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xmxqe (婴儿), 信区: Aero
标 题: “纳星一号”轨运行一个月 清华卫星公司布局造星市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May 28 18:14:14 2004), 站内
http://www.china-spacenews.com 重点新闻 2004年5月28日
截止到5月18日,于4月18日晚11点59分成功发射的纳星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一个
月,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试验任务。至此,根据“纳星一号”成功判据,该卫星
的发射和运行圆满成功。“纳星一号”是我国微小卫星研制进程中一个里程碑,是
我国研制的第一颗25公斤以下的纳型卫星,其高新技术密集、创新性强,通过它所
涉及的大量前沿技术的演示与验证将极大地带动和促进航天相关技术的发展。
在“纳星一号”成功的背后,它的制造商——航天清华卫星有限公司又一次被
公众所瞩目。这家成立于2000年并于当年就成功发射航天清华一号小卫星的高新技
术企业,以其较强的技术优势、规范化的现代管理、以人为本打造精英团队的理念
,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将其独具特色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理念相融合作用,潜心发
展,显示出一个企业团队极富朝气和效率的精神风貌,成为一家以成熟的50公斤级
平台技术为核心,积极进行百公斤级小卫星、十几公斤级纳型卫星、几公斤级皮型
卫星研制生产的卫星制造后起之秀。
微小卫星技术领先之路
在市场经济中,技术的张力已经愈来愈多地透视出其能量。技术已经成为各个
行业彰显实力的首选要素。航天清华三年多来正是以其快速增长的技术实力,在微
小卫星市场中打出了特点鲜明的“技术牌”,形成了可持续的核心竞争优势,发展
成为了国内微小卫星研制标志性企业。在这段时间内,航天清华完成了包括航天清
华一号卫星、开拓一号PS卫星、开拓一号PS2卫星、“纳星一号”等4颗卫星的研制
生产任务。
纳型卫星质量轻、卫星的一体化设计和集成度高,是当前国际上航天技术发展
的重要方向之一,体现了航天器微小化的发展趋势。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美国
、英国等国家相继成功发射了纳型卫星。“纳星一号”的成功发射及正常运行,标
志着我国成为成功进入这一领域的少数国家之一。“纳星一号”是航天清华制造的
一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型卫星,该公司在“纳星一号”的工程化研制过程中立
足国内,发展我国的纳型卫星技术平台,进行了大量的新技术探索。根据国内外现
有公开资料,该卫星是目前世界上在轨飞行最小的“轮控三轴稳定卫星”,也是国
内第一颗具备软件上载能力的卫星;在国内首次完成了CMOS空间成像试验,成像质
量达到了设计状态;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微型惯性测量单元的空间试验和液氨微型推
进系统的空间试验;通过飞行试验验证了许多元器件的空间应用能力,可以用于以
后的元器件选型。这些技术均可用于我国未来微小型卫星的开发,大大提高了我国
微小卫星的技术水平。
除了“纳星一号”外,航天清华正在努力开拓微小卫星领域的技术创新,保持
公司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该公司正在着手自行研制一颗先进技术试验微小卫星
——航天清华一号甲卫星,它用于承担新型电子设备和器件的空间演示验证试验,
以验证和完善50公斤级卫星平台的制造技术,实现若干新技术的突破。
在一系列卫星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化过程中,处处折射出航天清华在微小卫
星方面领先的优势和实力,也使航天清华逐渐摆脱了传统卫星设计“定势”,注重
创新的一体化设计,充分的技术实验,敢于进行创造性开展研制。
规范管理提升实力
航天清华是我国第一个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卫星研制公司,“规范是捷径”
是该公司一直恪守的管理准则。他们根据现代企业管理规范,制定并完善了一套完
