步进入发射场,给全分队下达了任务:“今
天晚上的任务是进行综合检查。这次综合检查,火箭和卫星的所有系统都按发射
程序启动,并按飞行程序工作,是最后一次,也是最接近实战的一次模拟飞行。
这次检查完毕,参数合格了。火箭和卫星的测试就算结束了,就进入加注发射阶
段了。但是,现在是夜间操作,能见度差,这几天大家也比较疲劳,容易出现操
作差错和失误。为此,要求大家一定要严格按照周总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
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指示,集中精力,认真操作,过细地观察每一个现象,
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不留下任何隐患。”
这次卫星、火箭各系统都参加的综合检查,任务领导小组的成员几乎都到地
下室坐镇了。基地司令员李福泽就坐在我身后。
进入模拟飞行前“一分钟准备”程序后,整个地下室异常肃静。
我按程序下着口令:“按通舵机。”
胡世祥搬动“接通舵机”开关。
在脐带塔上的罗孝先、刘雨均相继报告:“一级舵机启动!”“二级舵机启
动!”
我下了“转电”口令,胡世祥扳下了“转电”开关。
“点火。”我又下了一个口令。
我下达了“起飞”口令,火箭尾段操作手陈宪军迅速拔下起飞压板,然后报
告:“起飞压板拔下。”
模拟飞行中,陈宪军和段守顺先后报告说:“舵机抖动比较大。”
模拟飞行结束了,胡世祥、吴广照、吴志雄三位操纵员仔细地判读了测试数
据,发现姿态输出偏大,舵机抖动也偏大。
针对这一问题,基地和七机部试验队的技术人员一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今天的风比较大。测试数据反映的输出偏大,我看主要是由于风大引起
的。”试验队的张芷荣说。
“风大,引起火箭晃动,陀螺仪敏感的姿态信号增大,会使输出偏大。但还
有一种可能。就是陀螺仪性能变化,也会引起输出变化。我最担心的是后一种情
况。”胡世祥说。
“有这种可能。提议重新做一次总检查,和这次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试
验队的陈东明说。
作为发射阵地指挥员的杨桓,归纳了大家意见,决定再做一次总检查,但卫
星不参加。
再进行一次总检查,测试结果和上次的规律一样,说明火箭本身没有问题。
4月24日凌晨2时,我们从地下室出来,这时天空一片漆黑,风仍刮个不停。
我心里想:“明天晚上会是好天吗?”
回到中队驻地,我们匆匆吃了点夜餐。在食堂,碰到了二分队的分队长陈长
安、副分队长古笃荣、技师徐行,他们刚吃完饭,准备去发射场进行加注准备。
陈长安问了问我们的测试情况,我简单地对他们作了回答。
加注工作从凌晨5时45分开始,先加注偏二甲肼,后加注硝酸,上午10时35分
结束,进展还算顺利。
加注结束后,陈长安组织二分队卸下加注管路和加注连接器。当陈宪华卸下
最后一个加注连接器时,突然从火箭中喷出一股黄烟,并伴有漏液。
“不好了!”陈宪华知道,刚卸开连接器时,从管路端喷出一些残余推进
剂属于正常现象,但从火箭端喷出就不正常了。他来不及多想,将连接器再次连
上,但并未彻底堵住,仍冒黄烟并有滴液。
这时发射场坪和塔架上已经弥漫了黄色的浓烟和呛人的气味。
经过35分钟的紧张工作,故障终于排除了。
4月24日下午17时整,我带着三分队进入发射阵地。中队长张积华交给我一
张纸条,上面写着:
“4月24日15时15分,周总理打电话给国防科委罗舜初副主任,指示说:
‘发射卫星的事已于23日向毛主席报告了,主席批准发射。希望大家鼓足干劲,
过细地做工作,要一次成功,为祖国争光’。”
下到发射场坪时,天正黄昏。天空仍然有云,虽然看不见落日余晖,但西边
那片云层像火烧似的,影映着远处的群山,十分壮观。
我离开了发射场坪,进到了地下室。这时,地下室里已经坐满了各单位的领
导和各系统的专家。卫星已经开始了发射前的加电测试。我在指挥位置坐好后,
指挥控制系统开始加电。
20时整,指挥员下达了“1小时准备”的口令。
“卫星应答机出现故障。”卫星指挥员报告。
大家听到后,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窃窃私语地
议论着,地下室顿时引起了一阵小小的噪声。
“请大家安静。”现场指挥员说。
七机部副部长钱学森对李福泽小声说:“这个故障必须解决,否则,将会影
响卫星跟踪测量的精度和预报的准确性。”
李福泽果断地下达命令:“向中央军委报告:推迟发射,查清故障。”国防
科委副主任罗舜初接到报告后,迅速报告了周总理。
周总理同意推迟发射,并强调:“必须把应答机的问题解决好。”
卫星测试人员沉着冷静地分析,很快找到了故障点。故障原因是地面信号源
性能下降,功率太低,因而造成触发不良。更换了地面触发信号源后,测试信号
就正常了。
“卫星应答机故障排除。”卫星测试指挥员报告说。
21时,准时下达了“30分钟准备”的口令。
21时34分,发射场指挥员下达了“1分钟准备”的口令,然后按程序依次下
达了“转电”、“牵动”、“开拍”、“点火”的口令。
21时35分,胡世祥按下了发控台上的“点火”按钮。
“起飞。”21时35分44.7秒,运载火箭在熊熊烟火的烘托下,伴随着“轰
隆轰隆”的咆哮声,离开了发射台,直向太空冲去。这震撼着大地的咆哮声,仿
佛向人们欢呼,向世界宣告:由我———大地托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颗卫
星,离开发射台,奔向太空了!
运载火箭离开发射台的时间,由时间统一系统送到了各台光学经纬仪、雷
达、遥测设备,送到了各个卫星跟踪测量站。同时,通过调度电话将“起飞”口
令传给了所有参试单位和参试人员,也送到了北京国防科委指挥员那里,送到了
周总理办公室。
“程序拐弯。”
“飞行正常。”
最后撤回到地下控制室的操作人员,听到“飞行”正常的口令后,一窝蜂似
地涌出了地下室,跑到发射场坪,以便能亲眼观看火箭升空的壮丽景观。我们因
为有指挥操作任务,只能竖起了耳朵,专心致志地聆听着调度电话中传来的火箭
飞行情况。
听到“卫星入轨”的口令后,地下室的人员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大家
热烈地鼓掌,互相握手,互相祝贺。
接着又从调度中传来了另一个振奋人心的口令:“湘西站跟上了卫星,遥测
信号正常,收到《东方红》乐曲。”
“成功了!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了!”大家情不自禁地欢呼了起来。刘庆
贵(摘自《工人日报》)
--
——— Hi,有空来坐坐。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5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