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在等待●李登辉同志永垂不朽), 信区: Aero
标 题: 大漠丰碑 ——献给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创业者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Nov 8 12:05:36 2003), 站内信件
发信人: yanweisjtu (weig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大漠丰碑 ——献给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创业者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Fri Nov 7 12:34:05 2003), 本站(ytht.net)
公元2003年10月15日。中国,“飞天”千年梦圆。
历史在一声惊心动魄的巨响中,记住了这一天。
祖国在一片气壮山河的欢呼中,记住了这一天。
东风航天城巍然屹立的航天纪念碑前,那已铭刻9个“第一”的碑文上,中国航天创业
者将刻上令人骄傲的第10个“第一”。
航天城烈士陵园默然耸立的604座英烈墓碑前,那已倾听数十次“神箭”呼啸腾空的漠
风,又给九泉之下的英灵送去告慰……
在航天城采访的日子里,我曾深切感受过两种心灵的震撼——那高高耸立的卫星发射
塔;那同样高耸的航天纪念碑和英烈墓碑。两处碑石合成的,正是一部撼人心魄的中国航
天史;它用血、用泪、用激情、用奇迹,真实记录了中国几代航天创业者悲壮而又辉煌的
奋斗历程:千千万万名共和国航天事业的创业者们前赴后继、百折不挠——
把忠诚写上天空!
把壮志写上天空!
把神奇写上天空……
中国,拒绝过时的“模仿”
秦岭。逶迤耸立的险峰峻岭。
1995年4月19日,大山深处出现一群陌生的“不速之客”。稍顷,巨大的轰鸣声在山谷
里骤然响起,但几乎是在一瞬间——仅仅过了1.6秒,一团火光腾起,轰鸣声嘎然而止!
为发射“神舟”号飞船,长征二F火箭逃逸发动机所作的第一次试验,就这样失败了。
现场的人们都惊呆了,只不过片刻工夫,试车台上发动机喷管处就烧出一个大洞,发
动机的壳体被烟火熏得黑黑的,山上的草也被烧着了……
望着试车台周围一片惨状,火箭试验人员开始意识到:中国载人航天的征程,将会像
眼前高耸的秦岭一样险峻!
中国于1992年正式实施“921”载人航天计划后,国人欲圆“飞天”梦的决心,一开始
就遭到四处“碰壁”的冷遇。
1993年5月,时任发动机主任设计师、现任总设计师刘霓生赴俄罗斯考察,与俄方人员
谈起发动机时,仅一个发动机外壳,对方开口就要80万美元。
为研制火箭逃逸系统上的一个关键设备——栅格翼,火箭总指挥黄春平去向俄罗斯航
天部门作技术咨询,对方的技术“转让”费,更是开出了1000万美元的“天价”。
走在世界载人航天前列的俄罗斯人,曾经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友好地向中方人员
提出:中国的生产和工艺水平无法达到载人航天工程对火箭的要求。只要中方出资,俄方
可以直接提供图纸和产品。当然,最新的核心技术是除外的。
国际航天界一个无情的现实告诉中国人: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面对现实与偏见
,中国火箭研制人员反而激起了挑战难题的决心——资金,今天国力已经强大的中国是具
备的,但中国不能走别人早期走过的老路。中国拒绝“模仿”!中国立志超越!
他们的决心和自信是有依据的。长征二F火箭的前身——长征二号火箭,就是完全依靠
自己的技术力量研制成功的。
那是1986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王永志、于龙淮、王德臣等一批科学家,酝
酿了一个后来震动航天界的大动作:在长征二号火箭基础上捆绑4个助推器,研制成大推力
火箭。这支后来闻名国内外的“长二捆”火箭,1988年正式研制,预定18个月后把巴基斯
坦的科学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这一年来中国考察的美国雷神德尔它火箭总设计师,听说此事后还以为是一句戏言,
仅用18个月研制成一种新的大型运输火箭,简直是世界运载火箭研制史上的奇迹!他用美
国式的幽默取笑中国的同行:“你们中国人是不是又吃了鸦片?”
时任火箭总师的王德臣自信地说:“你不信吗?请你18个月后来看发射!”
