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婴儿), 信区: Aero
标 题: 知识窗:人造地球卫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Jun 13 18:31:49 2004), 站内
人造地球卫星
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至少一圈)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完整的卫
星工程系统通常由人造卫星、运载器、航天器发射场、航天控制和数据采集网以及
用户台(站、网)组成。人造卫星和用户台(站、网)组成卫星应用系统,如卫星
通信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和卫星空间探测系统等。
【发展概况】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
国于 1958年2月1日首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1号),60~70年代法
国、日本也发射了本国的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1号。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各国发射的人造卫星主要用于探测地球空间环境和进
行各种卫星技术试验。60年代中期,人造卫星开始进入应用阶段,各种应用卫星先
后投入使用。从70 年代起,各种新型专用卫星相继出现。
【卫星种类】人造卫星按运行轨道区分为低轨道卫星、中高轨道卫星、地球同步卫
星、地球静止卫星、太阳同步卫星、大椭圆轨道卫星和极轨道卫星。人们更多的是
按用途把人造卫星分为科学卫星、应用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
【科学卫星】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的卫星,主要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
。科学卫星使用的仪器包括望远镜、光谱仪、盖革计数器、电离计、压力测量仪和
磁强计等。借助这些仪器可研究高层大气、地球辐射带、地球磁层、宇宙线、太阳
辐射和极光,观测太阳和其它天体。
【技术试验卫星】进行新技术试验或为应用卫星进行试验的卫星。航天技术中的新
原理、新技术、新方案、新仪器设备和新材料往往需要在轨道上进行试验,试验成
功后才投入实用。这类卫星数量较少,但试验内容广泛,如重力梯度稳定试验,电
火箭试验,生物对空间环境适应性的试验,载人飞船生命保障系统和返回系统的验
证试验,交会对接试验,无线电新频段的传输试验,新遥感器的飞行试验和轨道上
截击试验等。
【应用卫星】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的卫星。在所有人造地球卫星中其种类最
多,发射数量也最多。应用卫星按用途可分为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侦察卫星、导
航卫星、测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截击卫星和多用途卫星等。按其是否专门用于
军事目的又可分为军用卫星和民用卫星,有许多应用卫星都是军民兼用的。
【组成】人造卫星由包含各种仪器设备的若干系统组成,这些系统可分为专用系统
和保障系统两类。
专用系统是指与卫星所执行的任务直接有关的系统,大致可分为探测仪器、遥感仪
器和转发器三类。科学卫星使用各种探测仪器(如红外天文望远镜、宇宙线探测器
和磁强计等)探测空间环境和观测天体;通信卫星经过通信转发器和通信天线传递
各种无线电信号;对地观测卫星使用各种遥感器(如可见光照相机、侧视雷达、多
光谱照相机等)获取地球的各种信息。
保障系统主要有结构系统、热控制系统、电源系统、无线电控制系统、姿态控制系
统和轨道控制系统。有些卫星还装有计算机系统,用以处理、协调和管理各分系统
的工作。
返回型卫星则还有返回着陆系统,它由制动火箭、降落伞和信标机组成。
【卫星应用】人造卫星观测天体不受大气层的阻挡,它可以接收来自天体的全部电
磁波辐射,实现全波段天文观测。人造卫星的飞行速度高,一天绕地球飞行几圈到
十几圈,能够迅速获取地球的大量信息,这是地面勘察和航空摄影无法比拟的。人
造卫星在几百公里以上高度飞行,不受领土、领空、地理和气候条件限制,视野广
阔。一张地球资源卫星照片拍摄的面积达几万平方公里,在静止轨道上卫星可以看
到百分之四十的地球表面,这对通信非常有利,可实现全球范围的信息传递和交换
。人造卫星能飞越地球任何地区,特别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沙漠、深山、海洋
和南北两极,并对地下矿藏、海洋资源和地层断裂带等进行观测。因此人造卫星可
用于天文观测、空间物理探测、全球通信、电视广播、军事侦察、气象观测、资源
普查、环境监测、大地测量、搜索营救等方面。
中国航天一九九七年第八期
http://www.space.cetin.net.cn/docs/ht97-b.htm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5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