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婴儿), 信区: Aero
标  题: 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空间环境示意图”即将绘制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Apr 16 15:26:38 2004), 站内信件

(2004-04-16 11:03:30)
 
    本报北京4月15日讯(记者马晓中 通讯员唐文俊)记者从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获
悉,截至今天13时,“神舟”五号飞船轨道舱在太空运行半年,共环绕地球飞行289
0圈,达到了预期设计寿命,空间科学实验取得丰硕成果。 

    “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月
16日凌晨5时36分,返回舱与轨道舱进行了分离,返回舱载着航天英雄杨利伟于6时
26分成功着陆,轨道舱继续留在太空按预定轨道运行,完成后续空间科学实验。 

    据了解,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科技人员每天都要对“神舟”五号轨道舱进行测控
,累计跟踪圈次达600余圈,先后成功实施了5次轨道维持和8次飞行模式转换等重大
控制,实施数据注入400余帧,发出遥控指令2000余条,确保了飞船轨道舱安全准
确地留轨运行。尤其是通过科技人员精确巧妙的测控,轨道舱多次避免了太阳风暴的强烈
干扰,有效地维持和控制了轨道的衰变和燃料的最优消耗,确保了轨道舱按预定轨道安全
运行和综合寿命的延长。 

    据有关专家介绍,飞船轨道舱在太空运行期间,利用舱内有效载荷顺利开展了空间环
境监测、空间定位、对地观测等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其中,许多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
获取了一大批有价值的科学数据。目前,科技人员正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下一步
,他们将拓宽对空间环境领域的监测内容,在第二期的载人航天工程中绘制出更详细的飞
船轨道——“空间环境示意图”,为航天员出舱活动以及建立空间实验室提供有力保障。
 

    经过对“神舟”二号、三号、四号飞船轨道舱的跟踪、控制和管理之后,北京航天指
挥控制中心已掌握了对飞船轨道舱实施长期管理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尤其是在燃料最优化
分析利用、偏航机动控制误、对日定向工作模式以及轨道衰变和陨落分析等方面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摸索建立了一整套低轨道航天器长期管理飞控的工作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我国今后近地轨道航天器长期运行管理,特别是载人航天工程后续工作中空间交会对
接实验任务,进行了重要的技术和人才储备。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172.16.3.6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