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aganini (flying), 信区: AerospaceScience
标  题: [转载] 月亮啊,你到底来自何处(续)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Sep 28 12:18:34 1998),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cience 讨论区 】
【 原文由 eos 所发表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os 的信箱 】
发信人: keven (keven), 信区: Science 
标  题: 月亮啊,你到底来自何处(续)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Apr  6 11:06:27 1998) 
 
●  地球上看不到的那一面  
     月球永远以同一面对著地球,它的背面直到太空船上去拍照后,  
 才发现背面不象正面一样有很多陨坑和熔岩海。太空船照片显示月球  
 背面相当崎岖不平,绝大多数是小陨坑和山脉,竟然只有很少的熔岩  
 海。  
     此种差异性,科学家无法想出解答,照理论言,月球是太空中自  
 然星体,不管那一面受到太空中的陨石撞击的机率应该相同,怎会有  
 内外之分呢?月球为何永远以同一面向著地球?科学家的说法是说它  
 的以每小时16.56 公里的速度自转,另一方面也在绕著地球公转,它  
 自转一周的时间『正好』和公转一周的时间相同,所以月球永远以一  
 面向著地球。  
     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卫星都没有这种情形,为何月球『正好』如此,  
 这又是一种巧合中的巧合?难到除了巧合之外,不能找一种其他的解  
 释吗?  
 
●  数百年来的怪异现象  
     月球曾发生过不少无解的现象,数百年来的天文学家不知已看过  
 多少次了。1671年,三百年前的科学家卡西尼就曾发现月球上出现一  
 片云。1786年四月,现代天文学之父威廉·赫塞尔发现到月球表面似  
 乎有火山爆发,但是科学家认为月球在过去三十亿年来已没有火山活  
 动了,那么这些『火山』是什么?  
     1843年曾绘制数百张月球地图的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史谷脱,发现  
 原来约有数公里的利尼坑正在逐渐变小,如今,利尼坑只是一个小点,  
 周围全是白色沉积物,科学家不知原因为何?1882年四月二十四日,  
 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亚里斯多德区』出现不明移动物体。1945年十  
月十九日,月面『达尔文墙』出现三个明亮光点。  
    1954年七月六日晚上,美国明尼苏达州天文台长和其助手,观察  
 到皮克洛米尼坑里面,出现一道黑线,过不久就消失了。1955年九月  
 八日,『?洛斯坑』边缘出现两次闪光。1956年九月二月九日,日本  
 明治大学的丰田博士观察到数个黑色物体,似乎排列成DYAX和J  
 WA字型。  
     1966年二月四日,苏俄无人探测船月神九号登陆『雨海』后,拍  
 到两排塔状结构物,距离相等,依凡桑德生博士说:『它们能形成很  
 强的日光反射,很像跑道旁的记号。』依凡诺夫博士从其阴影长度估  
 计,大约有十五层楼高,他说:『附近没有任何高地能使这些岩石滚  
 落到现在位置,并且成几何形式排列。』  
     另外,月神九号也在『风暴海』边缘拍到一个神秘洞穴,月球专  
 家威金斯博士因为自己也曾在卡西尼A坑发现一个巨大洞穴,因此他  
 相信这些圆洞是通往月球内部。1966年十一月二十日,美国轨道二号  
 探测船在距『宁静海』四十六公里的高空上,拍到数个金字塔形结构  
 物,科学家估计高度在十五至二十五公尺高,也是以几何形式排列,  
 而且颜色比周围岩石和土壤要淡,显然不是自然物。  
     1967年九月十一日,天文学家组成的蒙特娄小组发现『宁静海』  
 出现『四周呈紫色的黑云』。这些奇异现象,不是一般人的外行发现,  
 全是天文学家和太空船探测器的报告,意味著:月球有人类未知的神  
 秘!  
 
