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在等待), 信区: Aero
标 题: 七大系统总指挥系列访谈:顾逸东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Oct 17 09:13:02 2003), 站内信件
央视国际 (2003年10月16日 18:27)
CCTV.com消息:(央视报道)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
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工程可以划分为七个系统,分别是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
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本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完成和七大系
统的密切配合息息相关,中央电视台将七大系统的总指挥一一请到了演播室,白岩松对他
们进行了专访。
顾逸东 飞船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总指挥
白:通过刚才我们的节目,大家在演播室里头陆续已经认识了三位今天大家非常关注
的人物,有发射场系统的张建启,有运载火箭系统的黄春平,有航天测控与通信系统的总
设计师于志坚,那么接下来走进我们演播室的是飞船应用系统的顾逸东。可以说这个段落
,应该跟我们所有的人都非常有关系的。
顾总,咱们这个系统,这句话不知道说得准不准?他说,载人航天是花钱的,但是应
用系统做好了将来是能给咱挣钱的,这说法有道理吗?
顾:我想有道理。因为载人航天最终的目标还是要应用,也是造福人类,所以我想现
在的投入马上得到回报不一定可能,但是今后肯定对社会、对人类会有回报,而且有很大
的回报。
白:今天早上,“神舟”五号安全的返回了地球,我们第一个航天员也非常的健康,
大家非常开心。但是除此之外,大家其实也在关注,我们收到很多消息,刚才你也看了,
里面有很多的问题都和你的系统有关,大家还是非常关注应用。这次神舟五号可以介绍给
我们的,和我们每个人有关系的应用的试验啊,科学的准备,都有哪些方面?
顾:我们在整个载人航天工程当中,在空间应用方面安排了很多项目,神舟五号为了
航天的安全我们安排的相对比较少,而且突出怎么保证空间的安全。一个是空间环境,对
于轨道的高能辐射,高能电磁,高能质磁,高能正离磁来进行探测,主要是为航天员提供
安全保障。另外,我们在地面还有空间环境的监测。
另外,我们在返回舱有微重仪,这个实际上是对于航天进舱活动的情况下,对于整个
舱段的微重力水平进行测量。那么整个载人航天过程中,我们安排任务比较多,主要是两
大块,一个是空间科学试验,大家也比较关注这个事,包括空间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包
括空间材料技术,当然有包括微重力。还有一些天文的探测,空间物理和空间环境的探测
。
另外我们也发展了一些比较先进的摇杆器,对地球表面的陆地、大地、海洋进行探测
。因为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所以安排的项目比较少。
白:这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一位观众朋友问,说以前我们想象的是航天员上天以后
好像有很多的动作,这一次通过你们的节目也看到,他更多的时间是躺在那儿,从我们应
用系统来说,这次为什么没有大量安排我们的航天员整个20多个小时的时间人为的试验?
顾:我想以后会安排,而且以后我们的载人航天试验主要是依靠航天员主观能动性,
甚至会有一些专家上天,这一次活动限制的办理比较严格,我们希望在首次飞行当中能够
使航天员取得一些空间飞行的经验,不仅为他,而且为今后我们整个航天队伍取得经验,
所以主要的工作不是对于科学试验的操作,而是完成整个舱,我们飞船的主要飞行任务,
主要从这个方面考虑。
白:虽然这次我们航天员没有进行旅行应用的试验等等,但是相关的项目你们其实早
准备好了?
顾:我们在载人航天工程当中安排了一个应用系统,目标就是为了今后有人参与的空
间试验和空间应用来打基础。当然,我们也等待航天员上天,同时更多、更好的具备这样
一些操作能力,正好可以更好和空间科学试验结合起来,我们的目标还是有人参与空间试
验。
白:我们注意到,这一次我们选拔飞行员,从1506名里头最后挑出了一名,成为咱们
第一个航天员。在今后的航天员选拔之中,要为你这块考虑的因素会不会慢慢加大?我的
意思是,这一次我们更多的考虑是心理素质、身体的健康状态,失重、超重情况下身体抗
载能力。那么将来在有关学科方面的水平还要更高,比如我采访了一个俄罗斯的航天员居
然是一个博士,是地球物理方面的博士。您今后也陆续在科研领域里非常有建树的人成为
我们的航天员来帮助你更好的应用。
顾:我相信是会的,首先作为一名航天员需要非常非常好的心理素质,需要非常果敢
,需要非常镇静。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我们也看到,也非常感动他这方面的素质非常
强。他的首次表现,大家都认为非常出色,是超乎预料的。今后如果有可能选拔科学家的
航天员,我们首先也还要考虑他这方面的素质,同时也需要有一些专业性知识,我想有可
能从我们飞行员当中培养航天员,经过一段训练也能够部分或是全部来适应一些科学操作
或者初步的操作。我想这个方面可以从两个渠道来考虑,这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白:这层窗户纸—“因为第一个完成又安全回来”一捅破以后,将来恐怕应用的考虑
会更多。这次神舟五号大家其实也在关注,今天回来的是返回舱,大家也知道,轨道舱留
在整个轨道中继续旋转,里头是否也有很多你的项目?