1990年7月一个盛夏的日子,这位德尔它火箭总师果然来了,当他亲眼目睹“长二捆”
顺利升空之后,他信服了,并为他一年前说过的话作了道歉。
然而,这些外国同行,抱着像是骨子里生就的对中国人的偏见,总觉得中国人不可能
创造那么多的奇迹。
当时,美国空间机构的一个代表团成员也来访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他们看着
较为陈旧的设施,曾特地围着大院转了一圈,最后耸了耸肩,说什么也不相信中国的火箭
是在这里制造的。
可是,奇迹恰恰就是这样创造的。凭的就是中国人的骨气和志气。
不过,中国航天人也清醒地看到:这次要研制的毕竟是发射载人飞船上天的火箭。这
种被命名为“长征二F”的火箭,与中国以前所有火箭的技术要求都不尽相同。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设计师,初接火箭逃逸系统发动机任务时,面对生疏的“
逃逸”二字锁紧了双眉。在此之前他们只是在国外画报上看到过逃逸火箭,而要在没有任
何可借鉴资料的前提下,“变”出一个逃逸装置,着实让他们有些束手无策。他们借鉴美
俄两个航天大国的各自经验与特点,决心走出具有中国技术特色的路子。
逃逸发动机的外形很是特别,喷管弯弯的,倒挂着,和别的火箭发动机喷管都不一样
。面对这种“异类”,我国的火箭发动机专家们曾犯“迷惑”,当年仅从有限的外国报纸
、杂志上偶尔见过,甚至搞不清哪个是发动机。
经过选型、论证、研制、试验,做出了第一台逃逸发动机。可是当第一次在秦岭试车
台上做试验时,就遭夭折。
经过改进,这一年的8月底与1997年4月下旬,逃逸发动机又相继进行两次试车。改进
后的绝热套安装到发动机里,点火发动3.2秒,一切正常。设计师放心地笑了:发动机的难
题终于解决了。
此后,有俄罗斯专家到航天动力研究院讲学,评价中国研制的火箭逃逸发动机时说:
质量可靠,比俄罗斯的水平更高。
中国火箭研制人员一鼓作气,又在全靠自学的基础上,研制成功具有中国火箭技术特
色的重要设备——栅格翼。轨道舱留轨半年作实验,返回舱直径、太阳电池帆板面积之大
为世界飞船“之最”,电池帆板具有背太阳处打开的世界独一无二的技术……中国飞船创
新技术纷呈。
怀着对共和国的无比忠诚……
成功自古多磨难。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迈出的每一步,都遭遇坎坷与艰辛。就在工程进行到紧要关头时,
一些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相继发生。
载人航天计划实施后的第四年——1996年,中国航天突遭两次发射失败的挫折。当时
外电评论做出了耸人听闻的大标题:中国火箭怎么了?
士气低迷。可是仅隔一年,中国航天接到大型飞行发射任务。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副总指挥张庆伟,那年只有36岁,他受命担任这次发射项目的队长。
这是继两次失败后火箭研究院首次恢复发射,他深知责任重大。有人说,如果再次失
败,就意味着中国的卫星发射技术将要倒退10年。正在从事“神舟”号载人飞船研制工作
的科研人员,也以紧张的目光注视着这场至关重要的发射项目。
当时出发前的准备只有5个月时间。除了要解决技术难题之外,还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
——人的士气问题。
有人问他:“在5个月发射准备当中,你用什么方法保证300多位试验队员走出前两次
失败的阴影,使整个团队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力?”
张庆伟回答说:“我当时也没什么复杂的想法。我相信我的同事们,我们拿青春和生
命在航天事业中搏击,就是希望中国通过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
之地,希望能为国争光。”
张庆伟当时想得最多的,就是要激发大家对国家、对民族强烈的责任感。那时候基地
搞建设,住宿的房子不能住了,他们就在简陋的房子前升国旗、唱国歌,激发大家的爱国
热情。
最后的结果是令人振奋的。1997年的5月12日,我国新一代通讯卫星成功地被送入预定
轨道,为长征火箭后续发射成功树立了信心,同时也在技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射时,张庆伟的岗位本来是在距发射点6公里的一个指挥所,但他觉得此时作为发射
队第一责任人,应该置身于阵地的最前沿,他将指挥岗挪到距火箭发射点仅600米的地方。
有人问他:“距离那么近,不觉得有危险吗?”
张庆伟回答说:“是有一定的危险。但当时主要是想通过自己的行动,直接给大家树
立信心!”
