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在等待), 信区: Aero
标 题: 《撼天记》第一部:《步天远歌》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Dec 21 09:30:40 2003), 站内信件
央视国际 2003年10月09日 16:47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050/20031009/images/101253_02.jpg
20世纪70年代,在河南濮阳当考古学家打开了一座距今已七千多年的古墓时,人们惊讶地
发现其中有用蚌壳拼成的青龙和白虎图形。
20世纪70年代,在河南濮阳当考古学家打开了一座距今已七千多年的古墓时,人们惊
讶地发现其中有用蚌壳拼成的青龙和白虎图形。这把中国人使用四象表示星象的历史一下
子推到了史前的年代。中国古人在很久以前就认为宇宙中的天体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连。
史载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王希明曾用通俗歌谣的方式唱出了对天
空星系感性认识,他给这首歌赋名为--《步天歌》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050/20031009/images/101253_04.jpg
中国人使用四象表示星象
早期的人们曾经为自己制造出巨大的翅膀,幻想像鸟一样遨游太空。虽然结果可想而
知,但它失败的经历却成为人类首次试图飞翔的先河。当人类终于明白要想在天空中飞翔
必须要掌握一种神秘的力量时,为皇帝寻求不老之药的方士们,却早已在某一天配出的炸
翻了八仙桌的混合物中发现了一种改变世界的粉末---火药。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050/20031009/images/101253_08.jpg
中国古代用于战争的火箭
一个后来被西方科学家证明的物理力量---反作用力。最开始时却是供人们消遣制造欢
乐气氛的花样。当人们运用窜天猴的原理生产出用火药推进的箭矢时,一个新的名词---火
箭诞生了。顾名思义即是靠火来飞行的箭。纵观中国古代发明的众多火箭,都是自身携带
燃烧剂和氧化剂,通过其燃烧形成高速燃气流喷出,产生反作用力而推动火箭前进;在结
构上,已具备了现代火箭的基本组成部分。成为今天结构精密复杂集高科技于一体的宇宙
运载火箭的祖先。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050/20031009/images/101253_010.jpg
人类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陆月球
人类的航天技术发展起源于大胆想象。隋唐时代出现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就描绘了
仕女飞天的奇妙景象。相传在14世纪,中国明代有一位叫万户的人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
次借助火箭的力量飞行的试验,他失败了。但万户这种大胆而天才的技术构思,比后来俄
罗斯有“火箭之父”称号的齐奥尔科夫斯基1903年提出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的设想早了
几百年。因此这次惨痛的失败,被6个世纪以后的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试图利用火箭
升空的首次壮举。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050/20031009/images/101253_012.jpg
现代火箭升空
法国科幻小说大师儒勒·凡尔纳(1828-1905)在他的作品中令人惊奇地预见到许多未
来的科学发明,包括人类挣脱地球引力进行太空旅行。这些超前的想象,点燃起一代又一
代的孩子们对幻想创造的渴望。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050/20031009/images/101253_015.jpg
法国科幻小说大师儒勒·凡尔纳(1828-1905)在他的作品中令人惊奇地预见到许多未来
的科学发明,包括人类挣脱地球引力进行太空旅行
大约在20世纪开始的时候,有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种新的更好的利用火箭的用
途--探测高层大气及空间。他们分别是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和美国的戈达德。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050/20031009/images/101253_017.jpg
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
孩童时就沉浸在凡尔纳奇妙幻想里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在《航空通报》杂志的读者面前
展示了一幅人们将如何进行第一次宇宙飞行诱人的前景,并画出了第一艘宇宙飞船的图形
。这是那个世纪的人们第一次看到据说能飞到月亮上的工具的大致模样。齐奥尔科夫斯基
天才的构想和理论,使他成为世界公认的人类征服宇宙的先驱思想家和理论家,他的许多
古怪的预见在后来都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1965年,在他逝世30周年时,世界天文组织还
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背面的一座巨大的环形山。早已去世的齐奥尔科夫斯基留给了后人
们一句著名的话:“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之中”。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050/20031009/images/101253_019.jpg
齐奥尔科夫斯基
美国的戈达德是从1909年开始研究火箭动力学理论的。三年后,他点燃了一枚放在真
空下容器内的固体燃烧火箭。用以证实火箭在真空里能够工作的理论。1919年,戈达德将
自己多年研究成果写成一篇题为《达到极端高度的方法》的论文,阐述了火箭运动的基本
数学原理。1920年起,他开始主攻液体火箭。在姨妈的农场里他建起了一座液体推进剂火
箭静态试验和发射基地。1926年3月16日下午2点30分,他在马萨诸塞州奥本冰雪覆盖的农
场里,点燃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推进剂火箭。尽管整个飞行时间只有2.5秒钟,戈达德却为
试验的结果激动不已。戈达德使用液态氧作为氧化剂。在火箭工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050/20031009/images/101253_022.jpg
1926年3月16日下午2点30分,戈达德在马萨诸塞州奥本冰雪覆盖的农场里,点燃了世界上
第一枚液体推进剂火箭。尽管整个飞行时间只有2.5秒钟,他却为试验的结果激动不已
现代火箭的真正起步是在德国。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050/20031009/images/101253_024.jpg
被称为“欧洲火箭之父”的德国人奥伯特却领导一批科学家成立了德国宇宙航行协会,开
始了对宇宙航行的探讨和现代火箭的研究
早在1927年,当中国的毛泽东领导饿着肚子的农民举行“秋收起义”时,被称为“欧
洲火箭之父”的德国人奥伯特却领导一批科学家成立了德国宇宙航行协会,开始了对宇宙
航行的探讨和现代火箭的研究。他被称为“现代火箭技术之父”。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 修改:.dxmxqe 於 Dec 21 09:35:25 2003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6.28]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