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在等待), 信区: Aero
标 题: 老航天员写信祝贺新航天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Oct 17 10:11:12 2003), 站内信件
新华网 ( 2003-10-16 17:11:24 ) 稿件来源: 北京青年报
老航天员写信祝贺新航天员
昨天,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使人们的目光聚焦在航天员身上。其实,早在1970年
,我国就已经开始了选拔航天员的工作。得知“神舟”五号即将上天的消息,当年被选上
航天员的方国俊心情激动极了,他连夜给新航天员们写了这样几句话:
我们中国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即将发射,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又一件扬眉
吐气的大喜事。过去中国的航空科技比先进国家落后几十年,但是这样快的时间内就迎头
赶上,这是中国的光荣。这充分表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族人民经过
几十年的努力奋斗,我们国家从政治上更加坚强有力,从经济上更加繁荣富强,从军事上
更加成熟,更加强大了。中国太空人升空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我作为炎黄
子孙的一分子,和全中华民族亿万同胞一样以万分激动的心情,祝贺您为中华民族填补上
了宇宙空间没有中国航天员的空白。您是伟大的功臣,您是风流一代,您是全民族的光荣
和骄傲!而我作为30年前预选上的航天员,虽然为只差一步没有上天而感到遗憾,也同样
分享这一光荣与自豪。30年来,我始终坚信一定会有中国的“加加林”出现,而您又是处
在新世纪、新千年,这一伟大的理想由您来实现,我向您致以真诚的祝贺!更为我们的祖
国和我们新一代的航天员感到自豪和骄傲。
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卫星上天。时任国防部五院院长的钱学森提出,中国应该搞载
人航天。很快,载人航天的工作秘密铺开。载人飞船被命名为“曙光号”,同时开始在全
国的空军歼击机飞行员中选拔中国航天员。选出了19名。非常可惜,最后因政治、经济的
原因没有再继续下去。
■从1918名飞行员中选拔出19名航天员
大约在1970年10月初,中央军委下达选拔航天员的任务,确定航天员选拔的对象是空
军歼击机飞行员。1970年10月13日至12月12日,初选历时两个月。
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初第一次选拔航天员,主要是空军歼击机飞行员和飞行学员。标准
与苏美选拔标准大致相同。但在具体条件上有中国特色,身高1.59米至1.74米,年龄24岁
至38岁,体重55至70公斤,飞行时间300小时以上。
航天员选拔组先后到了沈阳、南京、广州和北京军区空军,对所属航空兵师(校)的
师以下的飞行干部和飞行员的健康档案和政治思想、飞行技术进行审查。那时选拔航天员
,美苏要求是40岁,我们要求35岁左右。
这次初选一共审查与检查了1918名飞行员,最后,有215名歼击机飞行员符合初选的基本
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初筛,选出参加复试的合格者88名。
1970年2月底,初选合格的88名飞行员,从各地分三批调进北京,住进空军总医院,进
行严格的住院临床检查和特殊因素耐力的检查。复检包括由空军总医院负责的临床检查和
由宇宙医学研究所负责的特殊检查两部分。
体检之前就想试失重,当时想得简单,想用教练机代替。但教练机的机舱太小,一产
生负荷,头就被顶住了,没有失重的环境。歼击机里地方也小,飘不起来,飞行员“绑”
得太死,三叉戟倒是空间大,失重可以飘起来。但那时我国才刚进口几架三叉戟,都是作
为专机使用,舍不得改装。最后还是经中央军委批准,改装了一架歼教五,油箱没改。改
