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在等待●李登辉同志永垂不朽), 信区: Aero
标  题: 载人航天高于一切—记“英雄航天员大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Nov 13 17:15:54 2003), 站内信件

央视国际 (2003年11月13日 15:38)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中华
民族延续千年的飞天梦想一夜成真。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  

  杨利伟是中国航天员的光荣代表,他所在的中国航天员大队是一个特殊的英雄群体。
他的13位航天员战友,个个都具有代表中华民族叩访太空的能力。  

  载人航天事业高于一切 

  一面鲜红的国旗,14只紧握的拳头,铿锵有力的誓言久久回荡:“祖国的载人航天事
业高于一切,为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不懈奋斗!”  

  1998年1月5日,北京航天城。14名来自空军部队的飞行员摘下飞行徽标,换上了镶嵌
着地球标志的金色航天徽标。  

  这个小小的仪式,翻开了中国航天史册上的重要一页――我军第一个航天员大队正式
成立。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6年后,第一代航天员诞生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共和
国几代航天人的希望,落到了这14个优秀男儿的肩上。  

  “那时候只知道激动,只觉得自己幸运。”回顾当时的情景,航天员聂海胜的心仍不
能平静。  

  聂海胜是放弃了提拔的机会,瞒着妻子参加航天员选拔的。在参选的1605名优秀战斗
机飞行员中,他凭着良好的体质和优秀的飞行能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走进了航天
员的队列。  

  飞行员熟悉航空飞行技术和理论,具备了学习航天飞行和航天技术的良好基础;高速
喷气式战斗机速度快,操作复杂,对人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要求高,这些与航天员的要求
有相同之处。为此,其他13位航天员与聂海胜一样,自愿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和稳定的家
庭生活,在飞行的黄金时期选择了比战斗机飞行更具风险和挑战性的航天事业。  

  第一代航天员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过成功处置空中险情的传奇经历:杨利伟,一次飞
行中战斗机发动机突然停车,他沉着冷静处置,驾机安全返回机场;翟志刚,曾在遭遇沙
尘暴看不清机场跑道的情况下,冒着大侧风带来的危险成功着陆;聂海胜,也曾遭遇战斗
机空中停车,直至离地面400米时才弹射救生……  

  与杨利伟等12名航天员相比,早入行两年的李庆龙和吴杰无疑属于先行者。  

  1996年3月,这两位兼具工程学和军事学学士学位的飞行员,率先走进北京航天医学工
程研究所。经过8个月的俄语强化学习,他们被派往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接受培训
。  

  按计划,他们要在1年内完成原来需要4年才能完成的训练课程。  

  “我们不会为此减少训练内容,也不会降低难度标准,这对你们来说可能会很困难。
”训练中心主任克里穆中将对这两个还不能熟练听说俄语的中国航天员明显地表示出疑虑
。  

  航天员之间,敬重的是勇气和能力。1年后,当李庆龙和吴杰完成一个个考验极限的课
目,出色地掌握了航天理论和各项技能,以优秀成绩结束训练时,克里穆中将为他们颁发
了“国际航天员证书”,并郑重宣布,他们完全能够胜任任何飞船的飞行任务。  

  “我们只是中国载人航天伟业的很小一部分。支撑我们的,也是支撑所有航天人的,
是为了那个共同的梦想能够由我们这一代人变成现实。”  

  这是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共同心声。14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郎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他们相信自己的国家,相信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相信自己的能力,再大的困难和危险,
也不能动摇他们飞向太空的决心!  

  汗水与牺牲铺满飞天路 

  2003年10月16日黎明,带着太空遨游60余万公里的仆仆风尘,杨利伟安全降落在预定
的主着陆场――内蒙古四子王旗的阿木古郎牧场上,距理论着陆点仅4.8公里。  

  外电评论说,杨的第一次太空之行如此完美,仿佛只是一次短暂而神奇的太空旅行。
  

  然而,为了这次看似轻松的太空旅行,中国第一代航天员整整准备了5年。从翱翔蓝天
到遨游太空,汗水与牺牲铺满了这条布满荆棘的漫漫飞天路。  

  第一堂课是在食堂进行的。在航天员们按自己的饮食习惯用完第一餐后,敏感的大队
长申行运把营养专家请到了食堂,给航天员们上了进入航天城后的第一课:科学进食。 


  从学习吃饭起步,第一代航天员们开始了长达5年的艰苦学习和训练。仅基础理论学习
,就包括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医学生理学基础、地理学、天文学、高等数
学、力学、英语等30多门课程……14名航天员,参加工作最短的也在8年以上。要坐下来系
统地学习和掌握好这些理论知识,对早已习惯了飞行生活的天之骄子们,无疑是一场严峻
的挑战。  

