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iki (我有n个梦之Ver.2005), 信区: AerospaceScience
标 题: 在北京航天指挥中心感受飞船升空辉煌时刻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11日09:14:26 星期三), 站内信件
http://www.sina.com.cn 2001/01/11 07:31 北京晨报
昨天凌晨,“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本报记者特意赶到位于京郊北京航天指挥
控制中心,在“航天中枢”里感受“神舟二号”刺入苍穹的辉煌时刻。
闪烁的数据记录飞船的脉搏
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直接连接着酒泉发射基地,发射场的一举一动和任何一个数
据的改变都在指挥中心的监控之下,它和遍布国内和三大洋的测控站(船)紧密相连。这
里能密切跟踪火箭和飞船的行踪,并发出控制指令。中心科研设施共有千余台,已成功
指挥“神舟一号”飞船的升空回收任务。到过发射现场的“老记”们说,发射场最紧张
的是火箭点火升空撕裂空气的瞬间。那种震耳欲聋的声响让人陡生一种恐惧。但随着火
箭喷着烈焰升腾,现场将渐渐恢复寂静。而在指挥中心,你除了能从大屏幕感受到现场
的刺激外,还能强烈地感受到“这里的紧张静悄悄”。因为这里无数闪烁的数据都仿佛
是飞船不息的脉搏。看到它就能切身感受到艰巨的使命。数百台终端微机的显示屏上跳
动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大厅里不断响起从各测控站(船)传来的宏亮、准确的报告声
。指挥控制台上,指挥决策者、工程技术专家正紧张关注着发射前的各种状态。
入轨的一瞬是永恒的欣慰
零时30分整,飞船发射进入30分钟准备。零时59分,飞船发射进入一分钟读秒。“
10、9、8、7、6、5、4、3、2、1,点火!”“起飞!”“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喷射出
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神舟二号”飞船拔地而起,直刺苍穹。飞船进入太空的瞬
间,屏幕上描绘出我国西北地区版图和火箭飞行理论曲线,随即出现一个小小的亮点,
标示着船箭实际飞行的曲线,缓慢地开始向前延伸……“发现目标!”“跟踪正常!”
从巨型显示屏上,记者看到:火箭正常起飞两分钟后,位于火箭顶部的逃逸塔和船箭分
离,位于指控大厅后侧的计算机终端机房,科技人员适时对飞船输入控制指令。船箭分
离后,坐在指挥台前年轻的调度员果断地发出了调度号令,随即,遥测员向飞船发出了
入轨指令。当轨道专家组综合技术人员经过计算,得出了飞船入轨参数后,指挥部正式
宣布:“神舟二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顿时,指控大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晨报
记者刘明胜薛晖通讯员刘程
--
参考文献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85.7
王朔.动物凶猛.华艺出版社,1992.
陈国军.我和刘晓庆—不得不说的故事.佚名出版社,1993
Janusz Kajzer,Günter Schroeder,et al.Shearing and Bending Effects at
the Knee joint at High Speed Lateral Loading.SAE 973326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tyre.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7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