顾:是的,我想这也是我们国家载人飞船工程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一方面,我们三舱
的结构满足了载人任务的要求,同时,大家注意到有一个叫“轨道舱”,它既是航天员在
太空中可以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同时也可以安装一定量的科学仪器,那么如果今后有条件
的话。我们的航天员进舱也可以进行操作或者观测的活动,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今后开展下
一步交会对接的目标。所以它是一个多用舱,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特点。神舟2号,一直到
5号都在轨道舱安装了科协仪器。
我提到了空间生命试验仪器、空间生物技术的试验仪器,空间材料的试验仪器等等,
都分别安装在不同的舱段,其中也包括飞船的轨道舱,它可以运行半年左右的时间。刚才
提到我们在神舟3号、4号都安装了一些新的仪器,这些仪器需要进行空间的试验,需要进
行空间的考核,今后也会发展人际交互的一些方式。今后人上天以后,这方面的技术发展
还是有非常大的前景。
白:其实涉及到这方面,不知道我们的导播是否也准备了相关的片子。比如说神舟飞
船搭载物的实验,发现太空环境能够改变植物的基因,太空花会明年上市等等这方面的内
容,其实我相信在今后的时间这方面的内容我们都会陆续地了解,我们在顶上进行试验的
时候,是因为它的环境是我们地球不拥有,还是我们希望通过它那样的环境改变的东西能
使我们将来每个人更多的收益?
顾:我想首先在太空这样一个轨道空间,飞行器里头环境和地面是不同的。其中有一
些是地面非常难模拟或者完全无法模拟的,比如说微重力,地面上只有在很短的时间里头
,比如说飞机的抛物线飞行,或者从塔坠落的过程当中短短几秒中才能有微重力持重的时
间,而在轨道空间我们可以持续成年的微重力环境。这个环境,我们地面是从生命科学来
,我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它的发生、发育、发展这个过程,全部在重力环境下。一旦在
微重力环境下,这个生命的个体到它的细节、细胞,这个基因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个
是无法实验的,另外空间还有一些特殊的辐射环境,这样一些环境在地面上是很难综合,
也很难模拟。
白:它那样一个实验室可能是我们地面上花很多钱也未必建起来的环境。
顾:没法建。
白:因为您既是我们整个应用系统的总指挥,又是总设计师。我记者可能会有一些带
有科学幻想的问题,刚才我们看到的里面大部分都是花草或者种的一些草等等,很少看到
一些让我们吃的,是否在您的应用系统中也有一些吃的应用,假如要让我们吃的话,是否
要做很多的检测,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没有害的影响。
顾:如果有吃的东西,我们要注意食品的安全问题,目前来讲,我们在应用系统安排
在空间科学实验里头,可能往制药分析去做一些应用基础研究的工作安排比较多一些,因
为也是有关人类健康的,像这样的试验,也是利用太空的微重力条件,使得一些在地面难
以融合的细胞融合起来产生新的物种,另外像药物性质的生物大分子更好的分离成化,对
人类的健康起很好的作用。从生物技术的角度来讲,地面上我们也在发展,在微重力条件
下,由于重力对流消失以后,可能得到的纯度更高,可能产量更大,像这样一些工艺,它
的一些基础的问题,研究工作可能不管是今后基本工艺的发展,还是产生新的药物的品种
可能会有很大的作用。
白:你的一个问题其实已经解答了我个两个问题,因为我接着想问题就是制药这方面
,还有一个,在我们路程当中,从神舟1号到现在很多试验,有一些领域我们取得了一定的
成果。
顾:应该说,我们的空间科学试验取得了很多成果。同时,我也想说,整个空间科学
实验是一个过程,就是说,我们在这个开发资源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很多努力,首先,我们
在这个载人飞船工程当中,我们安排的试验是瞄准了国际上比较弱的点,也是我们自己科
研创新的这样一些项目来安排,同时空间科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技术,还有空间环境当中解
决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生物活性的保存问题,温度的控制问题等等,这样一些基本问题
,应该说载人飞船工程前期试验当中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也就是说,我们具备了进一步
发展的载人空间实验的这样一些基础。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收获,我们的基础需要一
步一步的夯实,我们的探索需要一步一步的深入。我想今后这方面的工作会有进一步的推
进和发展。
白:我在异想天开,谈到应用我们主要的目前是在太空中进行了很多的试验,无论药
品、植物、生物等等,回到地球变成一种应用,是否也存在另外一种应用,比如说地球不
存在微重力,在这种环境下对人类的生存有更好的了解,更方便的面对这种环境的时候,
意味着有朝一日有太空客车的时候,我们更多的人可以去太空旅游。另一种在太空的应用
?
