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   ), 信区: Aero
标  题: 北京中关村 空间技术的金色舞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Aug 11 18:18:04 2006), 站内

http://www.china-spacenews.com 重点新闻  2006年7月19日

  中国航天报 记者 杨建 武铠

  中国第一星在这里诞生

  北京有个中关村,中关村有个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如今,五院的主
体虽然已从中关村迁至西北郊唐家岭航天城,但依然处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范围之
内。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五院都与中关村血脉相连。

  随着神舟飞船的上天,五院的名字在中关村渐渐响亮起来,但是38年前,当五
院在这里诞生的时候,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神秘的单位是干什么的。因此,说中关
村是全国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没人怀疑,但是说中关村是中国空间技术的发祥
地,有人会一愣。不错,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飞船都是在这里问世
的。

  1958年5月,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1965年,国
家下达了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任务。为了确保第一颗人造卫星任务的完成,
1968年2月,五院正式成立,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任院长。

  1970年4月24日,嘹亮的《东方红》乐曲在太空奏响。这一天,由五院负责研
制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无数城市、乡村的街道涌动着
庆祝的人流。口号在喊,眼泪在飞,许多人彻夜无眠。

  2003年10月16日清晨,航天员杨利伟乘坐以五院为主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返回
舱平安着陆。从他的脸上,看不到在太空遨游了一天一夜的疲惫,有的只是作为中
国首飞航天员的坚定、自信与自豪。此时,五院所在的中关村、唐家岭与全中国一
起沸腾。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38年来,五院人亲手将60多颗
不同类型的卫星和6艘神舟号飞船送入太空,打造了返回式遥感卫星、“东方红”
通信广播卫星、“风云”气象卫星、“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资源”
地球资源卫星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等六个卫星系列和“神舟”飞船系列,在航
天器总体设计、热设计与热控制、结构与机构、返回、智能自主控制等单项技术领
域居国内领先位置,在载人飞船技术、应用卫星技术等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如今的五院,下辖8个研究所、1个卫星制造厂,地跨北京、陕西、山西、山东
、甘肃、广东等省市,形成了配套完整的航天器设计、试验和生产体系。2004年和
2005年,五院连续两年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内部绩效评价中名列第一。2006年初,
在院工作会上,院长袁家军在总结“十五”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10年要实现年总
收入200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

  38年来,五院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空间技术专家,其中包括“两
弹一星”功勋科学家5人,两院院士14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7人、通讯院士2人


  群星璀璨,是五院过去的写照;繁星满天,是五院未来的期待。

  唐家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唐家岭,北京海淀区北部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1994年以前,这里的人谁也不
会想到自己的村庄会和航天发生联系。就在这一年的10月28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
席的刘华清冒着寒风,亲临唐家岭,在北京航天城的奠基石上埋上了第一锹土。从
此,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间间实验室相继落成,唐家岭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变
化。到1998年6月,航天城一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

  从北京西三环的航天桥驱车北行,上万泉河路直行到底右转,在宽阔、笔直的
北清路上开行几分钟,便到了北京航天城。

  航天城是一个大概念,五院位于航天城的东部。驶入立有“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院”金色大字石碑的五院大门,一股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正对大门的是颇有气
势的行政办公大楼,紧邻大楼的是会展中心,南面不远处便是空间飞行器总装测试
厂房。在这些建筑的前后左右,到处绿草如茵,柳绿花红。走进五院,既是走进了
一座现代化的高科技园区,也像是走进了一座空气清新、环境宜人的大花园。

  进入总装测试厂房,穿上白色的防静电服,套上一次性塑料鞋套,经过一道防
尘门的“吹风”,记者走进了高大、宽敞、明亮的总装大厅。记者看到,在大厅中
间过道的两侧,有好几颗卫星正在进行总装。据五院有关领导介绍,这个大厅长
90米、宽24米,达到了十万级净化,并保持恒温和相对湿度控制。在这个大厅里,
各种经过机加、电装后的组部件,经组装、总装成为一个完整的飞行器。总装完成
后,飞行器进入旁边的测试大厅,进行各种性能的测试。今年年初,作为总装测试
厂房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性能卫星整星无线测试场的建成,更使空间飞行器的总
装测试工作如虎添翼。

