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孩子), 信区: Aero
标  题: 2004年国外航天在异彩纷呈中走向变革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an 12 18:08:30 2005), 站内

http://www.china-spacenews.com 空间探索  2005年1月7日

 
  回眸2004年,世界航天是异彩纷呈,亮点不断,高潮迭起,可圈可点的大事无
不令业内人士回味无穷。美国出台太空新计划,俄罗斯改组航天局,火星探测上演
群英会,高超音速两创记录,太空船一号开创空间旅游新纪元,新联盟火箭问世了
,印度火箭飞向了36000千米。如果说,中国航天以8箭10星的佳绩,在太空画出了
一道亮丽的轨迹,那么,国外航天则是以变革姿态,实施了推陈出新之举。本篇文
章将从六个方面盘点2004年国外航天的亮点和变化。

1 政策迎来大转折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了关于美国“太空新计划”的演讲。布什
总统着重宣布了三个目标:在2010年前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在2008年以前开发
和测试一种新型航天器——载人探测飞船,最晚在2014年实施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
;在2015年~2020年重返月球,并建立月球定居点,进而实现更具挑战性的太空探
索任务。

  这一年,美国着手修订自1996年克林顿政府批准的“国家安全空间政策”,合
并了3个航天相关的办公室;围绕布什总统提出的“太空新计划”,美国宇航局进
行了机构改革,并积极调整了航天项目。

  欧洲空间局于2003年2月3日正式宣布了先载人登月、再载人飞火星的极光空间
探测计划,准备在2020年~2025年实现载人登月,在2030年~2035年将航天员送上
火星。

  2004年3月,俄罗斯对其航空航天局进行了改组,所有与航空有关的事务由俄
罗斯交通部接管,所有与航天有关的事务由俄罗斯工业与能源部主管。重组后的航
天机构名为联邦航天局,并由原航空航天局局长科普捷夫担任联邦航天局局长。俄
罗斯总统普京在4月12日的俄罗斯宇航节强调指出,发展航天业仍是俄国家战略的
重点之一。

2 空间军事化提速

  2004年,美国出台了《空间对抗作战条令》,在其控制空间战略的三个子领域
——空间态势感知、防御性空间对抗、进攻性空间对抗取得新进展,并积极推进职
业化航天部队建设。

  7月,美国制定了“航天人力资本资源战略”,该战略主要内容包括加大对航
天作战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注重航天职业化部队的质量建设、采取分层次分步骤
机制加快航天职业人员培养等。据称,到2005年,包括空军、海军、陆军、海军陆
战队和国防部门在内的美国这支航天骨干队伍总计可能达到10000人。

  8月2日,美空军出台了《空军作战条令2-2.1:空间对抗作战》。作为运用空
中和空间力量确保空间优势的行动指南,该文件首次明确指出,美空军将把空间对
抗作战作为首要任务之一,表明美空军的意图不仅是实现空间武器化,还可能先发
制人地对敌方进行反卫作战。美军已提出了三种提高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方案,包
括天基空间监视系统,轨道深空成像系统,快速攻击识别、探测及报告系统。

  3月24日,俄国防部部长伊万诺夫向媒体透露,俄罗斯也正在创建新的太空防
御系统。目前,俄罗斯正在对国家反导系统进行审查,并正在进行飞行任务控制中
心的现代化改建。随着俄罗斯航天事业的逐步振兴,到2008年俄罗斯的空间部署将
完全恢复。

3 军用卫星成新宠

  2004年,美国在进一步完善现役军用卫星系统的同时,新一代军用卫星系统也
取得重要进展。2月14日下午,美国大力神4B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航天发射场升空
,将国防支援计划-22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3月20日、6月23日和11月6日,美
空军用德尔它2火箭分别将3颗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送入轨道,使得美国目前投入使用
的GPS卫星总量达到了30颗。这3颗GPS卫星具有重要的性能升级特征,具备更好的
自主性和更长的寿命,能提高全球覆盖范围并增强GPS星座的整体性能。

  俄罗斯军用卫星系统的新老更替工作正在加速进行,2004年,俄罗斯发射了多
颗军用侦察、预警、通信卫星。2月18日,俄罗斯航天部队成功发射了一颗宇宙系
列的军用预警卫星。5月28日和6月10日,俄罗斯分别用旋风2和天顶2运载火箭将宇
宙-2405和宇宙-2406两颗军用情报信号卫星送入轨道。3月27日和9月23日,俄罗
斯又分别用质子-K火箭和宇宙-3M火箭成功地将宇宙-2406、宇宙-2408和宇宙
-2409共3颗军用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欧洲各国加速实施军用或军民两用卫星发展计划,12月18日,法国第一颗第二
代照相侦察卫星“太阳神-2A”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中心被阿里安-5G火箭成
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太阳神-2A”的分辨率已从第一代的1米提高到0.5米,并
增加了红外侦察,具备了昼夜侦察、伪装识别、导弹发射监视和核爆炸探测能力,
并支持目标定位、制导、任务规划和作战损伤评估等任务,可满足欧洲国家监视和
安全的需要。

