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婴儿), 信区: Aero
标  题: “神舟三号”成功返回 返回舱近日运北京研究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May 19 21:01:44 2004), 站内

新华网 (2002-04-01 18:51:27)  稿件来源:新华社  
  
  新华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奚启新 田兆运 俞铮)中国第三艘无人航天飞船
经过近7天太空飞行后,今天16时5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飞船顺利
完成原定的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 

  北京时间16时03分,当“神舟三号”飞船环绕地球飞行第108圈到达南
大西洋上空时,守候在那里的“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向其发出了返回指令。飞船
接到指令后,即由飞行姿态调整为返回姿态,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随即制动发动
机点火,推动返回舱穿越大气层,向预定的落地区域飞去。 

  飞船返回舱穿越大气层后,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回收区域成功实现软着陆。担负
飞船回收任务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陆场站及时发现了目标,在陆军航空兵部队和
空军部队配合下,成功回收了飞船返回舱。 

  科研人员在回收现场开启返回舱,取出细胞生物反应器和蛋白质实验装置,对
其实施了保护措施并立即搭乘专机运回北京。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负责人说,飞船返回舱将于近日运回北京,中国科学院和航
天科技集团公司科研人员将对返回舱及舱内的科学实验仪器和实验样品进行技术分
析和科学研究。飞船轨道舱继续留轨运行,进行空间科学和应用试验。 

  他说,“神舟三号”的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
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
理活动参数。 

  航天专家指出,“神舟三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利用飞船开展空间科学
研究和空间资源开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神舟三号”飞船搭乘“长征三号F”运载火箭于3月25日22时15分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环绕地球共飞行了108圈,耗
时6天零18个小时。 

  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其实施统一的指挥调度,西安卫
星测控中心有关测控站和停泊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上的4艘“远望号”远洋
航天测量船对“神舟三号”进行持续跟踪、测量与控制。(完) 

    新闻资料:载人飞船返回过程   

  新华网北京4月1日电 载人飞船返回地面,一般需要经历4个阶段:制动飞
行阶段、大气层自由下降阶段、再入大气层阶段、着陆阶段。 

  航天测控指挥部门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飞船控制程序指挥飞船调整飞行姿态
,完成“掉头”动作,原处于后位的返回舱和推进舱变成前位,轨道舱和返回舱分
离,完成“开锁”;轨道舱启动电源,各系统进入工作。 

  飞船控制程序点燃发动机,执行“制动”指令,返回舱和推进舱逐步减慢飞行
速度,降低轨道飞行高度,向预定着陆区飞行。 

  测控指挥部门向飞船发指令,使返回舱与推进舱实施分离,返回舱处于无动力
飞行状态,当飞行高度约距地面80到40公里之间,以每秒约8公里的速度飞行
时,与大气层产生剧烈磨擦,成为闪光的火球,同时产生等离子层,形成电磁屏蔽
。 

  飞船继续降低高度,启动着陆系统,拉出天线,抛掉底盖,打开主降落伞,飞
船在距地面不到10米高的空中,返回舱在缓冲发动机作用下,安全平稳着陆。(
完)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9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