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在等待), 信区: Aero
标  题: 2003年中国航天工业大事盘点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Feb 14 20:10:30 2004), 站内信件

2003年,航天科技集团共进行6次发射,将6星1船送入轨道;航天科工集团的开拓者一号固
体火箭进行了第二次试验发射,仍以失败告终。

最吸引人的当然属于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长征二号F火箭、神舟5号飞船和航天员杨利伟在
整个任务过程中表现都非常出色,相当完美地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神舟5号成功
的影响之大相当出人意料,中国航天几十年来尽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普通老百姓眼里
却仍是相当陌生和遥远的事物,但杨上校一下子拉近了二者的距离,一时间航天成了媒体
和百姓口中炙手可热的名词。

尽管关于神舟6号属于一期还是二期工程现在还没有官方的确切消息,神舟5号的成功已经
标志着一期工程的顺利完成,二期工程的交会对接和空间实验室已经成为中国航天的下一
个目标。载人航天发射场和总装厂房已经为交会对接和空间实验室的发射预留了条件,舱
外航天服已经开始研究,飞船轨道舱留轨的设计不仅提供了一个新的遥感和科学实验平台
,而且使我们不必在短时间内发射两艘飞船就可以实现交会对接。按照火箭总指挥黄春平
的说法,单从技术上考虑,在2010年左右可以发射空间实验室。

2003年发射的6颗卫星个个身手不凡。北斗一号03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一号导航系统
的全面建成。尽管官方媒体至今仍将还在计划中的伽利略称为世界上第三个导航系统,但
技术和性能上的差距并不妨碍北斗一号作为打破美俄垄断的第三个卫星导航系统的地位。
中巴资源一号02星则是历经磨难,发射日期一推再推,终于在01星停止工作两个月后发射
成功,保持了资源系列工作的连续性。搭载发射的创新一号则是我国第一颗低轨道数据通
信技术试验小卫星,其作用将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逐渐显现出来。第18颗返回式卫星
是时隔七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是新一代返回式卫星的首发星,技术水平和在
轨寿命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中星20号则将DFH-3平台的性能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是我国自
行开发的第一颗KU频段通信卫星,首次采用了可控点波束天线,具有服务区大范围机动的
能力,卫星的安全性、设计寿命等性能指标有了较大提高。作为我国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
科学探测卫星,年底发射的探测一号实现了我国在较高水平上的国际合作,使我国的空间
科学研究和测控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说过了新发的卫星,有必要提一下在轨卫星的情况。8月13日资源一号01星停止工作,作为
我国资源卫星的首发星,这颗设计寿命2年的卫星实际工作3年零10个月,严重超额完成了
其历史使命,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2月,资源二号卫星获得国家科技进
步一等奖,9月,资源二号01星超期服役满一年,星上状态保持良好,作为高新工程项目,
完成了具有重大经济和政治意义的探测任务。01星和02星组网运行以来,在国民经济建设
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此外,中星22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运载火箭方面,03年年初的计划中提到长二丙、长二丁、长三甲、长四乙要实施缩短发射
场周期的新流程,这一点在长二丁和长三甲发射的相关报道中已经体现出来,另两个型号
则没有见到报道。长二丙/SM作为长二丙系列的最新成员,将该系列的覆盖范围扩大到了高
轨道,从而进一步确保了长二丙系列在发射小型卫星方面的优势地位。长二丁则发展到了
02批,新批次火箭继承了01批和长四乙的一些成果,其整体性能和适应性有了很大提高,
可在不同发射场承担多种类型卫星的发射任务。资源一号02星发射成功了,长四乙01批也
完成了其历史使命。长四乙01批在过去5年中共发射6次,将2颗FY-1、2颗ZY-1、2颗ZY-2、
HY-1A和3颗小卫星送入轨道,为我国的遥感卫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一批次的
长四乙将走向多元化,承担更多类型卫星的发射任务,着重进行可靠性增长和缩短发射周
期两项工作,大量实行技术更新,火箭的改动包括增大整流罩、提高运载能力、启用两次
启动技术等等。

从上面的火箭技术的新发展可以看出明显的通用化趋势,包括一种火箭发射多种类型的卫
星、在不同发射场发射,而酒泉新建的发射塔则能同时适应多种火箭的发射,这种通用化
趋势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测试设备和流程的标准化,避免了设备浪费,又可以缩短发射准备
时间。此外,对火箭类型的要求大大降低。从上面几种火箭的发展趋势推测,除了可能的
小运载和长二EA以外,在大运载出现之前,航天科技集团很可能不会再推出新的改动较大
的火箭。