●  月面上的不明飞行物  
     1968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太阳神八号太空船在调查将来的登陆地  
 点时,遇到一个巨大的有数平方英里大的幽浮,但在绕行第二圈时,  
 就没有再看到此物体,它是什么?没人知晓。太阳神十号太空船也在  
 离月面上空五万尺的地方,突然有一个不明物体飞升,接近他们,这  
 次遭遇拍下了纪录片。1969年七月十九日,太阳神十一号太空船载著  
 三位太空人奔向月球,他们将成为第一批踏上月球的地球人,但是在  
 奔月途中,太空人看到前方有个不寻常物体,起初以为是月神四号火  
 箭推进器,距他们有六千英里远。  
     太空人用双筒望远镜看,那个物体呈L状,阿姆斯状说:『像个  
 打开的手提箱。』再用六分仪去看,像个圆筒状。另一位太空人艾德  
 林说:『我们也看到数个小物体掠过,当时有点振动,然后,又看到  
 这较亮的物体掠过。』七月二十一日,当艾德林进入登月小艇做最后  
 系统检查时,突然出现两个幽浮,其中一个较大且亮,速度极快,从  
 前方平行飞过后就消失,数秒钟后又出现,此时两个物体中间射出光  
 束互相连接,又突然分开,以极快速度上升消失。  
     在太空人要正式降落月球时,控制台呼叫:『那里是什么?任务  
 控制台呼叫太阳神十一号。』太阳神十一号如此回答:『这些宝贝好  
 巨大,先生………很多……噢,天呀,你无法相信,我告诉你,那里  
 有其他的太空船在那里………在远处的环形坑边缘,排列著………他  
 们在月球上注视著我们……』苏俄科学家阿查查博士说:『根据我们  
 截获的电讯显示,在太空船一登陆时,与幽浮接触之事马上被报告出  
 来。』1969年十一月二十日,太阳神十二号太空人康拉德和比安登陆  
 月球,发现幽浮。1971年八月太阳神十五号,1972年四月太阳神十  
 六号,1972年十二月太阳神十七号………等等的太空人也都在登陆  
 月球时见过幽浮。  
     科学家盖利曾说过:“几乎所有太空人都见过不明飞行物体。*  
 第六位登月的太空人艾德华说:『现在只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来自  
 何处?』第九位登月的太空人约翰杨格说:『如果你不信,就好像不  
 相信一件确定的事。』1979年,美国太空总署前任通讯部主任莫里  
 士·查特连表示『与幽浮相遇』在这里是一件平常的事,并说:『所  
 有太空船都曾在一定距离或极近距离内被幽浮跟踪过,每当一发生,  
 太空人便和任务中心通话。』  
     数年后,阿姆斯壮透露一些内容:『它真是不可思议……我们都  
 被警示过,在月球上会有城市或太空船,是不容置疑的……我只能说,  
 他们的太空船比我们的还优异,它们的真的很大……』数以千计的月  
 球神秘现象,如神秘闪光、白云、黑云、结构物、幽浮等,全都是天  
 文学家和科学家共睹的事实,这些现象一直未有合理解释,到底是什  
 么?  
 
●  空心的太空船月球  
     1970年,俄国科学家柴巴可夫(Alexgander Scherbakov) 和米凯  
 威新(Mih-kai Vasin) 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太空船月球』理论,  
 来解释月球起源。他们认为月球事实上不是地球的自然卫星,而是一  
 颗经过某种智慧生物改造的星体,加以挖掘改造成太空船,其内部载  
 有许多该文明的资料,月球是被有意的置放在地球上空,因此所有的  
 月球神秘发现,全是至今仍生活在月球内部的高等生物的杰作。当然  
 这个说法被科学界嗤之以鼻,因为科学界还没有找到高等智慧的外星  
 人,但是,不容否认的,确是有许多资料显示月球应该是『空心』的。  
     最令科学家不解的是,登月太空人放置在月球表面的不少仪器,  
 其中有『月震仪』,专用来测量月球的地壳震动状况,结果,发现震  
 波只是从震央向月球表层四周扩出去,而没有向月球内部扩的波,这  
 个事实显示月球内部是空心的,只有一层月壳而已!因为,若是实心  
 的月球,震波也应该朝内部扩才对,怎么只在月表扩呢?  
 
●  从新架构新月球  
     们可以来重新架构月球理论:月球是空心的,月壳分为两层,外  
 壳是岩石及矿物层,由于陨石撞击月球后只能穿这一层,已知陨坑的  
 深度都不深,最深只有四哩,所以此层厚度最多五哩。月球内壳是坚  
 硬的人造金属层,厚度不知道,也许只有几哩,成分含有铁、钛铬等,  
 能耐高温、高压、腐蚀,是一种地球人未知的合金。  
     因为太空人安装在月球表面的月震仪显示震波只在月表传递,而  
 不深入内部,可见月球的确只有这两层月壳。既然如此,月球就不是  
 自然界的,它是人造的,造它的『人』经过精细计算,将月球从他们  
 的星系运到太阳系来,摆在现在的位置,使地面上的人能在夜间看到  
 它,而且和太阳一样大。所以,月球起源的三种理论都不对。『造月  
 的人』让月球永远以一面向著地球,因为这一面有不少控制地球的设  
 备。他们自己住在月球背面的内部,因为月球表面日夜温差太大,中  
 午最热是摄氏127 度,夜间最冷是零下183 度,不适合居住,所以都  
 住在内部。  
     他们已发展出飞碟,经常飞出外面作些研究或修护仪器,并注意  
 地球人的动静,有时被地球太空人看到,有时被地面上的望远镜观测  
 到。『造月的人』是那一种外星人?他们来此有多久了?我们目前都  
 还不知道。也许不久,地球人就能知道月球的真相了。  
     我们科学无法解释的实际月球现象,来重新架构月球的理论,『圆  
 满的』将月球之谜一一解答,有谁能说这样做是『不科学』  
 呢?                                               ~~完..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bbs.net.tsinghua.edu.cn·[FROM: 166.111.65.182]  
--
※ 转载:.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phy4.hit.edu.cn]
--
※ 转载:.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s2.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3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