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在等待), 信区: Aero
标  题: 前驻纳米比亚大使:我所亲历的航天测控站建站历史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Jan 10 08:52:57 2004), 站内信件

2004年01月09日 16:18 



  文/陈来元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喜讯传来,举国欢腾。作为曾在
外交第一线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做过一点工作的我,更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为了保证载人飞船安全顺利返回地面,需要分布在三大洋上的多艘海上测量船和遍布
国内外的10余个地面测控站对它全程跟踪和测量。由于飞船返回段航程始于南部非洲靠近
纳米比亚上空,因此在纳米比亚沿海的斯瓦科普蒙德市郊建航天测控站以实现全程跟踪测
量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作为当时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经历了航天测控站建站的全过程。



  纳米比亚政府对中国十分友好,得知中国将在纳米比亚建立航天测控站的消息后积极
支持。

  2000年9月底,中纳双方就建站协定达成共识并形成初稿,并商定由纳米比亚外长古里
拉布和我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签署正式协定。其时古里拉布外长正在纽约担任联合国
大会主席。但10月5日中午我被告知,古里拉布外长决定从美国直飞中国,出席在北京举行
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两国建站协定将改由我国外交部长唐家璇
与他在北京签署。这突然的变化,意味着协定文本必须在论坛开始前送到北京。我决定请
将赴北京出席论坛的纳米比亚贸工部长哈穆腾尼亚将文本带到北京去。但他离开纳米比亚
赴华的日期是10月8日,我馆必须在7日将文本交给他。

  当时文本内容虽已基本商定,但尚未来得及由双方逐字逐句加以校对并正式打印。参
赞火速联系对方主管官员核对文本,却一个也找不到。我提出紧急约见纳方主抓我建站工
作的高教部长安古拉和代外长卡洛莫,但对方秘书表示两位部长都在议会开会。仅剩一天
半的工作时间了,若不立即安排核校、打印,将直接影响到协定的签署。一旦建站工作延
迟,我载人航天工程大业就要受到严重影响。怎么办?我当机立断,决定去“闯”议会找
部长去。

  在议会大楼门口我被门卫拦住。他们强调议会开会时,任何外人不得进去打搅。我费
尽唇舌终于感动了在议会值班的两名警官,他们帮我将两位部长从议会厅里请了出来。部
长们见到我显出一脸的惊愕。我向他们道歉表明此举不符合正常外交礼仪和惯常做法,但
因事关重大,请他们无论如何设法找到并指示纳方主管官员与使馆官员一同核校并完成最
后文本。次日早晨8点,我再次打电话约见高教部长,并到他办公室落实双方核校文本的有
关事宜。高教部长立即叫来有关官员,指示他们与使馆官员马上开始工作。双方主管官员
连续工作12小时,终于将文本核校、打印完毕,准时送出。8日,我到机场为贸工部长送行
,部长告诉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协定文本已在他的公文包里,我那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
来。

  2000年10月11日中纳关于建立航天测控站的协定在北京签署。建站协定签署后,双方
立即开始有关建站租地问题的谈判。但是我方选定的建站地皮属于斯瓦科普蒙德市所有,
而我测控站租地协议又只能与纳米比亚中央政府签署,纳中央政府必须先用所属土地换来
斯瓦科普蒙德市的这块地皮,才能与我方签署租地协议。而建站进程刻不容缓,必须在租
地问题上打破常规,先动工建站,再补办相关手续。在努乔马总统的亲切关怀下,纳政府
破例同意中方可先在所选地皮上动工建站,中央政府与市地方政府交换地皮的事宜由双方
自行解决,换地后再由纳米比亚中央政府与中方签署租地协议。于是2001年1月中旬测控站
得以破土动工。

  建设过程中,努乔马总统十分关心租地协议进展情况。一次他在听取我汇报建站情况
后当即指示在场的有关部门简化手续,加快谈判。总统的关注加快了双方商签协议的进程
。在2001年7月下旬举行测控站落成典礼之前,双方终于签署了租地协议。测控站建成后,
立即发挥作用,我国“神舟”三号、四号飞船及此次五号载人飞船的顺利返回,都与该站
准确测控并发出正确指令密切相关。

  中国在纳米比亚建立航天测控站象征着两国传统友谊在科技领域又结出新的果实。在
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座航天测控站将继续履行它的使命,为中国载人航天事
业和造福全人类做出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6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