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孩子), 信区: Aero
标  题: 欧洲航天局,迈着大步向深空挺进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Aug 29 19:38:56 2005), 站内

    欧洲航天局于1985年1月制定了一项长期航天规划,按照这个含有三项主要内容的计划,“阿里安-5型”运载火箭、“哥伦布”航天站和“海尔梅斯号”航天飞机要分别于1996年、1993年和1998年投入使用。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今天当我们再来审视这些计划的时候,可以发现,除了“阿里安-5型”运载火箭计划现在已基本实现外,“哥伦布”航天站已经变成了多国合作的国际空间站,而“海尔梅斯”航天飞机却无影无踪,代替它的是未来将要使用的轻型货运飞船。

  其实这些长期计划都是载人航天计划,可以看出,欧洲航天局在开始的时候,十分注重载人航天,但是,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新的局面,欧洲航天局并没有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到载人航天计划中去,与此同时,给欧洲航天局带来一片喝彩声的是它执行的一系列深空探测计划。

  “火星快车”功大于过

  2003年6月,欧洲航天局研制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发射升空,奔赴遥远的火星,“火星快车”计划花费了3.5亿美元,经过长达6个月的星际远航,“火星快车”最终进入火星周围的运行轨道,它将在火星轨道上运行两年时间,帮助人们寻找火星上任何有关生命的迹象。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计划并不仅仅是一个轨道器,它还有一个着陆器,名字叫做“小猎犬”,这是欧洲航天局的成员国英国制造的,它要在事先设定的地点开始探寻生命痕迹的活动。 

  虽然“小猎犬”的着陆最终失败了,但是,“火星快车”的轨道器却十分成功,进入到了预定的轨道,也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高分辨率立体相机拍摄了一张照片,在一个环形山内部,存在着冰冻的水,这些冰反射着阳光,这是迄今最清晰的有关火星存在冰冻水的证据。它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欧洲航天局的首次火星探测取得的成绩让人们对这个红色的星球重新充满了热望。

  “卡西尼”在遥远的土卫六着陆

  早在多年以前,欧洲航天局就把目光瞄向了比火星更加遥远的土星,他们看中了土星的卫星——土卫六,这是太阳系最为神秘的星球,科学家以为,这里可能存在着基本的生命。飞向这颗星球的探测器名字叫做“惠更斯”,其实“惠更斯”只是一个着陆器,它搭载在美国的“卡西尼”探测器上面。经过七年的漫长征途,2004年年底,它与“卡西尼”分离,2005年的1月14日,重量为319公斤的“惠更斯”成功的在土卫六上面实现了软着陆。

  “惠更斯”伴随着摇滚乐着陆,这是这个荒凉的星球上第一次发出来自地球的声音。着陆的当天,“惠更斯”传回来350张照片,从这些照片中,科学家重新认识了这个星球,它带给我们许多有关这个星球的新知识。虽然“惠更斯”在土卫六上只工作了半个小时,但是,这是迄今人类的探测器距离地球最远处的一次着陆,它的着陆牵动着亿万人的心,这使它成为了2005年的第一个航天新闻。

  “金星快车”将要上路

  当人们还沉浸在“卡西尼”带来的兴奋的时候,欧洲航天局又要发射“金星快车”探测器,这个计划是2001年提出的,并在2002年正式列入计划,目前已经通过了所有的测试,并运送到拜科努尔发射场,计划于2005年10月发射,从计划到实施到发射,仅仅使用了四年之间。之所以速度这么快,是因为这个探测器所使用的一些探测设备跟“火星快车”所使用的几乎一样,最主要的是,它的试样也跟“火星快车”一样,这大大节省了建设成本,也加快了速度,可以说,“金星快车”跟“火星快车”是一对孪生兄弟,只不过它们是分别去探测两个行星。

  “金星快车”的主要目的是全面研究金星大气和金星极地附近的大气旋涡,还要研究金星的全球热平衡、大气层的强烈温室效应、云层的结构和动态特性以及在云层上方记录到的不明紫外线辉光。