整而规范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现代管理制度。三年多来,随着公司规范化的发展,“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法制化管理,一切经营管理活动在规范的框架内运作,一切
经营管理活动在规范的框架下强化”成为该公司独到的“规范管理”核心理念。尤
其是在质量控制、财务管理、物流、研发流程上,这一理念的贯彻就更显突出。
成立之初,公司就按ISO9000标准,建立公司的质量论证体系,并把这项工作
作为公司生存发展的支柱来看待。公司编写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主要作业文件
,以及卫星用元器件采购及质量等级的规定、卫星项目工程技术文件的管理规定等
共600多份体系文件。公司于2002年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的认证,并于2003年顺利
通过复审。按照这一规范体系运行的研制生产工作,使公司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保
证,公司在历次卫星发射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在财务和物流管理上,该公司不仅建立了相关的基础管理制度,还出于提高管
理效率、促进信息共享交流和加强内部管理的目的,在2003年启用了国内领先厂商
的财务、物流管理系统软件,首先在公司最基础最重要的财务和物流两个环节上实
现信息化,为今后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实施打下坚实基础,也使公司的规范化管理上
了一个台阶。
研制流程在规范框架内的全新架构也是航天清华管理体系中的一大特色。航天
清华的各研制人员按照公司网络管理机构,被分为两条线:竖向的技术线和横向的
项目线。一位研发人员既是技术线中的骨干,同时可能又是另一个研制项目中的具
体实施技术人员,他的多重身分使他同时兼顾多个项目的进展,可以统筹考虑多项
技术的攻关,这使整个公司的技术发展时刻充满着活力。
打造“少壮派”精英团队
“我们对人才的策略是对外引进、凝聚,对内培训、提高,让所有的员工都成
功”,航天清华人事部长史海宽说。事实上,航天清华一直从“以人为本打造精英
团队”的理念出发,在成立之初就着力把公司建设成有为人才的事业平台,致力于
吸引有志者不断加盟,形成海纳百川的气象。
目前,航天清华人平均年龄不到31岁,是一支全新而年轻的队伍。而且一个“
少壮派”领军的优秀团队已在航天清华浮出水面,航天清华总经理、清华大学特聘
教授、航天清华系列卫星总师尤政博士就是这个团队的领军人物,在这里他把他在
清华大学的多年在卫星技术与微米纳米技术方面的科研积累、与英国萨里大学的国
际合作研制经验以及现代公司的创业、经营理念融会贯通,实现了从学者到经营者
的转轨,成为了目前现代企业经营中的技术经营型综合人才。
“我们要让我们的员工获得技术与人生的成功”。总经理尤政认为,只有让员
工充满激情地从事具有成就感的工作,才能保证公司的成功。在尤政的带领下,许
多原来没有航天型号研制经验的人员,加入公司后在为他们搭建的舞台上充分发挥
他们的能力,并在紧张的研制工作过程中迅速成长,他们的潜能和积极性被充分调
动起来,在航天清华迅速成为骨干。
事实上,航天清华对员工的“成功培训”是从他们进公司那天起就开始了。员
工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志向选择部门,然后公司指定一名部门主管作为该员工的
入职指导,期限为3~6个月。而入职指导对新员工的指导业绩,将纳入公司对该指
导人的业绩考核范围,也就是说下属有没有发展和发展速度,都是考核部门经理业
绩的内容。
在打造精英团队过程中,航天清华还注重以学助建,建立学习型企业,培养学
习型人才。该公司建立了一整套规范完善的员工培训管理办法:每年以上一会计年
度员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为基数进行员工培训经费预算,用以新员工培训、外聘
专家进行内部培训讲座、员工外出短期专题培训和员工学历学位教育。在这一体系
下,每位员工提高了自身素质,浓郁了公司的学术氛围,使员工的学习与公司的发
展相统一。
人们都说当今社会最终的竞争在于人才,如今航天清华拥有了一支傲人的研制
队伍,拥有了一批在卫星研制与工程化方面颇有建树的“少壮派”领军人物。这支
年轻、高素质的精英团队正在不断地催生出航天清华未来发展的源动力。
(晓胡)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01毫秒