作为现有长征系列火箭的接班人,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在2003年稳步推进。其核心
动力之一的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多次整机试车,专为其建设的发动
机试验区也已开工。其首飞时间说法不一,从有关的文章和报道看,08年进行基本型的首
飞还是有可能的。关于小运载,张庆伟在年初的报告中曾经提出要进一步作过细的工作,
确保卫星发射成功,后来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消息。开拓者一号第二次发射似乎比第一次有
了进步,但仍然是失败的结果,科工集团已经高调宣布要在04年用其发射卫星,希望他们
能成功。

其它方面,中欧签署关于伽利略系统的合作协议,探月卫星初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DFH-
4大平台突破关键技术,进入正样研制阶段。多次高新工程重点型号试验和导弹武器飞行试
验相继取得圆满成功。

2003年航天方面足以和神舟5号相提并论的成果包括冷原子喷泉钟和天文大地网空间大地网
信息融合系统的研制成功。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两者已经不是仅仅局限于航天领域
的成就了。

说完了成绩说不足。03年年初的计划中的发射任务是9次,实际完成6次,考虑到非典的影
响,再把小运载的那次去除,实际有两次大型发射未能进行,应该说完成得还不错。但是
年初提出风云二号做好进场准备,现在却把发射日期定到了04年四季度,估计火箭或者卫
星方面出了不小的问题。再一个遗憾就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基里巴斯的测控站没了。


一些相关信息:

1,我国舱外航天服外层防护材料样布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样布的各项性能均达标
,这标志着我国在舱外航天服制造技术上迈进了一步,为宇航员安全出舱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东华大学承担的这个名为“舱外航天服外层防护材料研究”项目日前荣获了国家教育
部颁发的200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奖。(3月14日)

2,10月23日,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于建平
23日在北京说,“神舟”飞船5次成功发射的实践表明,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已成为世界上
最先进的发射场之一,完全可以满足未来空间站建设的需要。我国空间站的建设,早已纳
入载人航天发射场设计框架,发射场目前就已具备发射10吨空间站的能力。 

3,1月5日19时16分,“神舟”四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成功着陆,顺利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
技术试验任务,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轨道舱留轨成功。

4,10月10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负责人宣布,中国将于10月15日至17日择机进行首
次载人航天飞行。

5,10月15日9时整,运载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9时9分50秒左右船箭分离,飞船入轨。9时42分,中国载人航天
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5时57分,飞船变轨,进入圆形工
作轨道。16日5时35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向飞船发送返回指令,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
,返回舱与推进舱开始返回。16日6时23分,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着陆。
16日6时38分,搜索人员报告,杨利伟身体状况良好。16日6时54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
李继耐宣布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轨道舱留轨成功。

6,10月22日凌晨0点4分,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指挥控制下,神舟5号留轨舱事事第
一次变轨,轨道高度从340公里提升到350公里。10月29日前后,在太阳风暴的影响下,留
轨舱运行高度明显降低。 

7,11月9日,“神舟”号载人飞船应用系统首任总设计师龚惠兴透露,空间实验室的预算
已初步确定,正等中央批准。

8,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指挥黄春平透露,单从技术层面预测的话,我国2010年左右能够
建立空间实验室。(12月6日)

9,10月30日,中欧签署《伽利略卫星导航合作协定》。根据协议,中欧双方将在卫星导航
技术、工业制造、服务和市场开发、产品标准化和频率等方面进行合作,此外,中国还将
在伽利略联合企业中投入约2亿欧元,并在其中持有相应的股份。 

10,5月25日,北斗一号导航系统备份星(03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
箭发射成功。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70次飞行,成功率达到90%。6月3日,卫星
成功定点于东经110.5度赤道上空。12月2日正式交付用户,投入业务运行,标志着北斗导
航定位系统的建设全面完成。

11,11月15日,中星20号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1月20日,卫星成功定点于东经103度赤道上空。

12,DFH-4大平台完成工程鉴定阶段,转入正样设计生产。(7月2日)