顾:一是开拓人类的视野,人类对世界万物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止的,永远不会停止的
。人类一旦离开的地球束缚以后,他的视野,他的知识会得到空前的增长,可能人类还想
着扩大自己的疆域、生存空间,我想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第三,我们服务于人类的
太空设施,今后可能在载人航天情况下,这样一个太空系统可能更具有它的活力。
另外,就是我们开拓空间应用,这个应用包括刚才讲的有关于空间生命、生物技术,
空间材料等等这样一些技术的发展。在微重力条件下开发这样的资源,可能会产生在地面
上得不到新的资源,可能会发现一些地面上发现不了的现象,来推动我们整个知识宝库,
增加我们人类的认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新的技术,最后实际上还是造福于我们人类生活
。
白:有一点我们感触很深,今天上午采访前三位系统的老总的时候,他们或多或少在
发射过程一种紧张的心态,因为毕竟存在一定的未知和相当大的风险,我想知道,你作为
应用系统的总设计师,在整个发射过程的20多个小时时间内,你的心态怎么样?是否存在
紧张呢?
顾:同样,因为我们空间试验也好,空间探测也好。最后能够在载人飞船上实现,毕
竟要通过工程的方法实现,那么工程就有风险。一方面我们也关注航天员,航天员第一次
上天,大家为航天员的安危,当然也有一点揪心。当然,人回来了,大家欢欣鼓舞,至于
我们自己的项目来讲,也是同样,每次我们的结果需要到太空当中证实,我们的一切系统
完好,我们的系统应该算是比较复杂的,从空间观测设备技术含量比较高,系统相当精密
、相当复杂。我们的空间科学实验仪器也是一样,也是一经过我们10几年的努力,在地面
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按照空间环境的要求。
在空间特殊的热环境这样一些要求,反复地进行了试验。我们的空间科学实验在五次
飞船上每次都不一样,所以可能风险更大一些,因为飞船火箭一步步改进、一步步成熟。
按照空间实验,所以每次有所不同,每次技术状态都是新的,所以我们的风险可能更一些
。
白:您的揪心程度什么样?
顾:在发射之前,在拿到结果之前都是放不下心,只有看到实际的数据,看到了试验
的结果这个心才放下来。
白:你带的这个徽章。
顾:这是航天发射的一个纪念章。
白:从什么时候开始带的?
顾:从我们飞船系统的总指挥袁家军院长送给我起,我一直带在身上。
白:作为应用系统来说,你和航天打交道已经多少年了?
顾:我从94年开始正式参与航天工程工作,92年我也参加了我们国家载人飞船工程的
论证,这个论证对我来讲既是个学习的机会,也是使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参加
载人航天工程的初因。94年开始我担任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从那个时候起,我实际
介入到载人航天工程中去,承担一定的责任。
白:我们什么时候更好的看到,比如说有一天研制出来的食品,如瓜果梨桃,能跟我
们见面?
顾:我想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我想只要我们勇于探索,不仅瓜果梨桃,一些我们
非常需要的药品都有可能,只要不断开拓空间实验、空间科学。
白:今天的确我们在为航天员圆满地完成了中国航天员的飞行感到骄傲和特别自豪,
有的手都拍疼了,但是今天的骄傲其实意味着对你们更加的期待。
顾:是,这也是我们感觉到责任重大的一个原因。因为载人航天最终是要应用,需要
给社会回报,要给全国人民交一份我们已经取得了满意的答卷,一方面前五次我们取得了
比较满意的科学实验成果,但是远远不够,根据中央载人航天飞行三步走的目标,以及我
们首次载人飞行圆满的成功,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光辉的未来,就是我们国家在载人航天
这个征程上会有更大的发展,我们国家会发展空间实验室这样一个大系统,这将为我们空
间科学实验和应用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有一个更好的平台,我相信我们国家在空间科学
和应用方面,伴随着我们国家载人航天这样一个事业的发展,会有更加辉煌的未来,也会
给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
白:我们也期待着在你们那个最遥远,但是又最让人期待的实验室会传来和我们每个
人有关系的好消息。多谢!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4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