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在等待), 信区: Aero
标  题: 《撼天记》第七部《上帝的眼睛》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Dec 21 10:36:21 2003), 站内信件

央视国际 2003年10月31日 18:16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050/20031031/images/101595_1.jpg 
2003年1月16日,美国卡纳维拉尔角39-A航天飞机发射台。“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机长
赫斯本德即将率领6名宇航员飞向太空 


  2000年9月出版的《原子能科学家杂志》刊登美国科学家埃德华•泰勒的一篇文
章,披露了50年前一个令人震惊的内幕:美国空军和陆军早在 50年代末就打算在月球上建
立一个永久性的军事基地,并且宣布月球归美国所有! 

  当时美国与苏联之间的航天竞争已经进人白热化,谁能抢先实现载人航天对两国的国
家形象、人心士气等等都有重大意义。 

  自从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几乎立即就转入了让卫星搭载“试飞
”狗进人太空轨道的实验。 

  1957年11月3日清晨,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就绪。技术人员为小狗“莱卡”安上一种专
用带状装置后,然后把它放进狭窄的加压舱内。指挥中心开始倒计时。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050/20031031/images/101595_2.jpg 
2月1日,漂浮在太空中的宇航员们顺利完成了所有的实验,开始返回地球。上午9点,也就
是在哥伦比亚号着陆前16分钟,该机突然从雷达中消失。这是七名遇难的宇航员。 


  “卫星2号”和它上面的“莱卡”准确地进人到了预定的地球轨道。运行在一条近地点
212公里、远地点1660公里的椭圆形轨道上,每 102分钟绕地球一圈。 

  近年来公开的一些资料却表明由于卫星飞行的故障使得“莱卡”可能只飞行了13个小
时、在绕地球飞行了9圈后就被活活烤死了。 

  科罗廖夫与其他科学家商议之后,决定采用非常规的办法,即飞船的设计与制造工作
同步进行。这种方法带有相当大的风险,但是科罗廖夫明白要想抢在美国人的前面,只有
这一条路。 

  事后看来,他的这步险棋走对了,苏联从载人飞船的可行性研究到1961年4月实现“东
方l号”载人飞船上天,前后只用了2年半时间。最终使苏联又一次领先美国人10个月实现
了载人航天。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050/20031031/images/101595_3.jpg 
美国火箭设计师布劳恩 


  然而在随后进行的实验飞行中,失败考验着这些初学者。8月19日,进行了第三次发射
试验,这次飞船的密封舱内不仅有两只名叫贝卡和斯特列卡的小狗,还有包括有50只老鼠
和苍蝇、植物种子、小球藻在内的生物。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次发射中出现了一件“宇
航员”“冒名顶替”的事情。在这次发射前的遛狗过程中,专门训练的小狗斯特列卡临阵
脱逃,试验人员们情急之下将错就错,从野狗群中随便捉来一只充数。假斯特列卡同真贝
卡一起飞上了太空。 

  这让后来才知道真相的科罗廖夫和他的技术人员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即使没有经过
专门训练,生物也能在太空飞行。 

  在载人飞船的一切技术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之后,苏联开始在全国挑选第1名上天的航天
员。选拔称得上是万里挑一。 

  当时苏联人选拔第一批宇航员的具体条件是,身体健康适于飞行,年龄不超过35岁,
体重应不到75公斤,身高不超过1.75米,当然后两项都是为了适应当时宇宙飞船的载重量
和座舱尺寸的需要。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050/20031031/images/101595_4.jpg 
布劳恩与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一起 


  历史上有许多巧合,在1934年3月9日,科罗廖夫第一次与苏联第一颗卫星的主设计师
吉洪拉沃夫谈起了载人宇宙飞行的前景,甚至谈到了谁将第一个飞上太空,而尤里·加加
林正好在这一天出生。 

  公元 1961年4月12日上午9时7分,“东方”号运载火箭顶着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腾
空而起。与此同时,透过发动机的轰隆声,清晰地传来了加加林激动的道别声:“我去了
!” 

  10时25分,当加加林向地面指挥中心报告飞船已经打开发动机时,指挥中心顿时沸腾
开来。 

  事实正如科罗廖夫一直担心的,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真的出现了问题。由于故障使座
舱与仪器舱不能及时分离,制动火箭的推力使飞船座舱疯狂地旋转打滚。此时“东方”号
飞船正在以惊人的高速度疾速下坠。照这样下去将是飞船会像熊熊燃烧的流星一样高速砸
向地面、宇航员被烧成灰烬和摔成肉酱的结局。指挥中心的人们都束手无策,科罗廖夫当
时甚至都已经不敢看飞行的显示屏。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050/20031031/images/101595_5.jpg 
前苏联火箭设计师科罗廖夫 


  也许是幸运之神总是站在强者一边。10时35分,密封座舱终于与仪表舱在飞速旋转中
分离开了,但这时已比预定的时间整整晚了10分钟。危难中加加林显出英雄本色,他以惊
人的毅力和意志战胜了死神的威胁。 

  当加加林在7000米的高度顺利跳伞后,科罗廖夫立即给赫鲁晓夫打电话报告说:“降
落伞已打开,正在着陆,飞船正常。”听到消息的赫鲁晓夫在电话那头向他大喊起来。 


  穿着奇异的宇航服装落地的加加林吓坏了地面上的孩子,加加林一边挥手一边大声喊
: “请不要怕,我是自己人,是苏联人,是从宇宙飞回来的”…… 

  只有宇航员安全地返回到地面,苏联人才算是成功地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才能真正
地赢得这场美苏竞争的胜利。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050/20031031/images/101595_6.jpg 
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几乎立即就转入了让卫星搭载“试飞”狗进人
太空轨道的实验 


  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的壮举使人类数千年的梦想成为现实,也使他从此获得了“
宇宙哥伦布”称誉。为了纪念这个划时代的成就,“4.12”成了“航空航天国际纪念日”
。 

  资料证明,在加加林上天前后,苏联曾有两名航天员在训练中死亡。 

  此后,苏联人又连续进行了载人航天的飞行试验。1963年6 月16日,“东方”6号飞船
将世界上第一个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送入了太空,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登天的女英雄。
 

http://www.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1050/20031031/images/101595_7.jpg 
1951年4月18日,美国空军用“空蜂”号探空火箭将一只猴子送人了高空 


  加加林飞行之后不到4个星期,1961年5月5日,美国的“水星”4号飞船把宇航员艾伦
·谢泼送上了186公里的高空,作了一次亚轨道的试验飞行。两个月后,弗吉尔·格里索姆
又乘坐“水星”号进入太空。1962年2月20日,“水星”6号飞船载着约翰·格伦完成了美
国人第一次地球轨道飞行。他用了4小时55分钟围绕地球飞行了3圈。 

  让美国人可以称道的是,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太空人的格伦,日后居然成为世界上
年龄最大的宇航员,这一点恐怕加加林就不如他了。 

  其实,美国人的载人航天计划开展得并不比苏联人晚。苏联人接连抢得了一个又一个
的“航天第一”,这一事实深深地刺痛了美国人。然而,知道内情的人知道,此时的美国
正在构想的一个举倾国之力的庞大计划--20世纪60年代后期轰动全世界的“阿波罗”登月
行动。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3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