正是凭着这种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强烈责任感,航天人使一次次突发事件化险为夷,保
证国家载人航天计划得以按时实施。
2000年的最后几天,航天城的人们都沉浸于一片兴奋之中。当时,长征二F火箭发射“
神舟2号”飞船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几天之后即可实施发射,向灿烂的新世纪献上中国
航天人最好的见面礼。
这天下午,正在基地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许达哲突然接到汇报,说总装测
试厂房出事了,火箭意外被撞,“伤势”不轻。
面对突如其来的消息,许达哲顿时心急如焚,万一“神舟2号”飞船不能保证如期发射
,将怎样向党向国家向全国人民交代啊!
许达哲立即与火箭总指挥黄春平、总设计师刘竹生等一起,赶到现场查看情况,并紧
急磋商对策,从北京抽调有关专家火速赶赴基地,解决相关问题。
形势严峻。火箭被撞了10多处,属非正常受力,还能不能进行发射?谁的心中都没谱
。若是贸然发射,后果会不堪设想……
许达哲和指挥员们在不眠中度过了跨世纪的一夜。2001年1月1日,当新世纪的曙光如
期而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指挥部里仍是一片凝重的气氛。火箭总指挥黄春平提出
先给火箭“验伤”的建议得到采纳。会后,试验队和连夜赶到现场的火箭研制专家立即对
火箭进行“体检”。许达哲一直盯在现场,跟着试验人员一起在高高的火箭塔架上爬上爬
下,与专家们一起给火箭会诊。
3天后,一份厚达50多页的《碰撞后火箭受损结果分析及处理措施》报告,呈现在指挥
员和专家面前。
此时许达哲思忖,若是不发射,对他个人荣辱得失是保险的,但作为一个指挥员,应
抱着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该拍板时就应果断拍板。他认为这份报告的分析有理有据,可
以判定火箭能够经受住这次意外的撞击,火箭可以发射!
1月10日,“神舟2号”如期遨游太空……
空旷、平静的发射场,有时也会遭遇惊心动魄。鲜为人知的是,一些基地发射队、试
验队队员,是在家中留下遗嘱后走进发射场的——他们随时准备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
用对共和国的无比忠诚,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
那是1997年6月,火箭总指挥黄春平在西昌执行一次重大发射任务时,险遭不测。
发射当日,火箭燃料已经加注完毕,只待一声令下火箭便可以直冲云霄。然而天有不
测风云,发射场上空突然浓云密布,电闪雷鸣。这种天气是火箭发射的大忌,火箭总指挥
黄春平与该项目总设计师范士合一致认为,此种天气不宜继续实施发射计划。
原定计划就这样被不期而至的雷雨给打乱了。而火箭上已经加注的液氢液氧燃料,此
时却变成了极其危险的爆炸物,一旦泄漏,必然箭毁人亡!
必须尽早、尽快泄出液氢液氧!
同时泄出液氢和液氧,以前从未干过。中国航天史上史无前例的一场硬仗打响了!
在总指挥黄春平的组织下,20多人组成的抢险“敢死队”冲到了最前沿。
此时,只见泄出后的液氢液氧贮箱的防热层,已经鼓起了细密的小气泡。一旦这些气
泡变大,防热层就会失去原有的作用,导致再发射的失败。
“敢死队”成员分成两组,面对瞬间可能降临的“死神”,在火箭塔架上分两层排好
,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根针,把气泡一个一个地扎破,并迅速涂上防潮漆,之后再用木槌敲
打检查。整整两天半下来,工人师傅的手都肿了起来。
“死神”,终于远离火箭塔架!5天之后,火箭顺利升空……
即便在危险发生时,航天人选择的也是将生死置之度外。1999年7月,“神舟”飞船进
行首次飞行试验合练时,突然,火箭燃料发生泄漏。面对剧毒的易燃易爆气体,加注中队
几十名官兵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奋力排除故障。穿着防护服,有的人还几次晕倒,但没
有一人往后退缩。
“神眼”——航天人的“特异功能”?
