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iki (我有n个梦之Ver.2005), 信区: AerospaceScience
标  题: 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35年前苏联曾登月成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18日09:29:13 星期三), 站内信件

http://www.sina.com.cn 2001/02/06 16:20 中央电视台
  2月3日,对普通人来说恐怕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在人类征服宇宙的历史上,它
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据俄通社—塔斯社报道,正是在35年前的这天——1966年2月3
日,苏联的“月球—9”号自动航天站在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卫星——月球表面上成功地
实现了软着陆。
  为了纪念人类科学史上这一重要事件,2月3日,俄罗斯拉沃奇金科研生产联合体的
代表在接受俄通社—塔斯社记者的采访时说:“早在20世纪60~70年代苏联就积极着手
研究月球了。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是实践宇航学的奠基人谢尔盖?科罗廖夫。不过,在
征服月球的过程中他并不太走运:发射的46个装置只有9个完成了计划。”
  根据科罗廖夫的决定,登月计划交由拉沃奇金科研生产联合体去完成。该联合体的
专家们研制出了“月球—9”号自动航天站。后来,1970年9月,“月球—12”号航天装
置首次把月球土壤的标本带回了地球。从月球丰富海(море Изобилия)收取
的土样实际上是一些细小的岩石碎块儿,其总量为100克稍多一点儿。
  内装土样的胶囊交给苏联科学院地质化学研究所去研究。该所的科学家们打开胶囊
后认定:月球的土壤是一种颗粒大小不等的黑灰色粉末。就其性质来说,它更象是潮湿
的砂子,其特点是容易起电。后来,在不同的年代,苏联方面把一小撮一小撮的月球土
样又交给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东德和印度的实验室去研究。但大部分
土样至今仍留在俄罗斯。(赵德成编译自“俄罗斯国家”网站2001年2月3日资料)

--
参考文献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85.7
王朔.动物凶猛.华艺出版社,1992.
陈国军.我和刘晓庆—不得不说的故事.佚名出版社,1993
Janusz Kajzer,Günter Schroeder,et al.Shearing and Bending Effects at
the Knee joint at High Speed Lateral Loading.SAE 973326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tyre.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4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