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在等待●李登辉同志永垂不朽), 信区: Aero
标  题: 俄美重启火星登陆竞赛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Dec  6 11:58:49 2003), 站内信件

(2003-12-06 07:41:45) 来源:北京青年报 

(来源:北京青年报)

    4日,美国主要媒体报道了美国总统布什可能会在17日纪念莱特兄弟飞行100周年的纪
念大会上宣布美国人登陆火星计划的消息;5日,俄罗斯的两家主流媒体《真理报》和《莫
斯科商报》突然公开了一直处于秘密状态的俄登陆火星的计划。两国媒体报道的巧合中透
露着越来越明确的信息:美国和俄罗斯将重新开启搁浅多年的人类火星登陆竞赛。分析人
士认为,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纷纷瞄准太空资源,太空竞赛已经成为了国家综合实力的
一种象征,在中国“神五”成功发射的“刺激”下,俄罗斯和美国都在加快登陆火星的计
划。 

    俄罗斯:神秘研究所推行“火星人计划”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前苏联就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火星探测的尝试。尽管那次
首开先河式的探测和后来接连失败的记录使得苏联探测神秘红色星球的计划遭到沉重的打
击,但苏联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火星梦想从来没有破灭过。更为惊人的是,就在美国、
西欧和日本接二连三向火星发射探测器,或者宣布火星探测未来计划的时候,俄罗斯仍在
一声不吭地准备更加雄心勃勃的计划———让人类登上火星!12月5日,俄罗斯《真理报》
和《莫斯科商报》首度探访到苏联及俄罗斯绝密的火星登陆计划。 

    ■神秘研究所成立40周年,普京亲自去电表示祝贺 

    12月2日是俄罗斯“医学生物研究所”成立40周年纪念日。和其他机构成立周年纪念轰
轰烈烈的欢庆活动不同,这个在苏联解体前后一直属于国家最高机密的研究机构的周年纪
念活动静悄悄的,没有多少人知道,但它庆祝活动的隆重却是超规格的———俄罗斯宇航
局、俄罗斯国防部和克里姆林宫都给它发去了贺电,甚至连普京总统也亲自打电话给研究
所所长表示祝贺,并且表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绝对保证研究所的经费”! 

    外人实在很难想象,为什么一个跟太空医学研究有关的机构会受苏联和俄罗斯如此重
视?就连当地的警察也只能猜测地戏称它是“火星人计划”。 

    尽管有不少人风闻过“医学生物研究所”就坐落在莫斯科城区内,可想找到这个地方
就难了。这是在莫斯科城边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要想进去,先得绕过三幢五层高砖砌楼
房,然后是一道坚实的护栏,再通过一连串布满各种电子探测装置的黑暗走廊,才可以抵
达研究所的核心大楼! 

    ■火星登陆舱已经研制成功,人类登上火星全都靠它 

    如此神秘的研究所其实是前苏联和现在俄罗斯的火星登陆研究机构!这个对外宣称是
研究所的人类登陆火星专门研究机构是在苏联取得太空突破后不久便成立的,牵头的两名
科学家是赫赫有名的科罗廖夫和赫拉迪什。研究所副所长维克托·巴拉洛夫在该所成立以
来第一次接受公开采访时介绍说:“这个研究所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人类如何经受飞
往火星的漫长旅途,因为在那么漫长的飞行途中,不可预测的因素实在太多了,而所有的
不可预测性我们都得在地球上先进行实验,先进行预测。” 

    这一切不是科幻小说,而是真实的一幕。从前苏联时代到现在的俄罗斯,这么多年时
间里,最优秀的航天科学家经常会聚在这里,进行人类飞向火星的各项实验,特别是人类
在太空飞行中超常适应能力的实验。他们甚至还征募志愿者,在完全模拟太空飞行的环境
中进行连续一年的生活实验,包括在太空状况下睡眠,这其实是对人体器官的极大考验。


    人类飞向火星一直是研究所的最主要目标。研究所的开山鼻祖科罗廖夫就是上个世纪
60年代设计人类第一艘飞向太空探测器的主设计师。此后,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设计
人类登陆火星舱上了。这个现在终于可以称得上完善的火星登陆舱内部就跟普通飞机的座
舱很像,而且第一眼看上去就像是图-154客机机舱,可实际上,它却是独一无二的高科技
产品,价值连城。美国据说也试图研发类似的产品,但在1亿美元打水漂后终告失败。人类
未来就是要靠这个登陆舱登上火星。 

