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婴儿), 信区: Aero
标 题: 【科普】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Mar 7 19:48:51 2004), 站内信件
作者:lnsky
转自虚幻
http://www.war-sky.com/cgi-bin/view.cgi?forum=18&topic=3739
这次,写今年将要登台亮相的最后一个型号,长征二号丁,也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
的。
长征二号丁和长征二号丙一样,是一种二级液体运载火箭,从名称上来理解,好像长征二
号丁是长征二号丙的后续型号。实际上并非如此,长征二号丁是长征四号(A)运载火箭研
制并发射成功后,为了适应发射新一代返回式卫星的需求,上海航天部门将长征四号(A)
的一二级组成了一种两级火箭,执行低轨道卫星发射任务,这便是长征二号丁。先研制出
三级火箭,再取一二级研制新型火箭,这种反常规的火箭型号衍生方式在中国航天史上也
是唯一的一次。
http://www.war-sky.com/usr/18/18_3739_1.jpg
图1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外观
http://www.war-sky.com/usr/18/18_3739_2.jpg
图2 长征二号丁火箭布局图
http://www.war-sky.com/usr/18/18_3739_3.jpg
图3 长征二号丁技术参数
注:以上均为01批状态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目前已经研制发射了两个批次,01批共发射了三枚,目前正在服役的
02批。长征二号丁虽然在长征系列火箭中属于一个不太起眼的小字辈,因为就运载能力而
言,它只有二级,又没有捆绑助推器,显然无法与长三系列,长二捆等相提并论;论名气
,它也不象发射外星的火箭那样名声在外,但01批的长征二号丁的发射却有一个相当有趣
的现象,总是在中国航天遇到挫折的时候发射,而且总是能力挽狂澜。
1992年8月9日,长征二号丁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此前中国航天已经遇到了1991
年末的长征三号发射失败和1992年3月22日的长二捆发射澳星紧急关机两次挫折。长征二号
丁当天下午16时点火升空,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一号乙”送上了轨道,扭转了中国航天
发射的不利局面。然而这发火箭发射时,中国航天的高层人物几乎都不在现场,他们都在
西昌为澳星B1再发射作准备。5天以后的8月14日,长二捆再次发射澳星成功,使得长征二
号丁的这次成功被淹没在了庆祝长二捆发射成功的狂潮中。不过这两次发射也创造了中国
航天连续两次发射时间间隔最短的记录。
http://www.war-sky.com/usr/18/18_3739_5.jpg
1992年8月9日,长征二号丁首次发射成功
http://www.war-sky.com/usr/18/18_3739_6.jpg
图5 长征二号丁第二次发射
1992年7月3日,长征二号丁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第二颗返回式卫星一号乙,此前的
1994年4月2日,风云二号01星在厂房测试中爆炸被毁;1993年10月16日的第15颗返回式卫
星回收失败,使中国卫星事业再次处于不利局面。长征二号丁发射的这颗返回式卫星15天
后回收成功,再次扭转了形势。然而国产卫星的形势没扭转过来,从长征二号丁的第二发
到第三发,也就是第二颗返回式卫星一号乙和第三颗返回式卫星一号乙发射之间的两年多
里,中国只有一颗国产卫星上天,就是未能定点运营的首颗东方红三号。
http://www.war-sky.com/usr/18/18_3739_7.jpg
图3 长征二号丁第三次飞行,拒拍摄这张照片的记者回忆,他当时离火箭只有200米的距
离。
1996年10月20日,长征二号丁第三次成功发射了返回式卫星一号乙,这次发射,长征二号
丁面临的压力更大,先前的2-15失败和8-18失败几乎是中国长征火箭的声誉丧失殆尽。这
次发射还是中国航天迄今连续33次成功发射的起点。
2003年11月3日,长征二号丁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发射工位发射了新型返回式卫星,这
也是长征二号丁02批的第一次飞行,和01批相比,长征二号丁在外观上的最大变化是增加
了稳定尾翼。按照官方媒体的话来说,“箭上采用了许多新技术,与以往发射的长二丁火
箭相比,运载能力、入轨精度和飞行可靠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具有可发射多种类型有
效载荷的适应能力。”
今后我国还将发射一系列的返回式卫星,而长征二号丁,也将是承担发射的主要工具。
http://www.war-sky.com/usr/18/18_3739_9.jpg
新火箭,新卫星,新塔架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 修改:.dxmxqe 於 Mar 7 19:50:45 2004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6.28]
※ 修改:.dxmxqe 於 Mar 8 17:58:42 2004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6.2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