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在等待), 信区: Aero
标  题: 神5任务及相关信息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Oct 25 20:24:26 2003), 站内信件

中国航天报2003-10-16


发射前8小时,一个十几公斤的铅制小箱子被放进飞船座舱航天员座椅下面,里面有一粒黄
豆大小的放射性γ源,在返回舱距地面1米时,由它来精确测距,并通知缓冲发动机点火。


回收系统在飞船1800多公里的陆上飞行轨迹上设置了5个陆上着陆场及应急救生点,要求6
小时内接回航天员。海上有3个救生区,跨度5000多公里,每个区两艘搜救打捞船。

前4艘飞船都是采用自动脱伞方式脱伞,而这次却要航天员自己来执行脱伞动作,这是他着
陆后做的第一件事。据介绍,这主要是怕出现返回舱防热大底没有抛开,高度感应器出现
误操作,提前下达脱伞指令,使返回舱还未落地就脱伞了。

俄罗斯飞船的着陆范围一般在30公里左右,神舟飞船稳定在10公里左右。

神舟飞船无论从里面还是外面,不超过3秒就能打开舱门。

1964年12月8日,双子星座2号发射,火箭点火1秒出现故障,紧急关机。航天飞机第19次飞
行时,点火3秒,紧急关机。92年3月22日,长二捆4个助推器中2个未能正常点火,火箭失
稳,点火7秒紧急关机。逃逸塔救生曾被使用过两次。

海上3个应急救生区,A区长955公里,B区长800公里,C区长360公里,共配备了6艘打捞船
和少量直升机。

着陆区在内蒙古中部和西部的主副着陆场、华北、华南地区、四川中部地区、澳大利亚、
巴西、美国、非洲和阿拉伯地区。

航天服可连续6个小时保证航天员的氧气供应。

在神舟4号的飞行中,先后注入了17次应急返回参数,均准确无误。

返回舱配备了相互独立的两个伞舱,主伞和备份伞不会相互影响。

1997年3月15日,067基地为长二F研制的二级发动机试车到384秒时,发动机喷出的火焰变
成黄烟,一分多钟后发生爆炸。

1989年7月,863-204专家组完成的《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行性及概念研究
综合报告》提出,第一步,2000年左右研制出初期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多用途飞船;
第二步,2015年左右研制出先进而经济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两级水平起降的空天飞机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