  “那时候,基本上没有在夜里12点以前睡过觉。”航天员翟志刚回忆说。白天,课程
排得满满的。晚上要完成作业,预习第二天的课程。  

  为了掌握轨道计算知识,聂海胜有段时间每天都要学到深夜2点;航天员不能上街,有
的就托妻子到书店买资料;有的不惜打长途电话向在外地大学任教的亲朋好友求教,一个
月电话费就花费了几千元……  

  正是这种艰苦的努力,14名最初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航天员,全部以良好以上的成绩
完成了基础理论学习。但,这只意味着他们获得了进入下一阶段考验的资格……  

  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外,健康的体格与专业的航天技能训练必不可少。专业技能训练
包含8大类58个专业,每一项都挑战人体耐受极限。  

  超重耐力训练,要求每一名航天员都能在承受8倍于自身体重的重力条件下,保持呼吸
和思维能力。每次短短的40秒,几乎要耗尽这些身体健壮的航天员的全部体力和精力。 
 

  低压缺氧训练,他们经受着相当于以每秒15米的速度迅速提升到5000米高空的缺氧和
迅速减压带来的考验。  

  隔绝训练,在一丝声音都传不进来的小房子里独自生活多日,期间没有任何交谈与干
扰。  

  还有过载曲线体验,跳伞训练,血液重新分配训练,野外生存训练……  

  在训练的每一个阶段,都会进行极为严格的评定考核,不合格者将被淘汰。根据美国
、俄罗斯的经验,航天员在训练过程中的淘汰率一般为百分之五十。事实上,我国在选拔
14名航天员时,也考虑到了淘汰率的问题。  

  然而,中国第一代航天员以他们特有的献身精神、坚定信念和刻苦努力,创造出了零
淘汰率的辉煌成绩。2003年7月3日,经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14名航天员
全部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获得三级航天员资格。  

  新辉煌等着他们去创造 

  杨利伟圆满完成了中国航天员的第一次太空之行。他的冷静、成熟与勇敢,赢得了亿
万人的尊敬与爱戴。  

  神奇的职业,神秘的生活,辉煌的成绩,完美的表现,中国航天员一时成为世人关注
的焦点。  

  走进北京航天城中国航天员大队,记者感到,除了训练、学习与管理上的特殊性外,
这些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英雄”的第一代航天员,过着比普通人更为克制的生活。  

  翻开《航天员管理暂行规定》,记者看到了一连串的“不准”:不准在外就餐,节假
日不准私自外出,不准与不明身份的人接触,不准暴露自己的身份,不准抽烟……  

  在整个采访中,没有一位航天员向记者提起过这些“不准”给他们带来的不便。他们
更乐于谈论航天事业本身。他们说:“为了胜利实现载人航天,生活上的限制是必要的。
”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不是孝顺的儿子、称职的丈夫、合格的父亲。”杨利伟,这
位代表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幸运儿,愧疚地说。 

  2001年7月,杨利伟的妻子患病住院。当时,正赶上杨利伟要去外地进行飞行训练。大
队领导担心他训练会受影响,征求他的意见,他表示一定要参加训练。在医院照顾妻子一
个通宵之后,杨利伟毅然踏上了征程。  

  大队政委康关成的统计表明,5年来,航天员平均每人只休过一次假。  

  “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他们都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康关成说,当航天员
体重标准调整后,李庆龙、聂海胜、吴杰等几人体重略有超标,为此,他们每天坚持5000
米长跑和大运动量训练。  

  对航天员而言,减肥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他们不能吃任何减肥药物,也不能通
过不吃或少吃食物减肥,只能通过坚持大运动量去消耗。  

  被选入首飞梯队的聂海胜在飞船标准调整后,体重超过1.5公斤。他抓紧进行大运动量
的减重锻炼,最终成功将体重保持在标准之内。  

  在外人眼中,这14位航天员都是“国宝”级人物。但是,在航天员大队,这些“国宝
”过着与普通军人一样的生活--军容风纪检查,政治教育,组织生活,队列会操,文体
活动……  

  连续4年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行政管理先进单位,队列会操第一,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
……5年艰苦飞天路上,航天员们留下的光辉足迹令人惊叹。  

  这些从事不平凡事业的人,拥有一颗与普通人一样的平常心。在首飞成功,鲜花与掌
声潮水般涌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投入了又一轮的艰苦训练之中。未来的太空,还有更多的
辉煌等着他们去创造。中华民族的太空新长征,才刚刚开始……(人民日报记者廖文根 新
华社记者徐壮志 田兆运)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8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