在东风航天城,常能听到有关“神眼”的故事。很玄,也很感人。
不过,这绝非远古“飞天”神话的遐想和杜撰;它是真实的。在“神舟5号”载人飞船
发射前夕,这类故事传说更多。
在发射基地,人们说三级士官张海龙就有一副“神眼”。张海龙是通信总站一站二中
队电缆班班长、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电缆抢修组组长。他那副火眼金睛,被人越说越神
。
今年6月10日,载人航天试验大队开进基地前夕,基地一处值班室电话突然不通,多部
电话杂音很大。通信站紧急派人抢修,一一排查,就是找不出问题的“症结”。由于该处
地面刚经过施工,新铺了地砖,打开地面检查不但不科学,而且通信时间不容延误。
情急之中从另外一处施工点调来张海龙,他一番测试,指着离电缆槽道入井口5米左右
的地面说:“从这里挖。”
大家将信将疑地用铁锹试着向下挖,10分钟不到,一根被利器损伤绝缘层的电缆,便
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一时,大家都把既佩服又惊奇的目光投向了张海龙。
8月的一天,通往发射阵地的一根石油膏电缆突然出现故障。由于这根线缆长达10公里
,全部采用地埋方式,接头多达10几处,排障难度极大。抢修分队一再查看均无定论。张
海龙在查看了整个走向后,指着发射场的一处地面说:“看一看这里。”大家依照张海龙
的指点,果真很快找到了故障原因。
事后,张海龙自揭了“谜底”:他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原来是他联想到场区近
年来绿化力度不断加大,地面灌溉面积、次数增多,对地埋电缆会造成一定影响的可能。
与其说故障是他用眼看出来的,不如说是他用脑“判”出来的。
是的,对一个普通航天人来说,他不会有神功,也没有特技,有的只是对专业、对本
职工作的执着和热爱,有的只是善于思考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
载人航天工程是航天人47年来承担的最大的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还有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科院、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等上千个任务单位,“神舟”
飞船上的元器件有8万多个,船内的电缆“手拉手”接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圈。任何一个元器
件或任何一根导线出现故障,任何一点多余物的存在,都会使上万名研制人员的努力功亏
一篑!
一次在发射基地,某型号产品正做测试。按常规,测试时控制台上的信号灯应亮5秒钟
,测完后开始“收摊”了,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嘀咕了一句:“刚才灯只闪了一
下,没见亮5秒钟啊。”旁边有人说他看花眼了,5秒钟本来就没一会儿。很快,现场开始
转入后续的试验程序。
带队的负责人听到了刚才的议论,他可不想轻易放过这个可疑点,当机立断决定重新
“支摊”再做一次测试。
有人不免觉得有些多此一举,小题大做,很不情愿地执行了命令。但补做测试的情况
着实出乎大家意料:信号灯干脆没亮!
心呼万幸的同时,连续查了两天,最终找出是由于接插件接触不良造成的。“谜团”
解开了,心也放下了。“眼睛里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对航天人来说是实打实的一句话
。
去年,在“神舟4号”飞船装配期间,上海航天局801所研制人员在对一只5牛的小发动
机进行质量鉴定振动试验时,突然发现发动机的外壳上有一丝微小的裂缝。信息马上传到
飞船系统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施金苗那里。施金苗立即要求现场分析和判断这一裂缝产
生的原因,究竟是偶尔发生的“个案”,还是批次性的质量事故?要求一定要查个水落石
出。同时,他要求对已进入发射场的“神舟3号”飞船上所有同类型、同批次的发动机进行
质量检验,看看有没有类似的质量隐患。
801所有关科技人员马上行动起来,查原因,做试验,细分析,明判断,最终锁定裂缝
是由于发动机外壳接缝进行钎焊时,表面钎焊料不足而导致,是“个案”,不属于批次性
的。
这一判断结果被专家所认定。经处理,质量又恢复到良好状态。然而在举一反三中,
801所对要不要前往发射场,对“神舟3号”飞船上的发动机进行质量检测,有些犹豫。他
们认为,这一质量问题既然已经认定是“个案”,那么,“神舟3号”飞船上的发动机估计
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而且时间相当紧张,不能延误发射时机!