  这是唐家岭的现在。未来,一幅更美的图景又已经展示在我们面前。在五院会
展中心,一个未来航天城的规划沙盘引起了记者的浓厚兴趣。据主管唐家岭二期工
程建设的院长助理庞贺伟向记者介绍,唐家岭二期工程已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
。五院在现唐家岭航天城的东侧又新征土地778亩,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崛起各
类厂房、实验室等建筑20多座,与现在的科研生产区连成一片,构成一个真正意义
上的现代化的空间飞行器研制试验中心。

  五院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到2010年基本建成国际一流宇航企业,全
面建设创新型五院”的目标。庞贺伟介绍说,唐家岭二期工程的建设目标是五院这
一发展目标的具体化,即通过能力调整、统筹规划建设,建成具备航天器核心技术
研发、航天器系统集成能力、专业配套、资源集约和一体化的国际一流宇航企业。
具体说来就是:具备国际领先的航天器系统集成能力;形成以国防重点实验室及国
家实验室为核心的研发创新体系;较强的运行保障和应用开发能力;构建开放式的
国际宇航合作平台。

  未来的唐家岭,草会更绿,花会更红,带给世人的惊喜将会更多。

  创新是五院跨越发展之魂

  在多个场合,我国著名的空间技术专家王希季院士曾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从1958年毛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开始,五院的几十年发展史就
是一部自主创新的历史,五院研制和发射的航天器都是创新的、新的产品,都是创
新思维的产物,是有益的变革制造出的有益的新产品。”

  诚如王院士所说,记者在五院采访,感到“时时创新、事事创新”在这里不是
口号,而是覆盖在研究室、试验场和车间厂房的一种氛围。到五院走一走,就会体
会到创新与航天如影相随的一个个场景。

  今年年初,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性能卫星整星无线测试场在五院建成并通过评
审验收,填补了我国卫星整星在紧缩场测试的空白。国际航天界公认,没有紧缩场
就难以完成大型通信卫星整星特性的测试。29个月的建设过程,既是五院追逐前沿
意识的体现,也是锐意创新精神的发扬。

  东方红四号通信卫星平台是我国第三代通信广播卫星平台,鑫诺二号卫星是首
次采用这一卫星平台的卫星,也是2006年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发射的代表型号。
在今年4月完成的该卫星热平衡和热真空试验中,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自主研制
的卫星水平调节机构起了大作用。保持水平是卫星进行试验的重要条件,这套机构
能够实时监测卫星水平状态,并对卫星水平度进行动态调整,是试验的重要保证设
备。该工程部派出两名老将和三位年轻人组成了试验小组,他们的精心调试,让鑫
诺二号卫星成为了中国“享有”水平调节机构的第一颗卫星。

  今年元旦刚过,尼日利亚卫星二次部装工作下达到北京卫星制造厂五车间部装
组。根据合同,该卫星将整星出口到尼日利亚,这是中国航天的一个突破,意义十
分重大。通常,大型卫星的部装程序需要近三个月,而这次的任务必须在春节前完
成,半个月要把任务搞定,没得商量。在“尼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周志成的提议
下,工厂、车间大胆创新流程,先对推进舱进行部装,然后到唐家岭进行管路焊接
,之后再返回工厂进行通信舱二次部装。伴着狗年春节北京解禁的鞭炮声,他们把
活儿漂亮地交付了。周志成对这次的创新历程颇多感叹:“他们干得太难,太辛苦
了。”

  这只是记者在五院采撷的几个小故事,五院上下正通过行动,把创新型五院的
蓝图逐步变为现实。

  为使技术创新稳健开展,五院在“十五”末期成立了独立的研发部门,已牢牢
把握住自主发展的主动权。他们完成了以大型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对地遥
感两大公用平台为代表的关键技术攻关,为“十一五”的后续发展做好了技术储备
。2005年,五院院所两级共投入研发经费约1亿元。

  五院提出,要在确保遥感、通信、导航、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等领
域技术领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到近地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应用等新领
域,完善空间技术研究体系,加速构建空间技术产业链。

  “神舟”一飞冲天,“神舟”成为五院文化创新的品牌。神舟创新文化、神舟
行为文化、神舟团队文化正成为“神舟文化”的丰富内涵。2005年9月成立的神舟
学院,更是航天教育培训历史上的创新之举。 

  “十五”以来,体制机制创新使得新五院雏形初现。五院对研究院进行了实体
化改造,在航天城形成了一个集总体、总装、总测试(试验)一体的实体化院体制
和管理模式。他们对研究院的资源进行了重组,成立了卫星应用系统部和康拓科技
开发总公司,控股了中国天地卫星公司,组建了控制与推进系统事业部,初步形成
了以“空间系统集成”为主体,“控制技术、有效载荷技术、制造技术”为三个支
柱,以及卫星应用为延伸的新格局。