13,11月3日,第18颗返回式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卫星发射工位由长征二号丁运
载火箭发射成功。这颗卫星是我国新一代返回式卫星的首发星,所使用的火箭是长征二号
丁02批的第一发。11月3日,卫星在四川中部回收成功。

14,7月19日,国家航天局宣布,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系统的研制工作全面启动
。预计2005年以前(2006年?),将发射2颗光学小卫星和1颗雷达小卫星。

15,9月18日,HY-1A投入业务运行一周年。

16,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探月工程总体部(筹)在北京空间中心联试大厅召开了探月一号
卫星有效载荷模样联试动员会。

17,12月30日,探测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3号发射工位由长征二号丙/SM运载火箭
发射成功。

18,2月28日,中国资源二号卫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星22号通信卫星等两个
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月1日,设计寿命为两年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01星在轨运行三周年。星上状态保持良
好,有效载荷功能正常,在轨测试的指标始终优于设计指标。作为高新工程项目,它不仅
提高了我国实时传输的水平,而且提供了数十万景图像,完成了具有重大经济和政治意义
的探测任务。自2002年11月12日起,与02星组网运行,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时间分辨率,
缩短了重复观察周期,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承担中国资源二号卫星
研制任务的这支队伍正在进行03星的总装工作,即将实现“三星”高照的目标。

20,8月13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停止工作。01星于1999年10月14日发射,设计寿命2
年,实际工作3年10个月。

21,10月21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成
功。搭载升空的创新一号是我国首颗低轨道短数据通信技术试验小卫星。这是长征四号乙
01批的最后一次发射,01批在过去5年中共发射6次,将10颗卫星送入轨道。02批将承担8颗
以上卫星的发射任务。

22,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卫星测试发射工位,由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是目
前世界上第一座以钢筋混凝土为主体结构的工位。工位总高91米,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地面
测试发射控制系统的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改变了以往“一种型号卫星一套测试发射
控制系统”的模式,满足了多种型号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需要。

23,由六院11所研制的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于1月9日、1月20日和2月17日连续三次成
功进行整机试车,标志着我国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高压补燃发动机研制工作有了里程碑式
的进展,实现了一步关键性的跨越。

24,亚洲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基地、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
165所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试验区主体工程在陕隆重奠基,标志着我国大推力、无污染新
型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揭开新的一页。(8月6日)

25,9月16日,我国第一型四级全固体运载火箭“开拓者一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进行
了发射试验。按照科研摸底试验的标准,“开拓者一号”此次飞行试验取得了成功。

26,上海天文台首次用0.683um/0.532um这组双波长,成功对Beacon-C、Ajisai、Topex、
Starlette等卫星进行了双波长测距试验。(10月20日)

27,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时候,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型号试验队奔赴试验一线,
做到抗非典与保成功两不误。此后,多次高新工程重点型号试验和导弹武器飞行试验相继
取得圆满成功。(6月11日)

28,11月29日,中国同基里巴斯中止外交关系。此前,设在基里巴斯塔拉瓦岛的中国测控
站已被拆除。中国目前还有在纳米比亚、巴基斯坦和肯尼亚的三个海外测控站。

29,经历了十余年艰苦奋斗的某重点型号遥一在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之后不久,遥二、
遥三的飞行试验也相继告捷,实现了首飞成功和三连冠的目标。(4月)

30,某型号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为高新工程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一院决定
对该研制队伍通报表彰并奖励人民币50万元。5月21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许达哲以
及一院有关领导迎接凯旋的试验队员。

31,八院试验队带着圆满成功的喜悦返沪,在车站受到了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
局长栾恩杰等领导的热烈欢迎。(12月24日)

32,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自主设计研制成功我国
首台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基准钟。其时间频率基准准确度达到8.5×10-15,相当于350万
年不差一秒。12月24日,这一成果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专家鉴定。

33,“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信息融合系统工程)”在京通过总参测绘
局组织的鉴定。由陈俊勇、许厚泽、李济生、魏子卿院士等11位专家,对这一成果进行了
全面评审。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了天文大地网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
系和新一代地心坐标系的三套成果,可以保证我国不同应用领域的空间地理信息实现无缝
拼接,也为我军数字化战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提升了军事大地测量对未来战争的保障
水平。该项目的完成,表明我国大地测量数据处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2月10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6.28]

※ 修改:.dxmxqe 於 Feb 14 20:13:17 2004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6.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9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