检测还是不检测,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施金苗的态度很坚决,一定要检测。说服大家
千万不能“因小失大”。由于飞船上的5牛发动机有10多台,所安装的部位又都比较特殊,
用一般的内窥镜无法检测。
最后决定用医疗软管内窥镜进行检测。当技术人员带着内窥镜从上海坐飞机紧急赶到
发射场进行检测时,才发现操作空间极其狭小,人员工作时,许多部位都必须跪着,或侧
着身子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才能进行检测。这可苦了操作者朱培良。他每检测一只发动机
都要轻轻剔开包覆层,然后非常小心地将软管内窥镜伸入腔内检查焊缝情况,检测一只发
动机的时间要半个多小时。就这样,他拖着发高烧的身子干了两天,将船上所有5牛发动机
都仔细认真地检测了一遍,直到得到完好答案为止。
在航天人的情感世界……
向星空托起“飞天”梦的,岂止是航天人的智慧和双手?与钢铁材料、冷漠星空打交
道的航天人,也有着丰富的情感天地。他们为航天事业奉献的,还有这片天地中真诚、无
私的情感……
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曾动情地说过一句话:是家庭的支持,让他开足马力驰骋在通往
太空的大道上。
他经常晚下班,经常不回家,一上发射场就是几个月,是许多航天人真实生活的写照
。“做航天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戚发轫常常这样说。
忙于工作的他,为常常不能在家陪伴妻子、儿女而深感愧疚。只要有空在家,他便走
进厨房帮妻子老姜打打下手,洗菜,洗碗。只是这样的时候少得可怜。
还是在“神舟1号”试验飞船发射之前,老姜参加了由总师夫人们组成的“支前代表团
”到了酒泉发射基地参观,在那里充分理解了丈夫工作的重要意义,也更理解了身在前方
的丈夫的艰辛。那一次,老姜动情地对戚发轫说:“我一定全力支持你早日将中国的航天
员送上太空。”自此,这个愿望就成了夫妻二人共同的心愿。
然而,美丽的心愿未了,老姜就病倒了。在戚发轫为第二次发射飞船进入发射场时,
老伴姜福玲的肺癌已到了晚期。一边是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一边是亲人流露的期待目光
,自己同时还在受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折磨,内心沉重的压力,以及满头的白发
,无言地印证着戚发轫为“神舟”飞船付出的全部心血。
一走就是几个月。“神舟2号”飞船发射成功后,病床上的老姜欣喜万分,她满心希望
能看到丈夫送航天员上天的那一天。然而,不幸还是降临了。2001年3月6日,与戚发轫相
濡以沫40余载的老伴终被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生命。那一刻,戚发轫几乎被极度悲伤所击倒
。
在火箭总设计师刘竹生的心中,感到自己最对不起的是他的小女儿。小女儿在多灾多
难的日子里长大,作为父亲,刘竹生几乎没有问过她的学业怎么样。眼看她就要考大学了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又是航天专家,刘竹生认为自己应该扶女儿一把。可事情偏偏就那
么不巧,小女儿临考的那段时间,他接到了军令,火箭要发射,他不得不走,而且一走就
是三四个月。结果,小女儿第一次参加高考落榜了。
转眼间,又到了小女儿“冲刺”的阶段。而刘竹生此时再次接到发射任务,一走又要
很长时间。小女儿对爸爸失望了,整个复习期间都没有从阴影中走出来,结果又名落孙山
了。对小女儿的两次打击,也如同尖刀刺在刘竹生的心上。结果,还是航天总公司组织上
解决了女儿的工作问题,使这位知名专家少了后顾之忧。
随着科技骨干人员的年轻化,航天城里有了更多的“小爸爸”、“小妈妈”。东风航
天城里,多了一道道特有的风景线,也多了一片片更复杂的情感天地……
在航天城的“快报”上,曾刊登一篇少年学生写的题为《飞天梦,母子情》的作文,
小作者是“神舟”试验队一位队员的孩子,文中写道:
“妈妈出发了。又剩下我一个人。每当我看见别的母子在嬉戏,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
到妈妈,内心不由酸溜溜的。我感到寂寞,我感到孤独,我时常在晚上遥望星空。我想,
妈妈此时是否也在戈壁滩的那头遥望星空呢?……”
那发自纯真心灵的声声呼唤,连几位身经百战的老专家看了,也湿润了双眼。
在上海空间技术研究院参加发射试验人员的住地,记者发现一份出差记录单,记录着
该院飞船系统总调度罗斌近年的出差时间:1999年6个月;2000年8个月;2001年9个月;2
002年10个月;2003年出差时间已接近半年……
航天人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就这样情深意笃,就这样在作真诚的奉献。然而,他(
她)们所作出的牺牲,岂止是这些?
在航天城的上海试验队采访时,飞船副总指挥秦文波还向我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
事——
飞船推进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康忠心,一个如今每一个试验队员都在深深怀念的名字
!
1998年,正值“神舟1号”飞船攻克技术难关之时,上海科研人员承担的推进系统的结
构设计,是难度最高的项目之一。时间紧迫,秦文波将这一项目交给了业务老骨干康忠心
,并动情地说:“你攻下来的那一天,我一定请你喝杯庆功酒!”一向兢兢业业的康忠心
,深知责任重大,便没日没夜地开始了攻关。
一天,秦文波发现康忠心走路时一条腿有些异样,问他怎么了,他随口说是早上起床
时摔了一跤,没啥关系。两天后,康忠心的腿肿了起来,疼得无法走路了,才在同事催促
下去医院就诊。医生一查,大吃一惊:“你再晚来三天,就没命了!”