  日本、加拿大和以色列等国家也在积极发射卫星系统,其中以色列侦察卫星发
射惨遭失败。我国台湾中华二号卫星在数次推迟后于5月21日在美国发射成功。 

4 飞行器推陈出新

  2004年,空间飞行器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特别是来自民间的投资催生了太空
船一号飞船,为太空旅游提供了廉价的交通工具,拉近了航天与民众的距离。

  美国继续高举技术革新的大旗,领导运载技术的革命。3月27日,美国高超音
速飞行验证机X-43A试飞成功,速度达到了7倍音速,飞行时间约10秒。11月16日
,X-43A再次升空,以接近10倍音速的速度飞行了10秒,成功地验证了超燃冲压发
动机的性能。

  美空军正在制定计划,促进下一代运载火箭所需技术的成熟。该计划分三个阶
段进行。2010年,研制出适当的部件,以较经济的方式生产小型一次性运载火箭;
2015年,使“混合”运载火箭(部分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所需的技术达到成熟期
;2025年,开发出完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所需的技术。美空军的目标是:部署极
为耐用、可靠的运载火箭,打破火箭对专用航天发射场的依赖,使其能在更多地点
、任何天气情况下迅速灵活地发射。

  11月8日,俄罗斯从普列谢茨克航天中心,成功地试射了新一代联盟-2号火箭
。该型火箭较其前身提高了700千克的运载能力,能将11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
道。如果在火箭的第三级装配新型发动机,其运载能力将再增加500千克。该型火
箭还装备了全新的先进数字控制系统。

  欧洲继续投资制造阿里安5火箭及开发其后续型号。欧洲空间局理事会已同意
拨款9.6亿欧元(约12亿美元),开发和制造阿里安5运载火箭后续型号。

  印度突破低温火箭技术,于9月20日用自行研制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器,
成功地发射了教育卫星。

5 载人航天陷低谷

  2004年,世界各国的航天员成了寂寞高手,自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航天
飞机失事后,载人航天出现了低潮,由于航天飞机停飞,大量的航天员只能在地面
待业。

  完全承担国际空间站发射任务的俄罗斯在一年中,共发射了6艘飞船,其中2艘
载人飞船和4艘货运飞船。1月29日、5月25日、8月11日和12月24日,俄罗斯分别发
射了进步M1-12号、进步M-49、进步M-50和进步M-51号货运飞船,为国际空间
站送去了食物、淡水及试验仪器。4月19日,搭载着俄罗斯联盟TMA-4载人飞船的
联盟FG运载火箭自拜科努尔发射场顺利升空,为国际空间站送去2名长期考察组成
员和1名对空间站作短期考察的欧洲航天员。10月14日,俄又向国际空间站成功发
射了联盟TMA-5载人飞船。

  2004年2月26日, 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还首次在站内无人留守的状态下进行
了太空行走。但由于航天服出现问题,地面控制人员最终决定让2名航天员提前结
束了太空行走任务。

6 探测器好戏连台

  1月4日和1月24日,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漫游车分别成功登陆火星,在
出色地完成了90天的主要任务后,探测器使命延长了5个月,向地球发回了大量火
星信息。

  1月23日,欧洲火星快车轨道器发现火星南极存在冰冻水,这是人类首次直接
在火星表面发现水。

  3月2日,欧洲空间局成功发射了罗塞塔彗星探测器。按计划,该探测器将在
2014年到达“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彗星周围几千米处,向彗星发射登陆器,并
与该彗星共同度过17个月。

  7月1日,历经7年,35亿千米航程的卡西尼-惠更斯号探测器进入土星轨道,
成为人类首个绕土星运行的人造卫星。进入土星轨道的当日,卡西尼号探测器就陆
续传回第一批土星光环的清晰照片。较小的惠更斯号探测器还将于今年1月14日进
入土星最大卫星土卫六的大气层,在土卫六着陆后对它进行短暂的访问和探测。

  8月3日,美国耗资4.26亿美元的信使号水星探测器启程,并将于2009年7月开
始对水星进行为期一年的轨道研究,2011年3月进入绕水星轨道,考察水星的表面
状况、空间环境、地质化学构造等。

  11月15日,经过大约13个月的飞行后,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慧一号顺
利进入绕月轨道并发回了月球图像。
(肖建军 陈有荣)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7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8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