  科研生产从任务型向市场型转变

  与航天其他兄弟院相比,五院发展民品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应用卫星本身
就是可以“军民两用”的,而且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对应用卫星的需求在不断增长
。“十五”期间,五院积极开拓应用卫星市场,在国内争取到了国家海洋局、国家
测绘局、减灾委等新用户,扩大了航天器应用范围;在国际上积极参与商业卫星竞
争,签署了尼日利亚卫星和委内瑞拉卫星合同,实现了整星出口零的突破。与此同
时,五院充分利用中关村的地理优势,大胆谋划三产及服务业发展,在不久的将来
,这一翼也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里只说空间飞行器的研制生产。

  中国的航天人爱说“十年磨一剑”,表示打造一个航天型号要耗费相当长的时
间,成百上千人围着一颗卫星一干就是多少年。在“十一五”一年发射十几次的重
压下,还这样干活儿肯定不行。

  记者曾经在任务密集之时走进五院的飞行器总装厂房,“神舟”、“嫦娥”、
“鑫诺”,许多卫星、飞船在记者面前排成两列,科研人员紧张而忙碌。从一两颗
卫星享受专有待遇,到一批批任务纵横交错应接不暇,市场的变化催生了他们对航
天科研生产方式的重新思索。

  中国航天的研制生产组织模式是任务型,从任务立项到型号最终成功,像部队
一样的一支研制队伍要始终跟着这个型号转。不仅是队伍,产品从整体到分系统再
到零部件,都要从“娘肚子”里重新酝酿、重新组织。相比之下,欧美的航空航天
企业,内部研制生产的组织是市场型的,各级各类成熟的产品各就各位,型号总体
则像一个采购商,根据需要将这些产品采购组合。

  中国航天人是善于学习的。为了实现从任务型向市场型的转变,五院在航天系
统率先开展了产品化工作。

  桌上,摞着两摞各一尺高的文件,五院科研质量部副部长王卫东对记者说,这
仅仅是他们产品化工作初始成果的一部分。

  五院提出了产品体系和产品化的概念,并在一年多时间里摸索出了产品的层次
、成熟度和功能这三方面属性。将产品分为预研产品、工程产品、飞行产品、成熟
产品、定型产品5个成熟度梯级,是他们首次在业界提出。将全院的产品分为整星
、平台、分系统、单机四级产品树,也是他们的建设性成果。产品化工作内容繁杂
,他们总结出,产品化工作要统领三个体系、一个工程的建设,即产品体系、产品
保证体系、科研队伍体系和可靠性工程。

  在北京卫星制造厂,为了窥豹一斑,工程师周平来向记者出示了50瓦28伏模块
电源的全部档案。看到近十本像《辞海》一样厚的文件,记者感到产品的“户口”
远比我们的居民户口复杂得多。为了将每一个小小的元器件阐释明了,文件里图纸
、文字洋洋洒洒,甚至为电路板专门配了照片“写真”,这背后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而这仅仅是某规格的一个单机产品的例子。

  两年后,300余个定型产品、约80类核心单机产品型谱、40多条核心通用产品
的生产线将撑起五院新生产模式的产品骨架。

  未来,五院的卫星研制任务不只是以颗计算,而是用“星座”、“百星”这样
的词汇来形容。这只是表面的变化,群星灿烂背后,是五院内部的点滴变化:首席
专家出现在产品领域、自主产品日益替代舶来品、新规范和新模板为“事半星倍”
提供了能力基础。

  有关专家表示,五院的产品化工作是巨大的工艺创新。意识引领行动。在五院
,敢于创新的航天人将以实力与世界对话。

足迹与成功

  1968年2月20日,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北京成立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
  1988年9月7日,中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发射成功
  1999年5月10日,中国第一颗现代小卫星实践五号发射成功
  1999年10月14日,中国第一颗传输型遥感卫星资源一号发射成功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
  2000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颗导航卫星北斗一号发射成功
  2001年8月18日,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中国小卫星“国家队
”正式组建
  2003年10月16日,中国首次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飞行圆满成功,中华民族千年飞
天梦想成真
  2004年12月15日,向尼日利亚出口通信卫星项目签字仪式举行,我国实现整星
出口零的突破
  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飞船圆满飞行成功,中国首次实现载人飞船多人多
天飞行
  2005年10月,五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06年7月,五院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13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63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