原来,康忠心根本没有摔过跤,引起他腿部关节淋巴水肿化的原因,是他患了血癌(
白血病)。他“撒谎”,是他实在舍不得离开他心爱的工作岗位!
治疗仅一年余,康忠心便离开人世。昏迷之前,康忠心拉着秦文波的手哽咽着说:“
我……我不能喝你这杯庆功酒了。”他是带着一生中最大的遗憾走的。那一天,距离“神
舟1号”飞船发射成功仅差19天……
风雨中,几代人筑成航天丰碑
今日“飞天”梦圆,成功的确来之不易。
新中国的航天史,是历经几代人呕心沥血、拼搏奋斗才写成的。历史,切莫忘了那些
历经磨难的日子……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之初面对的就是风雨泥泞。
当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时,中国的领袖们就感受到
这股西伯利亚吹来的寒意,毛泽东同志当时就高瞻远瞩地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
新中国开始踏上征服太空的伟大征程。可是时隔不久,“老大哥”专家撤走,中国卫
星发射计划面临夭折。当时,邓小平同志传达了一条命令:“卫星明后年不放,与国力不
相称!”
一批走过“小米加步枪”骄傲岁月的将军,早已憋足了劲,受命在大漠中建起了航天
城。
钱学森、王希季、孙家栋……这些今人尊敬的名字,与祖国航天事业的起步和发展紧
密相连。
在那国外嘲笑“中国有枪无弹”的年代,共和国航天界的栋梁们,是在饥饿的岁月中
画着图纸,让祖国的一支支火箭腾空而起……
科研人员食品供应短缺,就用甘草叶、骆驼刺掺着玉米面、青稞面制成的代食品充饥
。聂荣臻元帅亲自出面,特批给每个科技干部每天2两黄豆,连发射基地司令员、政委都没
有享用过。
可是中国在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就是美、苏、日、法发射的4颗卫星重
量的总和,在国际航天界引起惊呼!
为了祖国航天事业的崛起,几代人用的是信念,用的是汗水,用的甚至是自己宝贵的
生命……
航天城的烈士陵园可以作证:长眠在这里的604位英烈,有共和国的元勋聂元臻元帅,
有原发射基地第一任司令员孙继先将军,有当年科技人员的典范石荣屺,有为航天事业倒
在工作岗位上的女大校潘仁瑾……
一座墓碑写着“王来烈士”名字,却没有安放遗体的空冢,告诉我一个令人心碎的故
事:火箭特种燃料突然起火,为保护设备和战友,全身着火的他迅速冲向远方空旷的戈壁
,最后留下的只有一颗军帽上剩下的五角星。
而那些连任何遗物都没有留下的“无名英雄”,他们只能将墓碑筑在后人的记忆之中
——一位刚来基地的女技术员,在狂风掀翻帐篷之际,为追赶一张重要设计图纸,永远消
失在混沌无边的大漠深处……
中国航天,在悲壮与荣耀的交织中崛起。“两弹一星”,奠定中国的大国地位。
1992年新春,中国航天迎来了一个有着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一个为世界瞩目的“
921”载人航天计划,开始实施。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地
对中国空间科学事业做出重大决策,加快了中国空间事业的发展进程。
在47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已研制成功可满足高、中、低不同轨道要求的12种长征系列
运载火箭,把近50颗不同类型的国产卫星、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4艘“神舟号”无人飞船
和一艘“神舟号”载人飞船,成功地送入太空。
还是在1999年11月24日,那天傍晚时分,当听说“神舟1号”飞船已成功着陆后,中央
军委主席江泽民、副主席胡锦涛等便兴致勃勃来到位于北京西北郊的航天空间技术研制试
验中心,亲眼观看刚从飞船着陆场运回的“神舟”飞船返回舱,而站在飞船前担任解说任
务的,便是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
那一天,面对中国自己研制的飞船,中央领导们的兴奋溢于言表。围着飞船返回舱转
了一圈后,江泽民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鼓励航天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早日把中国的航
天员送入太空。
如今,中华民族“飞天”梦圆。中国航天,又筑起一座历史的丰碑!
这是一座历经风雨,由共和国几代航天功臣筑就的丰碑。
她,将永远耸立在大漠,耸立在航天城,耸立在亿万人民心中……
今天,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召开大会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
※ 来源:.一塌糊涂 BBS http://ytht.net [FROM: 211.80.90.176]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6.2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