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Aero
标  题: 总设计师详解神舟六号十二大新特点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2 10:20:57 2005), 站内

www.XINHUANET.com  2005年10月12日 09:50:5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酒泉10月12日电(记者白瑞雪、孙彦新、徐壮志)船,还是那艘“
船”;箭,还是那支“箭”——与两年前的神舟五号飞行相比,具有突破性意义的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究竟有些什么不同?  

    不同点一:一人到两人。神舟五号只有杨利伟一个乘客,神舟六号增加为由费
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组成的乘组。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人数的增加给飞行任务的各个环节和工
程各系统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比如,携带的装备要增加一倍,两名航天员存
在协同配合的问题,等等,所以这次航天员的训练也是以乘组形式进行的。双人飞
行,比单人飞行更能全面地考核飞船和工程其他系统的性能。  

    不同点二:一天到多天。神舟五号仅飞行21个小时,绕地球14圈,距离总
计60万公里。神舟六号要在轨运行多天,飞行圈数、距离必然大大增加,费俊龙
和聂海胜将成为飞得最远的中国人。  

    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于志坚:在空间停留的时间越长,意味着发生问题的概
率越大,飞行控制也远比神舟五号复杂。我们对计算机终端进行了更新,数据记录
方式也实现了更新换代。神舟六号制定了在轨运行时的150余种故障模式和对策
,如果故障严重,飞船在每一圈都能应急返回。  

    不同点三:一舱到多舱。神五飞行中,杨利伟一直待在返回舱内,也没有进行
空间科学实验操作。但这一次,两名航天员要从返回舱到轨道舱吃饭、睡觉并进行
空间科学实验。这是我国第一次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飞船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逸东:科学试验如果没有人的参与,试验的
内容和效果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试验无法事先设定好
,试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根本无法预料到的情况,需要科学家根据这些情况采取措
施,这必须要有人的参与。所以说,人的参与将使空间科学试验实现质的飞跃。  

    不同点四:航天员的“衣”。神五飞行中,杨利伟一直穿着航天服,而这次两
名航天员要脱下航天服到轨道舱活动。  

    陈善广:中国航天员现在穿的是舱内航天服,实际上它不仅仅是服装,更是载
人航天的个体防护保障系统。这次使用的航天服与上次杨利伟穿的一样,只不过杨
利伟没有脱过。航天服重量近11公斤。在地面上,航天员穿脱一次常常大汗淋漓
,经过训练,他们都能在两三分钟内完成穿脱,失重条件下可以更快。  

    不同点五:航天员的“食”。神五飞行的21个小时里,杨利伟吃了些小月饼
,喝的是矿泉水,而这次,航天员吃上了热饭热菜。  

    陈善广:中国人喜欢吃热餐,飞行时间短的话吃点心、喝凉水还可以对付,但
时间一长就不好受了。所以这次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个食品加热装置,能在十几分钟
里加热食物。神舟五号上有十几种食品,杨利伟只吃了三五种。这次带了50多种
,香菇菜心、牛肉丸子等,吃饭的时候还可以喝奶油浓汤或咖啡、绿茶等饮料。 

    不同点六:航天员的“睡”。杨利伟躺在座椅上睡了两觉,其间熟睡有半个小
时。这次飞行,两名航天员睡觉时间增多了,而且要用上太空睡袋。  

    陈善广:飞行时间加长后,航天员必须有足够的睡眠,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和
科学实验的正常开展。这次,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我们用保暖织物设计了太空睡
袋,固定在轨道舱舱壁上。如果要形容“神舟”六号航天员睡觉姿势的话,应该是
“挂”着睡的。  

    不同点七:航天员的如厕问题。杨利伟在太空没有上厕所,神舟六号飞船首次
在轨道舱里装备了大小便收集器。 

    陈善广:在太空上厕所是个麻烦事。我们的航天服里有一个类似于“尿不湿”
的小便收集装置,这是上次飞行中杨利伟惟一能够使用的“厕所”。这次我们增加
了一个大小便收集器,能够强力吸走排泄物,同时通过除臭装置除去异味。这个吸
尘器式的“太空马桶”在太空中是否方便好用,是这次任务需要验证的一个问题。
  
    不同点八:飞船更舒适。基于两人多天的飞行任务,神舟六号飞船首次全面启
动了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 

    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通过110多项技术改进,这艘飞船提高了冷
凝水汽的能力,确保飞船湿度控制在80%以下,改进了座椅的着陆缓冲功能,不
仅保护了航天员,还能让他在返回途中座椅提升仍然可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另外
,因为人数和设备的增加,神六比神五飞船重了200多公斤。  

    不同点九:火箭更安全。与上一枚火箭相比,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长征二号
F”型火箭有75项技术改动,更加安全、可靠和舒适,也有了更多的功能。 

    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世界上不少航天事故都是火工品爆炸造成的,
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这枚火箭第一次在点火装置上增加了火路安全机构,把火
工品爆炸的风险降到了最低点。同时,我们用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了减小了上升
段的震动。这枚火箭上还第一次安装了摄像头,可以把火箭从起飞到船箭分离等动
作的画面实时传回,以帮助地面更加准确地观测和判断火箭状态。 

    不同点十:副着陆场首次启动。与神舟五号着陆场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次
飞行任务首次全面启用了位于酒泉附近的副着陆场。  

    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侯鹰:由于目前技术条件的限制,我们还无法对多天内的
气象变化进行精确预报。因此,在选择飞船发射窗口时,无法保证主着陆场的气象
条件适合降落。副着陆场与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相隔1000
公里,可以起到气象备份的作用。所以,主、副着陆场都配备了必要的搜救装备和
人员,在飞船运行期间都全面启动,做好迎接飞船着陆的准备。 

    不同点十一:发射更成熟。7月6日发射的实践7号卫星,8月2日发射的中
国第21颗返回式卫星,8月29日发射的第22颗返回式卫星,加上神舟六号飞
船,3个月内发射“三星一船”,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写下了发射最频繁的记录。

    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陆晋荣:航天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高,因为很多环节需要
人来操作。人都是会犯错误的,航天技术保障措施不足以保障每个环节都准确无误
,所以只能靠科学的组织管理和复杂的检查测试。卫星发射同时也是对神六发射设
施设备的检验,应该说,发射和测试技术更成熟了,我们也更自信了。  

    不同点十二:航天人更年轻。尚志、张柏楠、刘宇、陈善广……在神六飞行任
务各系统的“老总”中间,记者发现了不少40岁出头的年轻的新面孔。神舟五号
七大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平均年龄53.6岁,神舟六号为48.7岁。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一个重大成就在于,用十
几年时间培养了一支新的航天人才队伍。现在,飞船、火箭队伍中35岁以下的人
已经占80%,其他系统关键技术岗位上也不乏二十多岁的骨干。这支队伍很年轻
,长期在一线工作,积累了经验,增长了知识,而且是在载人航天工程这个高度严
格的环境和伟大的精神氛围培育中成长起来的,所以现在都能够挑大梁了。把担子
交给他们,我们这一代人很放心。(完)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修改:·dxmxqe 于 Oct 13 09:34:20 修改本文·[FROM: 219.217.250.132]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