装后的失重飞机每架次能飞四至六个抛物线,每个抛物线能提供几十秒的失重时间,比美
苏当时的失重飞机先进。
在失重的情况下,测血压、数脉搏,还检查心电图、脑电图,一共10个检查项目。还
做了失重时心血管和前庭功能的变化、进食进水等试验,以及工程产品试验,都取得了较
好的试验资料。
1970年上半年在某机场搞了飞机测心电图的试验,1971年年初曾对42名参加航天员选
拔的歼击机飞行员进行过72架次的失重选拔试验,此举创造了我国首先用飞机进行失重试
验的历史。
复选合格有34人,最后经选拔领导小组的全面评价,选取了政治思想、飞行技术和身
体健康状况最佳的20名飞行员,作为我国首批航天员。据当事人回忆,当时上报,组成航
天员大队的是18名航天员和两名领导,大队长,政委,一共20人。但据航天员筹备组的同
志回忆,最后有一名因为某些原因没来。
1971年春,复选合格的航天员回部队待命。航天员选拔组负责训练的彭功阁说,最后
因为“曙光一号”飞船的下马,这批航天员没有定选,也没有再集中。随着时代的进步,
现在看这个初期的选拔方案还是简单粗糙,可以在新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充实提高。但这次
选拔总的看,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在参考国外选拔航天员的经验基础上,经过调查与实
践研究,在较短时间内提供了一套选拔方案,既涉及组织实施,又涉及选拔内容的科学性
与可行性,基本上与国外初期选拔的水平相当。这给航天员选拔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成为我国选拔航天员的重要技术储备。
■首批航天员今何在
时间过去了30多年,时过境迁,当年入选航天员的19名飞行员已经星散全国,碰了很
多的钉子后,记者终于把1970年选拔的中国航天员一个接一个“捞”出了“水面”。1970
年的航天员名单集中在一份“联络图”上,数一数,有18名。按照众多当事人确定的19人
的航天员名单,只差了一个。这里面也许有个别来参加选拔并没有被选上的飞行员,或者
名字、职务不太对,但在记者的反复核实下,应该是八九不离十。1970年入选航天员的名
单如下:
■航空兵某师副师长王荣森,1934年生,山东人,1951年7月学习飞行,以后任空某军
副参谋长。
■航空兵某师团长方国俊,河南人,1953年学习飞行,以后任北京军区空军参谋长、
少将。
■航空兵某师团副政委李世长,吉林人,1935年11月生,1956年9月入伍,以后任空某
军纪委专职委员兼办公室主任,现居广州。
■航空兵某师飞行员王志跃,山东莱州人,1941年生,1958年入伍,以后任航空兵某
师师长,现居上海某基地。
■航空兵某师飞行中队长鲁祥孝,湖南常德人,1936年生,1954年学习飞行,以后任
空某军副参谋长,现居南宁。
■航空兵某师飞行员柴鸿良,上海人,1958年入伍,某团领航主任,以后转业到上海
航空公司。
■航空兵某师团长邵志坚,山东青岛人,1940年生,1958年入伍,以后任十三航校副
参谋长,转业青岛。
■航空兵某师副团长王福全,1939年生,天津宝坻人,1958年入伍,以后任空四师师
长,现居大连。
■航空兵某师飞行中队长孟森林,1947年生,1965年入伍,以后任副团长,转业到大
连物资局。
■航空兵某师飞行中队长杜金城,1949年生,河南人,1965年入伍,以后任三航校副
团长,转业。
■航空兵某师飞行员刘忠义,东北人,1958年入伍,以后转业上海。
■航空兵某师团长张汝祥,1941年生,河北献县人,1958年入伍,以后任广州军区空
军副司令员、少将。
■航空兵某师飞行中队长王全博,山东寿光人,1958年入伍,以后任济南军区空军副
司令员、少将。
■航空兵某师某团副政委马子忠,已转业。
■航空兵某师飞行中队长董小海,武汉人,1950年入伍,以后任某师副师长。现居广
州某干休所。
■航空兵某师独立大队飞行员胡占孜,河北人,1958年入伍,1980年后转业,任福州
民航局副局长。
■航空兵某师飞行中队长刘崇富,1941年生,长春人,1960年入伍,以后任成都军区
空军副司令员、少将。
■航空兵某师飞行员王福和,以后转业到上海某大学图书馆。(谭卫平)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