  美国和苏联在三十多年前,发射了一系列金星探测器,“金星快车”计划是三十多年后第一个飞往金星的探测器,这表明欧洲航天局正在一步步地向太阳系的各个大行星挺进。

  水星探测器2009年启程

  引起欧洲航天局关注的还有水星,这是距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2004年,航天大国美国发射了“信使号”水星探测器,这个探测器将于2009年进入水星轨道。这让欧洲航天局也跃跃欲试,就在“信使号”即将正式进入水星轨道的时候,欧洲航天局也将要发射自己的水星探测器。这个探测器名字叫做“贝皮?克兰布”,是为了纪念一位意大利科学家,这个探测器由主轨道器,磁层轨道器和着陆器三个单元组成。主轨道器将运行在水星上空,上面装有两台照相机和6台遥感仪器,磁层轨道器上装有7台探测器,用于观测水星的磁场及其太阳风之间的关系。

  “信使号”只是一个环绕水星运行的人造卫星,它不带有着陆器。而欧洲航天局的“贝皮?克兰布”则带有着陆器,着陆器将会将落到水星上较为温和的地区,这比美国的探测器的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智慧一号”探测月球

  深空探测并不仅仅局限于大行星,在探测月球方面,欧洲航天局也作出了出色的成绩。2003年9月,欧洲航天局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起飞了,这是欧洲航天局的第一枚月球探测器,为使宇宙空间研究成本更加低廉,该探测器全部由低成本、小型化的尖端技术部件构成。引人关注的还不仅仅是这一点,它还使用了一种完全崭新的能量系统——粒子火箭,这一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能电离惰性气体原子,喷射出高速氙离子流,为探测器提供持续动力。这种火箭虽然不能提供较大的推力,但是,它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正是因为使用了这种动力系统,使它在太空中多次顺利地完成了轨道变更,顺利地抵达月球,目前各项工作开展得十分正常。粒子动力标志着欧洲航天局掌握了一种全新的太空动力,这使它改变了在航天界的形象,“火星快车”和金星快车都是借助俄罗斯的火箭送入轨道,“惠更斯”搭乘着美国人的“卡西尼”探测器,而这种火箭的使用成功,标志着欧洲航天局以后能有更多的能力自己发射深空探测器。

  “罗塞塔”飞往彗星

  深空探测需要的技术要远远高于近地轨道飞行,所以它更加引人注目。当人们还沉浸在2005年美国导演的深度撞击计划的时候,欧洲航天局也实施了相似的计划,这个探测器就是“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它已经与2004年2月发射成功。这个探测器使用了一种行星借力试轨道,这使它在行进的途中需要关闭一些探测设备,航行十年才能到达探测目的彗星,它要探测的是楚留莫夫-戈拉西缅科号彗星。

  这已经不是欧洲航天局的第一个彗星探测计划,其实早在1985年,他们的“乔托”探测器就拜访过哈雷彗星,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十九年后的“罗塞塔号”执行的任务要比“乔托”复杂得多,它携带着一个100公斤重的探测器,这个名字叫做“托勒密”的探测器将会登陆彗星,在彗星上钻一个孔,钻取下来的物质将会自动投入一个炉子里,在800度的高温下,固体物质将会融化,变成气体,气相色谱仪就可以分析彗星上的物质组成。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直接检验彗尾中气体的化学成分。

  在发展航天技术初期,人们普遍把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航天实力的标志,欧洲航天局在成立初期,也把发展载人航天当作了首要目标,但是,发展载人航天需要花费巨大的财力和物力,而且所遇到的风险也太高。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欧洲航天局没有发展载人航天技术,却走出了一条深空探测之路,而且实现了硕果累累,迈进了航天三巨头的行列。

  在未来的十年里,欧洲航天局将会致力于极光太阳系探索计划,在该项目中,欧洲航天局将把深空探索的步子迈得更大,努力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及载人火星飞行。(北辰)

发布日期:2005-08-29 

http://www.cnsa.gov.cn/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3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7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