    ■重点研究太空医药,让宇航员有精力体力远征火星 

    宇航员鲍里斯·莫洛科夫的职业绝对罕见,他是一名太空医生。由于他多年来的研究
结果,俄罗斯宇航员现在在太空中的身体和心理实力大增。莫洛科夫半开玩笑地说,他将
来的目标就是“一针就能解决宇航员的许多问题”。最近几年来,莫洛科夫频频往返于太
空和研究所之间。他神秘地说:“现代航天界的一个重点课题就是延长宇航员的精力和体
力。最近50年来,越来越多的老人进入太空,他们回来的感觉良好,这其中就有我们研究
所的功劳。”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告诉记者说,如此罗曼蒂克的研究远没有结束,因为研究
所正在设计一套2005年开始人类远征火星的方案。 

    研究所所长介绍说,研究所研制的增强宇航员精力和体力的太空医药非常重要,因为
假设人类动身前往火星,在经历6个月、跨越数百万公里的行程后,宇航员的肌肉可能会萎
缩,骨质会流失,甚至连基因也受到了损伤,当然,失重对人体的影响还不仅仅是这些,
在失重条件下,人体的血液循环功能也受到影响,导致宇航员的脑部供血不足,常常感到
头昏眼花;失重还会对人体的平衡系统造成影响,这样到达火星后,宇航员已经没有力气
离开太空船了。目前,研究太空医学的科学家采取的措施只是让宇航员进行简单的身体训
练和药物治疗。在国际空间站上生活的宇航员,每天要抽出两个小时进行走路或跑步训练
,以保持肌肉的力量。这些方法对于短期的太空生活也许有用,但长时间的太空旅行就必
须依靠人造重力和神奇的太空药物。

    美国:重返月球意在载人登陆火星

    作为当今世界综合实力最强大的美国决不允许自己在新世纪探索火星上落在他人之后
。美国总统布什可能成为激起新世纪美国火星探索热的起动机。 

    ■深受刺激,美国宇航员可能常驻月球眼望火星 

    美国有线新闻网12月5日的报道进一步强化了一天前美国媒体纷纷捅出的一条消息:布
什政府打算让美国宇航员重温登月旧梦,并且盼望实现载人登陆火星的新梦想。 

    布什总统的多位助手向美国有线新闻网透露说,布什总统现在正处在是否择机宣布美
国宇航员重返月球的关键时刻。如果下定决心的话,那么从现在起15年内,美国宇航员肯
定重返月球。而且这回登上月球不是几个小时几天的事,而是要在月球上常驻,并且以月
球为基地迈向那颗神秘的红色星球———火星。 

    当然,这一切现在都是布什总统在考虑之中的计划。布什总统的助手们非常坦率地告
诉美国有线新闻网的记者们说,现在布什还没有做出决定。白宫新闻秘书麦克劳伦也证实
说:“不会马上宣布任何政策性的东西。” 

    尽管布什总统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心,但这却让美国宇航局看到了希望。许多年来,由
于经费的削减,预算的限制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灾难,美国重新登月,并且
向火星迈进的计划遭到了连续重创。然而,中国太空人顺利升空重新激起了美国的太空梦
想。美国共和党参议员萨姆·布伦贝克坦言:“中国人对登月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我们
可不想被他们在登月的事上打败,我们一定要先登月抢占新的亮点。”  

    ■紧急磋商,美国内阁要员激烈讨论登陆火星计划 

    白宫显然对布什政府对太空探索计划的考虑被泄漏感到相当不快,但它确确实实再度
激起了美国上下对太空探索,特别是对火星探索的热情。 

    在今年2月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灾难后不久,布什总统就迅速承诺最远不会超过
2005年恢复航天飞机的飞行。布什政府立即对以下的太空计划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制定
航天飞机重新起飞的日期目标;敲定国际空间站建成的总体规划;选定新型载人宇宙飞船
;讨论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基地的经费和利益;确定载人飞向火星的计划。

    目前,美国航天局正在修正航天计划,而副总统切尼则负责与国会议员们进行磋商和
沟通。许多人都认为,布什总统会在今年12月17日纪念莱特兄弟飞行1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
宣布美国的登月着陆火星计划,但布什政府的高级助手们向美国有线新闻网透露说,由于
时间来不及,所以布什总统不会在人类飞行100周年纪念讲话上提到该计划,但到明年1月
底的国情咨文中是有可能提及的。 

