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xueqiang (★王者归来★), 信区: Aero
标 题: 形形色色的卫星故障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Apr 24 19:40:49 2004), 站内信件
航天技术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各国共发射了4000多颗卫星。由于航天工
程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因而经常出现类型各异的故障。例如,由于运载火箭爆炸引起“
箭毁星亡”;与通信卫星相连的上面级火箭“病死”,导致卫星只能在近地轨道“瞎转”
,进入不了静止轨道。1992年奋进号航天飞机首航修复的国际通信卫星6号就是典型的例子
。有的卫星在发射过程中刚一星箭分离就“散了架子”,一命呜乎。1990年美国KH-12侦
察卫星在空中解体,造成10亿美元的损失;还有的卫星进入指定轨道后,工作没几天浑身
是病,至“病入膏肓”。
价值连城的卫星入轨后,一旦发生故障就很难修理。因为它“高不可攀”。对此只有
一条上策,即尽量减少卫星在轨故障。大量统计分析表明,卫星故障主要是机械故障和电
气故障。造成故障的原因有制造和装配上的缺陷、试验不充分、贮存期过长、人为失误、
空间环境的危害等。就拿通信卫星来说吧,其转发器失灵就是“常见病”。在1985~1990年
间,欧洲共有24台转发器不能正常工作,它们有的失效,有的输出功率下降或消失。
日本空间通信公司价值1.5亿美元的“超鸟”A卫星在1990年12月20日“不到一天”的
时间里,姿态控制用的氧化剂几乎全部用完,据悉可能是一条错误指令造成的。
卫星轨道的电磁干扰、空间粒子辐射、空间轨道的各种碰撞等,也会导致卫星故障。
1989年初,日本超鸟A卫星和SES公司的A-I广播卫星,以及1990年麦哲伦金星探测器
,都曾因单粒子件翻转使指令发出器出错而使地面一度失去跟踪。
卫星入轨后出现的故障也不是一概束手无策,有些可以通过地面向其发指令来解决。
航天飞机的问世为排除卫星故障带来了福音,它既可以在轨修理卫星,也可把卫星带
回地面。不过,它对高轨道卫星还望尘莫及。今后,当永久性空间站建成之时,可从空间
站上出动轨道转移飞行器,去把高轨道卫星拖回空间站上修理,然后再拖到高轨道上释放
。
在当今还是应以“预防为主”,提高卫星的可靠性,例如,降低卫星各系统的复杂性
,提高卫星排除故障的能力,加强对空间环境的研究,减少人为失误,对卫星乃至火箭各
系统进行综合考虑。
--
天才即是傻瓜,傻瓜即是天才,
我不是天才,我更不是傻瓜,
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
能忍常人所不能忍,必成常人所不能成!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0.46.72.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7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