    ■积极实施,无人探测火星计划紧锣密鼓进行之中 

    尽管美国人登陆火星还等着布什总统最后拍板,但对火星的无人探测计划却在紧锣密
鼓的进行当中,并没有因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而暂停。 

    目前积极准备和落实的美国火星探测项目包括:2005年发射“火星再认识轨道飞行器
”,2007年发射“灵巧登陆器”和“长期漫游器”。2009年则计划发射携带核动力、比目
前大得多的飞船登陆火星。该飞船将能返回地球,带回火星岩石样本。2009年之后,载人
火星飞行就可以正式实施了。 

  ■分析 

    美俄火星新竞赛:为抢占太空资源新高地 

    人类登陆火星有巨大的现实障碍,1989年,美国宇航局为老布什总统准备的一份研究
报告揭示,这样一项计划不仅要花费多年的时间,还会耗费近500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这
个结果无疑给许多人当头泼了盆冷水。然而,所有的障碍看来并没有阻止住布什政府在太
空领域的脚步。实际上,这是因为美国不想在新世纪抢占太空资源新高地中落后。 

    各国政府纷纷意识到太空资源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与冷战时期政治因素居多不同,新
世纪的太空竞赛很实际———看中了太空中的未来资源。欧洲宇航局、法国太空局、英国
宇航局、日本宇航局都在为踏上火星做准备。欧洲宇航局和法国太空局更是在南极洲进行
多种“人类适应太空”实验,以测试人类在“失重、孤独和幽闭”极限状态下可能产生的
生理和心理反应。据报道,一旦实验证明人类完全可以适应未来往返行程至少长达一年的
“火星之旅”,那么人类很可能会在2015年左右登陆火星!据报道,美国NASA、欧洲宇航
局、法国太空局和两个南极研究小组已经开始联手合作,准备在人迹罕至的南极洲地区进
行一项模拟“火星人生活实验”。法国太空局开始招募25名女性“火星人”志愿者,这25
名被选出的女性志愿者,将于明年到位于图卢兹太空医学学会的模拟失重状态的实验舱内
接受“太空实验”,她们将躺在一张特制的斜床上,头部朝下共躺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这
种特制的6度斜床是宇航员躺在太空船中飞往火星时的“正常角度”。据报道,未来首次登
陆火星的宇航员人选很可能就会在这些普通的实验者中。美国政府显然清楚,新世纪抢占
太空新高地的不仅仅是实力雄厚的俄罗斯宇航局。 

    火星对地球人类的意味已经被科学界达成共识,那就是火星是地球之外最适合生命存
在的星球。火星环境与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火星表层有大气,也有地球上经常见到的风
沙,和地球一样有一年四季,只是火星一年相当于地球上的两年。还有观测显示,火星极
冠可能存在大量的冰。月球移民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就可以实现,但大规模移民月球非常困
难,而人类在火星生存要比移民月球更为现实和易于实现! 

    ■背景 

    苏美火星竞争:政治较量大于科学探索 

    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这个红色星球承载着人类无数的遐想和希望。1877年8月,
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帕雷利在观测火星时认为火星表面的许多细线可能是人工运河,从此
有关“火星生命”的谈论通过科幻故事广为流传。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率先进行
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对火星的探索。不过,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火星探索之举重要的是政治
较量。 

    前苏联是人类火星探索的先驱。1962年11月1日发射的火星1号在距地球1亿多公里的地
方通信中断,考察失败,但它作为人类发射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被普遍认为是人类火星之
旅的开端。美国紧随其后,1965年,美国水手4号(mariner4)行星际探测器飞越火星,拍摄
21张照片。1971年5月19日苏联相继发射了火星2号和火星3号轨道/着陆探测器,这是人造
探测器首次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陆并进行科学探测,但适逢火星上气候恶劣,使探测器无法
正常工作。1972年,美国水手9号探测器沿着火星轨道飞行,发回7329张照片。1976年,美
国海盗1号(viking1)和海盗2号(viking2)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发回了5万多张照片和大量的
探测数据。此后,苏联的火星4号未能进入火星轨道;火星5号虽然入轨,但工作时间很短
;火星6号着陆失败,飘入苍茫天宇,不知去向。福波斯1号在宇宙空间已失去联系;福波
斯2号对火卫1考察一段时间后,又出现故障。接二连三的失败使得苏联不得不重新考虑自
己的火星计划,在接下来的许多年时间里不再发出声音,而略占上风的美国在失去对手的
竞争动力后,也沉寂了许多年。因为政治而生的火星探索也因政治而受到严重的影响。(
北京青年报/方心闻)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2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